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养殖池塘底泥磷释放的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9735404 阅读:1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3-06 01:3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促进养殖池塘底泥磷释放的复合微生物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使用方法,属于微生物制剂领域。该复合微生物制剂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组成:解磷芽孢杆菌30-60份、植酸酶20-50份、腐殖酸钠5-25份。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专利技术中的复合微生物制剂的使用可以循环利用养殖池塘底泥的沉积磷,能够释放底泥中的磷,供浮游植物利用,提高水体的肥度,解决池塘底泥沉积磷再利用问题,同时改善底质、水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促进养殖池塘底泥磷释放的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微生物制剂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促进养殖池塘底泥磷释放的复合微生物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当前池塘养殖集约化程度提高,通过高投入配合饲料和施肥,获得大量产出。养殖动物对饲料利用率低,导致大量的磷残留在池塘中,但是池塘中的浮游植物只能利用一小部分无机磷,大部分沉积在池塘底部,导致底质恶化,这部分磷只有在合适的条件下(pH、微生物等)才能释放,导致利用率低。而研究表明磷是池塘浮游植物生长的主要限制性营养盐之一,养殖过程中为了保持养殖水体一定的肥度,要经常施加磷肥,促进浮游植物的生长,提高水体肥度,保证一定的溶解氧,这部分额外添加的磷大部分又通过一些列变化进入底泥,这就造成了磷的浪费,同时形成了底泥磷含量高,水体磷缺乏的现象,养殖风险增加。现在对养殖池塘底质中沉积磷一般采用移出、吸附沉积覆盖等方式进行治理,移出成本大,吸附沉积覆盖是将池塘中的磷“锁”在底泥中,控制底泥中磷的释放,但是随着池塘环境的变换,当条 件适合时,一部分吸附的磷又会再次释放到池塘水中,造成浮游植物的过度繁殖,形成内源性污染。而采用人为控制释放底泥中的磷,供水中的浮游植物吸收利用,成为现在解决内源磷的一种途径,现阶段研究重点就是如何在养殖过程中持续的利用沉积在底泥中的磷,促进浮游植物的生长,改良池塘底质,降低养殖风险,同时以减少外源磷肥的输入,以节约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促进养殖池塘底泥磷释放的复合微生物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使用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专利技术中的复合微生物制剂的使用可以循环利用养殖池塘底泥的沉积磷,能够释放底泥中的磷,供浮游植物利用,提高水体的肥度,解决池塘底泥沉积磷再利用问题,同时改善底质、水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促进养殖池塘底泥磷释放的复合微生物制剂,它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组成:解磷芽孢杆菌30-60份、植酸酶20-50份、腐殖酸钠5-25份。进一步的,它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组成:解磷芽孢杆菌40-50份、植酸酶30-40份、腐殖酸钠10-20份。进一步的,它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组成:解磷芽孢杆菌45份、植酸酶35份、腐殖酸钠15份。更进一步的,所述解磷芽孢杆菌由巨大芽孢杆菌、解淀粉芽孢杆菌和胶质芽孢杆菌组成。进一步的,所述巨大芽孢杆菌占解磷芽孢杆菌重量的40%_50%。进一步的,所述解淀粉芽孢杆菌和胶质芽孢杆菌间的重量比为任意比。上述的一种促进养殖池塘底泥磷释放的复合微生物制剂的制备方法为:按照重量比称取各原料,然后将各原料混合进行湿法制粒,干燥后即可得到成品颗粒制剂。进一步的,所述湿法制粒后所得颗粒的干燥的温度为50_60°C,干燥的时间为30_45mino一种促进养殖池塘底泥磷释放的方法,所述方法为将上述的复合微生物制剂直接投入池塘底部,每次的用量为1.5-3.0g/m2,间隔10-15天使用一次。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I)本专利技术中的复合微生物制剂解决了当前水产养殖大量使用配合饲料和无机肥料,导致大量的磷输入,而浮游植物只能利用其中的一小部分无机磷,大部分磷沉积在池塘底泥中,造成底泥中磷沉积,不能利用的问题;( 2)本专利技术中的复合微生物制剂在使用时将其投加在养殖池底泥,人为控制底泥中沉积磷的释放,避免池塘磷的二次污染,能改善养殖池底部环境;(3)该复合微生物制剂能分解释放有机磷及部分无机磷,使其成为有效磷,供浮游植物吸收利用,实现了沉积磷的循环利用,提高了水体的肥度,解决了池塘底泥沉积磷再利用问题,在减少外源磷肥的输入,节约成本的同时改善了底质和水质;(4)本专利技术的复合微生物制剂在池塘中使用,能释放底泥中的磷供浮游植物吸收利用,增加浮游植物的 生物量,提高池塘的初级生产力,从投放开始的初期内叶绿素a的含量一直增高。