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供风生物质半气化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729997 阅读:101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2-28 04: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自然供风生物质半气化炉,包括燃烧膛、聚火口、炊事口、炉箅和积灰膛,聚火口上方设有半气化燃烧室,炊事口设在半气化燃烧室的上端;在聚火口上加装内含环形空腔的二次风盘,二次风盘的环形内圈面排列有出风小孔;炉体设有2-4根风管,各风管的一端通炉外,另一端与二次风盘的环形空腔相通。本炉利用冷热气体产生的压力差自动实现风力补充,无需使用鼓风机,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热效率高。(*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自然供风生物质半气化炉
本技术涉及一种民用生物质炉,特别是使用生物质为燃料的自然供风生物质半气化炉。
技术介绍
用农作物茎、枝、叶、秸杆等废弃物作为燃料称为生物质燃料。农村传统的老式灶具及目前市售的民用生物质灶具大多燃烧效果较差,大多须配置鼓风机助燃才能正常使用,增加了购置成本,而且接电麻烦,使用中增加了不安全因素。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设计一种自然通风半气化炉,它无需配置鼓风机,利用自然风即能达到良好的供风助燃效果。本技术自然供风生物质半气化炉,包括炉体、燃烧膛、聚火口、炊事口、炉箅和积灰膛,所述聚火口上方设有半气化燃烧室,炊事口设在半气化燃烧室的上端;在聚火口上加装内含环形空腔的二次风盘,二次风盘的环形内圈面排列有出风小孔;所述炉体设有2-4根风管,各风管的一端通炉外,另一端与二次风盘的环形空腔相通。所述各风管自下向上穿过燃烧膛外围的耐火层,上端均与二次风盘的环形空腔相通,各风管为等间距分布。所述风管的下端口分别设有调风挡片。所述风管数以3根为宜。所述半气化燃烧室与通烟口相连。本炉具中,炉箅为一次通风,同时设置了由二次风盘和多根风管相连的二次供风系统,利用炉体上下之间冷热气体产生的压力差即可自动实现风力补充,火力大小可由调风挡片调节。本炉以生物质原料为燃料,燃烧充分、无黑烟、火力强,无需使用机鼓风,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热效率高。【附图说明】图1是本炉具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图中,I一通烟口,2—半气化燃烧室,3—炊事口,4一出风小孔,5—二次风盘,6—炉体,7—炉排把手,8—活动炉箅,9—积灰腔,10—灰撮,11—炉脚,12—调风挡片,13—耐火层,14 一风管,15—燃烧膛,16—聚火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技术自然供风生物质半气化炉的结构和工作原理。自然供风生物质半气化炉的结构如图1和图2,聚火口16上方设有半气化燃烧室2,炊事口 3设在半气化燃烧室的上端;含环形空腔的二次风盘5置于聚火口 16上,它的环形内圈面排列有出风小孔4 ;三根风管14等间距分布,分别自下向上穿过燃烧膛15外围的耐火层13,上端均与二次风盘5的环形空腔相通,下端通向炉外,各风管14的下端口分别设有调风挡片12。燃烧膛15下方设有活动炉箅8,底下设有积灰膛9,内设置接灰撮子10。活动炉箅8 —侧设有炉排把手7。本燃烧炉工作时,先将燃烧膛15内加满生物质燃料至接近二次风盘5的高度,然后从聚火口 16处点燃生物质燃料。将三个通风道14底孔的调风挡片12开大,炉体6外部空气分三路通入二次风盘5中,由二次风盘5上的一周出风孔4流出,对半气化燃烧室助燃。待火苗燃烧比较稳定后,即可进行炊事工作,根据炊事中对炉火强度的需要,可随时调节调风挡片12,改变二次风的大小来控制火力。产生的热烟气可由通烟口 I通炕取暖。燃料燃烧后其灰烬通过抖动炉排把手7由活动炉箅8缝隙下落至积灰膛9,使用灰撮10清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自然供风生物质半气化炉,包括炉体、燃烧膛、聚火口、炊事口、炉箅和积灰膛,其特征是所述聚火口上方设有半气化燃烧室,炊事口设在半气化燃烧室的上端;在聚火口上加装内含环形空腔的二次风盘,二次风盘的环形内圈面排列有出风小孔;所述炉体设有2?4根风管,各风管的一端通炉外,另一端与二次风盘的环形空腔相通。

【技术特征摘要】
1.自然供风生物质半气化炉,包括炉体、燃烧膛、聚火口、炊事口、炉箅和积灰膛,其特征是所述聚火口上方设有半气化燃烧室,炊事口设在半气化燃烧室的上端;在聚火口上加装内含环形空腔的二次风盘,二次风盘的环形内圈面排列有出风小孔;所述炉体设有2-4根风管,各风管的一端通炉外,另一端与二次风盘的环形空腔相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然供风生物质半气化炉,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关冰高俊华张亮于志明赵利华
申请(专利权)人:辽宁合百意生物质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