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动操作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741943 阅读:100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3-07 05:0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联动操作机构,在利用金属丝(50)而使操作踏板(12)和从动杆(32)在锁止位置与锁止解除位置之间绕销(17、38)进行联动旋转的机构中,通过弹簧(33)而将从动杆(32)向锁止位置侧进行驱动,且使金属丝支架(13)介于操作踏板(12)与金属丝(50)之间,并将金属丝支架(13)嵌入到操作踏板(12)的长孔(12c)中,并能够相对于销(17)接近和远离,并且能够绕销(17)而与操作踏板(12)一体地进行旋转,且在所述联动操作机构上设置有引导部(18),引导部(18)具有凹部(16a、16b)和、金属丝支架(13)所跨越的凸部(16c)的,所述凹部(16a、16b)能够阻挡金属丝(50)的张力而与金属丝支架(13)相接触,且在操作踏板(12)处于锁止位置及锁止解除位置上时供金属丝支架(13)嵌入其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联动操作机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对多个操作部件进行连动操作的联动操作机构。
技术介绍
作为对被设置于婴儿车上的左右车轮的制动装置进行操作的机构,已知一种联动操作机构,其将用于对各个车轮的旋转进行制动的操作部件,通过弹簧而朝向锁止位置进行按压,另一方面,用金属丝来连接两个操作部件,从而在使一个操作部件抵抗弹簧而从锁止位置(作用位置)向锁止解除位置(待机位置)进行动作时,经由金属丝而将该动作传递至另一个操作部件上以使该另一个操作部件也从锁止位置向锁止解除位置进行动作(例如参照专利文献I)。在先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5 - 14894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课题在现有的联动操作机构中,将金属丝与一对操作部件分别进行直接连结而使两个操作部件进行连动。因此,当施加有在金属丝的中途对其进行拉拽这样的操作时,有可能产生如下不良情况,即,仅一个操作部件与该操作连动从而从本来应当处于的位置上偏离。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对通过金属丝而使一对操作部件的动作联动时的错误动作进行抑制的联动操作机构。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法本专利技术的联动操作机构具备: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联动操作机构,具备:第一操作部件,其被设置成,相对于第一基部能够以第一支点为中心在作用位置与待机位置之间进行旋转;第二操作部件,其被设置成,相对于第二基部能够以第二支点为中心在作用位置与待机位置之间进行旋转;金属丝,其以使所述第一操作部件和所述第二操作部件在所述作用位置与所述待机位置之间进行连动的方式而被配置于两个操作部件之间;弹簧部件,其对所述金属丝赋予张力,从而将所述两个操作部件朝向所述作用位置或所述待机位置中的任意一个位置进行驱动;金属丝连结部件,其介于所述第一操作部件与所述金属丝的一端部之间,并且以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一支点向接近以及远离的方向进行移动的状态被安装于所述第一操作部件上,...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1.04.14 JP 2011-0899571.一种联动操作机构,具备: 第一操作部件,其被设置成,相对于第一基部能够以第一支点为中心在作用位置与待机位置之间进行旋转; 第二操作部件,其被设置成,相对于第二基部能够以第二支点为中心在作用位置与待机位置之间进行旋转; 金属丝,其以使所述第一操作部件和所述第二操作部件在所述作用位置与所述待机位置之间进行连动的方式而被配置于两个操作部件之间; 弹簧部件,其对所述金属丝赋予张力,从而将所述两个操作部件朝向所述作用位置或所述待机位置中的任意一个位置进行驱动; 金属丝连结部件,其介于所述第一操作部件与所述金属丝的一端部之间,并且以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一支点向接近以及远离的方向进行移动的状态被安装于所述第一操作部件上,且以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一操作部件一体地进行移动的方式而与所述金属丝的一端部结合在一起, 并且,在所述第一基部上设置有引导部,所述引导部具有凹部和凸部,其中,所述凹部以承受作用于所述金属丝连结部件上的所述金属丝的张力的方式而与该金属丝连结部件相接触,并且在所述第一操作部件处于所述作用位置以及所述待机位置上时,供所述金属丝连结部件嵌入其中,所述凸部位于两个凹部之间,并且所述金属丝连结部件在处于与嵌入到所述凹部内时相比距所述第一支点较远处的状态下跨越所述凸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联动操作机构,其中, 所述第一操作部件被设置成,通过由用户实施的操作而在所述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梶本洋平
申请(专利权)人:康贝株式会社
类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