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水透气的运动型针织面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736998 阅读:1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3-06 05:5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水透气的运动型针织面料,其创新点在于:由面纱和里纱织造而成;所述面纱采用精梳棉,里纱采用涤纶长丝,其生产工艺包括下列步骤:染纱——织造——开幅焙烘——漂染——成品定型。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针织面料表层具有泼水功能,可达到三防的功能,表层可以防水、防油、防污。里层吸水速干,能将靠近反肤层的水蒸汽通里层渗透到面料外层,从而达到面料防水与透气的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水透气的运动型针织面料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纺织工业中生产的针织面料,具体涉及一种防水透气的运动型针织面料。
技术介绍
现代人越来越多的注重提高生活品质,户外运动成为人们工作之余与家人、朋友共同分享的一种方式,它不仅能强身健体,还可以增进相互之间的关系和友谊,可谓一举两得。人们在做户外运动的过程中,所穿着的衣物除了要有良好的吸汗性、透气性和弹性外,还必须具备一定的耐磨性和防污性;特别是对于一些挑战极限的运动爱好者,在运动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雨水,或遇到高温,或是严寒,此时,这些恶劣的气候对他们身着的衣物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衣物面料除了材质轻盈、质地牢固外,还必须能防水、防风、保暖、耐寒,能够为运动者提供更多的安全保障。目前的户外运动服面料一般只顾及防水性能,人们大多认为防水性能越高越好,但这种认识会导致面料生产研发重心偏向防水性能,而忽视了服装本身穿着的舒适度;另一方面,正是由于这些材料的防水性能,在防水防风的同时,降低了面料的透气性,导致排汗不畅。再者,此类衣服清洗起来略有难度,由于排汗不畅滋生的细菌很难清除。这些问题都存在于现行户外运动服面料中,有待于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穿着舒适的防水透气的运动型针织面料。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防水透气的运动型针织面料,其创新点在于:由面纱和里纱织造而成;所述面纱采用精梳棉,里纱采用涤纶长丝,其生产工艺包括下列步骤: (I)染纱: a、面纱:进行拨水处理 1)对面纱进行清洗和接枝处理,将面纱置于30°C温水中,依次加入15g/LNa2S04、15g/L NaHCO3>20% EC0-8 和 2g/L Na2CO3,保温 lOmin,然后以 3°C /min 的速度升温至 80°C,保温40min,再降至常温进行三次水洗,最后调节PH值至5?6 ; 2)面纱浸溃60g/L拔水剂、4g/L浸透剂、10g/L强化剂和10g/L柔软剂,50度30分钟; 3)烘干 b、里纱:进行减碱量与吸水处理 1)将里纱置于30°C温水中,加入9.5g/L片碱,升温至70°C,保温,再以1.2°C /min的速度升温至130°C,保温30min后以2°C /min的速度降温至80°C,然后水洗,调节PH值至4.5 ?5.5 ; 2)一般吸水处理,在染色基础上加接枝物PR99 ; 3)加2%4112柔软剂进行柔软处理; 4)烘干; (2)织造 a、采用24G双面纬编圆机,所述双面针织的上针盘和下针筒排满针,上针盘指针包括织针A、B、C、D,下针筒织针包括织针E、F、G、H,采用以下方法编织: 