足下垂康复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598104 阅读:18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2-09 02: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一种足下垂康复带。它包括软垫、趾环、趾部牵拉带、掌部牵拉带,所述趾环共有5个且呈一字型排列固定于所述软垫顶面的中上部,所述趾环的两侧分别连有所述趾部牵拉带,所述软垫的两侧分别设有所述掌部牵拉带,所述趾部牵拉带的宽度小于所述掌部牵拉带,所述掌部牵拉带的宽度小于或等于所述软垫的宽度,所述掌部牵拉带的端部设有拉手。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用方便,占用空间小,可以分段锻炼患者的脚趾和足背,完成康复锻炼,防止足下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医用康复带,特别是公开一种足下垂康复带。
技术介绍
临床上,在患者的足部康复治疗过程中,通常使用的足部康复器为踝足矫形托,其结构较为单一,由呈L形的托板和软垫组成,只能进行足背的康复锻炼,无法同时对足趾及足背分段进行康复锻炼。同时,由于L形托板的形状较为固定,在使用时不能充分锻炼足背,康复效果不理想,长期接触皮肤容易对皮肤造成损伤。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够同时锻炼脚趾和足背的足下垂康复带。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足下垂康复带,其特征在于:包括软垫、趾环、趾部牵拉带、掌部牵拉带,所述趾环共有5个且呈一字型排列固定于所述软垫顶面的中上部,所述趾环的两侧分别连有所述趾部牵拉带,所述软垫的两侧分别设有所述掌部牵拉带,所述趾部牵拉带的宽度小于所述掌部牵拉带,所述掌部牵拉带的宽度小于或等于所述软垫的宽度,所述掌部牵拉带的端部设有拉手。所述软垫的顶面设有吸汗防滑布层。所述软垫的宽度为8cm~10cm。所述趾部牵拉带、掌部牵拉带分别为弹性带。所述趾部牵拉带的长度为150cm~180cm,所述掌部牵拉带的长度为150cm~180cm。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通过趾环、趾部牵拉带和掌部牵拉带,可以分段锻炼患者的脚趾和足背,完成康复锻炼,防止足下垂,改善足部微循环。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其中:1、软垫;2、趾环;3、趾部牵拉带;4、掌部牵拉带;5、拉手;6、吸汗防滑布层。具体实施方式根据图1,本技术包括软垫1、趾环2、趾部牵拉带3、掌部牵拉带4。所述趾部牵拉带3、掌部牵拉带4分别为弹性带。所述趾环2共有5个且呈一字型排列固定于所述软垫1顶面的中上部,所述趾环2的两侧分别连有所述趾部牵拉带3,所述软垫1的两侧分别设有所述掌部牵拉带4,所述趾部牵拉带3的宽度小于所述掌部牵拉带4,所述掌部牵拉带4的宽度小于或等于所述软垫1的宽度,所述掌部牵拉带4的端部设有拉手5。所述软垫1的顶面设有吸汗防滑布层6。所述软垫1的宽度为8cm~10cm。所述趾部牵拉带3的长度为150cm~180cm,所述掌部牵拉带4的长度为150cm~180cm。本技术使用时,将脚趾伸入所述趾环2内,牵拉所述趾部牵拉带3可以锻炼脚趾,松紧舒适,无过松或过紧的烦恼。同时可以通过牵拉所述掌部牵拉带4增加阻力,以增加训练的强度,锻炼足背。不损害皮肤,不易引起皮肤过敏。本技术使用方便,占用空间小,操作简单,持久耐用,不分左右,坐位或卧位时都可以方便地进行康复训练。可以分段锻炼患者的脚趾和足背,完成康复锻炼,防止足下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足下垂康复带,其特征在于:包括软垫、趾环、趾部牵拉带、掌部牵拉带,所述趾环共有5个且呈一字型排列固定于所述软垫顶面的中上部,所述趾环的两侧分别连有所述趾部牵拉带,所述软垫的两侧分别设有所述掌部牵拉带,所述趾部牵拉带的宽度小于所述掌部牵拉带,所述掌部牵拉带的宽度小于或等于所述软垫的宽度,所述掌部牵拉带的端部设有拉手。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足下垂康复带,其特征在于:包括软垫、趾环、趾部牵拉带、掌部牵拉带,所述趾环共有5个且呈一字型排列固定于所述软垫顶面的中上部,所述趾环的两侧分别连有所述趾部牵拉带,所述软垫的两侧分别设有所述掌部牵拉带,所述趾部牵拉带的宽度小于所述掌部牵拉带,所述掌部牵拉带的宽度小于或等于所述软垫的宽度,所述掌部牵拉带的端部设有拉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足下垂康复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芳周菊夏莹赵静磊高梅姬丁敏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市东方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