本专利技术的复合微生物颗粒制剂的作用机理为:将本专利技术中复合微生物制剂投入养殖池后,其中的解磷芽孢杆菌是从养殖池塘底泥中分离得到的一类能分解释放底泥中磷的微生物,这类微生物能通过酶解分解底泥中的有机磷,通过酸解释放底泥中的结合态的无机磷,将这些无效磷变成有效磷,一部分用于自身菌体生长,另一部分通过可溶性无机磷形式释放到水中供浮游植物利用;其中的植酸酶能催化底泥中残饵粪便中植酸及其盐类,将植酸中的磷降解释放成无机磷,同时释放和植酸结合的其他营养物质;其中的腐殖酸钠能将底泥中弱结合态的无机磷转化有效的无机磷,释放进水中,供浮游植物利用。本专利技术的复合微生物颗粒制剂在使用时,一般是10-15天投放一次,投放量一般控制在1.5-3.0g/m2,能显著地释放底泥中沉积的磷,改善底质,消除底泥磷不断积累的状态,降低底泥沉积磷带来的风险。【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本专利技术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其中的几个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一、制备实施例:制备实施例1:1.1 原料:一种促进养殖池塘底泥磷释放的复合微生物制剂,它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组成:解磷芽孢杆菌45份、植酸酶35份、腐殖酸钠15份;其中解磷芽孢杆菌45份由巨大芽孢杆菌20.25份、解淀粉芽孢杆菌12份和胶质芽孢杆菌12.75份组成,即巨大芽孢杆菌占解磷芽孢杆菌重量的45%。制备本专利技术的促进养殖池塘底泥磷释放的复合微生物制剂lOOOKg,所述原料的具体用量为:巨大芽孢杆菌213.2Kg、解淀粉芽孢杆菌126.3Kg、胶质芽孢杆菌134.2Kg、植酸酶 368.4Kg、腐殖酸钠 157.9Kg。1.2制备方法:将上述各原料混合进行湿法制粒,然后将湿法制粒后所得的颗粒在50°C下干燥45min即可得到成品颗粒制剂。制备实施例2:2.1 原料:一种促进养殖池塘底泥磷释放的复合微生物制剂,它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组成:解磷芽孢杆菌30份、植酸酶50份、腐殖酸钠25份;其中解磷芽孢杆菌30份由巨大芽孢杆菌12份、解淀粉芽孢杆菌3份和胶质芽孢杆菌15份组成,即巨大芽孢杆菌占解磷芽孢杆菌重量的40%。制备本专利技术的促进养殖池塘底泥磷释放的复合微生物制剂lOOOKg,所述原料的具体用量为:巨大芽孢杆菌114.3Kg、解淀粉芽孢杆菌28.6Kg、胶质芽孢杆菌142.9Kg、植酸酶476.2Kg、腐殖酸钠 238.0Kgo2.2制备方法:将上述各原料混合进行湿法制粒,然后将湿法制粒后所得的颗粒在55°C下干燥40min即可得到成品颗粒制剂。制备实施例3:3.1 原料:一种促进养殖池塘底泥磷释放的复合微生物制剂,它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组成:解磷芽孢杆菌60份、植酸酶20份、腐殖酸钠10份;其中解磷芽孢杆菌60份由巨大芽孢杆菌30份、解淀粉芽孢杆菌2份和胶质芽孢杆菌28份组成,即巨大芽孢杆菌占解磷芽孢杆菌重量的50%。制备本专利技术的促进养殖池塘底泥磷释放的复合微生物制剂lOOOKg,所述原料的具体用量为:巨大芽孢杆菌333.3Kg、解淀粉芽孢杆菌22.2Kg、胶质芽孢杆菌311.2Kg、植酸酶222.2Kg、腐殖酸钠 111.1Kgo3.2制备方法:将上述各原料混合进行湿法制粒,然后将湿法制粒后所得的颗粒在6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促进养殖池塘底泥磷释放的复合微生物制剂,其特征在于:它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组成:解磷芽孢杆菌30?60份、植酸酶20?50份、腐殖酸钠5?25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促进养殖池塘底泥磷释放的复合微生物制剂,其特征在于:它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组成:解磷芽孢杆菌30-60份、植酸酶20-50份、腐殖酸钠5-25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促进养殖池塘底泥磷释放的复合微生物制剂,其特征在于:它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组成:解磷芽孢杆菌40-50份、植酸酶30-40份、腐殖酸钠10-20份。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促进养殖池塘底泥磷释放的复合微生物制剂,其特征在于:它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组成:解磷芽孢杆菌45份、植酸酶35份、腐殖酸钠15份。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促进养殖池塘底泥磷释放的复合微生物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解磷芽孢杆菌由巨大芽孢杆菌、解淀粉芽孢杆菌和胶质芽孢杆菌组成。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促进养殖池塘底泥磷释放的复合微生物制剂,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春强罗国强顾继锐苏艳秋
申请(专利权)人:通威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