10路为一个周期,第一路和第七路纱线为棉纱,棉纱与下针筒的织针E和G成圈,其余不成圈,每50目线圈长度,棉纱为90mm;第二路和第六路纱线为棉纱,棉纱与下针筒的织针F和H成圈,其余不成圈,每50目线圈长度,棉纱为90mm ;第三路和第十路纱线为涤纶,涤纶与下针筒的织针E和G集圈,与上针盘的织针A、B、C、D均成圈,与下针筒的织针F和H不成圈,每50目线圈长度,涤纶为170mm;第四路和第九路纱线为棉纱,棉纱与上针盘织针A、B、C、D均不成圈,与下针筒织针E、F、G、H成圈,每50目线圈长度,棉纱为155mm ;第五路和第八路纱线为涤纶,涤纶与上针盘织针A、B、C、D成圈,与下针筒织针E和G不成圈,与下针筒织针F和H集圈,每50目线圈长度,涤纶为175mm; b、开幅焙烘:面料沿所织抽针线,进行开幅;开幅后在布鲁克纳定型机,将面纱向上,进定型机进行焙烘处理,焙烘时间为60秒,焙烘温度170度; C、漂染:浸轧低温型除油剂,然后浸轧亲水性柔软剂; d、成品定型:定型温度120度,车速16m/min,保持面纱向上定型。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针织面料,将棉纱作为面纱,进行拨水处理,使得面料表层具有三防功能,可以防水、防油、防污;涤纶长丝作为里纱,进行碱减量和吸水处理,赋予里层吸水速干和透气透湿功能,能将靠近反肤层的水蒸汽通里层渗透到面料外层,通过组织结构和织造参数的设置,从而达到面料防水与透气的功能。【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周期的纱线编织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详细说明。实施例1 面料30SJC+100D/48F泼水双面蜂巢布 纱线原料:面纱:30SJC麻灰纱 里纱:100D/48F ESHELL涤纶长丝 工艺流程:染纱一一织造——开幅焙烘——漂染——成品定型 Cl)染纱: a、面纱:进行拨水处理 第一步:对面纱进行清洗和接枝处理,将面纱置于30°C温水中,依次加入15g/LNa2SO4U5g/L NaHCO3>20% EC0-8 和 2g/L Na2CO3,保温 lOmin,然后以 3°C/min 的速度升温至80°C,保温40min,再降至常温进行三次水洗,最后调节PH值至5?6 ; 第二步:面纱浸溃60g/L拔水剂、4g/L浸透剂、10g/L强化剂和10g/L柔软剂,50度30分钟; 第三步:烘干; b、里纱:进行减碱量与吸水处理 第一步:将里纱置于30°C温水中,加入9.5g/L片碱,升温至70°C,保温10分钟,再以1.2°C /min的速度升温至130°C,保温30min后以2V /min的速度降温至80°C,然后水洗,调节PH值至4.5?5.5 ; 第二步:一般的吸水处理,在染色基础上加接枝物PR99 ; 第三步:加2% 4112柔软剂进行柔软处理; 第四步:烘干; (2)织造 a、采用24G双面纬编圆机,所述双面针织的上针盘和下针筒排满针,上针盘指针包括织针A、B、C、D,下针筒织针包括织针E、F、G、H,采用如图1所述的方法编织: 10路为一个周期,第一路和第七路纱线为棉纱,棉纱与下针筒的织针E和G成圈,其余不成圈,每50目线圈长度,棉纱为90mm ;第二路和第六路纱线为棉纱,棉纱与下针筒的织针F和H成圈,其余不成圈,每50目线圈长度,棉纱为90mm ;第三路和第十路纱线为涤纶,涤纶与下针筒的织针E和G集圈,与上针盘的织针A、B、C、D均成圈,与下针筒的织针F和H不成圈,每50目线圈长度,涤纶为170mm;第四路和第九路纱线为棉纱,棉纱与上针盘织针A、B、C、D均不成圈,与下针筒织针E、F、G、H成圈,每50目线圈长度,棉纱为155mm ;第五路和第八路纱线为涤纶,涤纶与上针盘织针A、B、C、D成圈,与下针筒织针E和G不成圈,与下针筒织针F和H集圈,每50目线圈长度,涤纶为175mm; b、开幅焙烘:面料沿所织抽针线,进行开幅;开幅后在布鲁克纳定型机,将面纱向上,进定型机进行焙烘处理,焙烘时间为60秒,焙烘温度170度; C、漂染:浸轧低温型除油剂,然后浸轧亲水性柔软剂; d、成品定型:定型温度120度,车速16m/min,保持面纱向上定型。上述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专利技术的构思和保护范围进行限定,本专利技术的普通技术人员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专利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防水透气的运动型针织面料,其特征在于:由面纱和里纱织造而成;所述面纱采用精梳棉,里纱采用涤纶长丝,其生产工艺包括下列步骤:(1)染纱:?a、面纱:进行拨水处理第一步:对面纱进行清洗和接枝处理,将面纱置于30℃温水中,依次加入15g/L?Na2SO4、15g/L?NaHCO3、20%?ECO?8和2g/L?Na2CO3,保温10min,然后以3℃/min的速度升温至80℃,保温40min,再降至常温进行三次水洗,最后调节PH值至5~6;第二步:面纱浸渍60g/L拔水剂、4g/L浸透剂、10g/L强化剂和10g/L柔软剂,50度30分钟;第三步:烘干;b、里纱:进行减碱量与吸水处理第一步:将里纱置于30℃温水中,加入9.5g/L片碱,升温至70℃,保温10分钟,再以1.2℃/min的速度升温至130℃,保温30min后以2℃/min的速度降温至80℃,然后水洗,调节PH值至4.5~5.5;第二步:一般的吸水处理,在染色基础上加接枝物PR99;第三步:加2%?4112柔软剂进行柔软处理;第四步:烘干;(2)织造a、采用24G双面纬编圆机,所述双面针织的上针盘和下针筒排满针,上针盘指针包括织针A、B、C、D,下针筒织针包括织针E、F、G、H,采用以下方法编织:10路为一个周期,第一路和第七路纱线为棉纱,棉纱与下针筒的织针E和G成圈,其余不成圈,每50目线圈长度,棉纱为90mm;第二路和第六路纱线为棉纱,棉纱与下针筒的织针F和H成圈,其余不成圈,每50目线圈长度,棉纱为90mm;第三路和第十路纱线为涤纶,涤纶与下针筒的织针E和G集圈,与上针盘的织针A、B、C、D均成圈,与下针筒的织针F和H不成圈,每50目线圈长度,涤纶为170mm;第四路和第九路纱线为棉纱,棉纱与上针盘织针A、B、C、D均不成圈,与下针筒织针E、F、G、H成圈,每50目线圈长度,棉纱为155mm;第五路和第八路纱线为涤纶,涤纶与上针盘织针A、B、C、D成圈,与下针筒织针E和G不成圈,与下针筒织针F和H集圈,每50目线圈长度,涤纶为175mm;b、开幅焙烘:面料沿所织抽针线,进行开幅;开幅后在布鲁克纳定型机,将面纱向上,进定型机进行焙烘处理,焙烘时间为60秒,焙烘温度170度;c、漂染:浸轧低温型除油剂,然后浸轧亲水性柔软剂;d、成品定型:定型温度120度,车速16m/min,保持面纱向上定型。...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水透气的运动型针织面料,其特征在于:由面纱和里纱织造而成;所述面纱采用精梳棉,里纱采用涤纶长丝,其生产工艺包括下列步骤: (1)染纱: a、面纱:进行拨水处理 第一步:对面纱进行清洗和接枝处理,将面纱置于30°C温水中,依次加入15g/LNa2SO4U5g/L NaHCO3>20% EC0-8 和 2g/L Na2CO3,保温 lOmin,然后以 3°C/min 的速度升温至80°C,保温40min,再降至常温进行三次水洗,最后调节PH值至5?6 ; 第二步:面纱浸溃60g/L拔水剂、4g/L浸透剂、10g/L强化剂和10g/L柔软剂,50度30分钟; 第三步:烘干; b、里纱:进行减碱量与吸水处理 第一步:将里纱置于30°C温水中,加入9.5g/L片碱,升温至70°C,保温10分钟,再以1.2°C /min的速度升温至130°C,保温30min后以2V /min的速度降温至80°C,然后水洗,调节PH值至4.5?5.5 ; 第二步:一般的吸水处理,在染色基础上加接枝物PR99 ; 第三步:加2% 4112柔软剂进行柔软处理; 第四步:烘干; (2)织造 a、采用24G双面纬编圆机,所述双面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小斌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泰慕士服装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