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微型阀门装置
本技术关于一种阀门装置,尤指一种运用于微型气压动力装置内的微型阀门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于各领域中无论是医药、电脑科技、打印、能源等工业,产品均朝精致化及微小化方向发展,其中微型泵、喷雾器、喷墨头、工业打印装置等产品所包含的流体输送结构为其关键技术,因此,如何藉创新结构突破其技术瓶颈,为发展的重要内容。举例来说,于医药产业中,许多需要采用气压动力驱动的仪器或设备,通常采以传统马达及气压阀来达成其气体输送的目的。然而,受限于此等传统马达以及气体阀的体积限制,使得此类的仪器设备难以缩小其整体装置的体积,即难以实现薄型化的目标,更无法使之达成可携式的目的。此外,这些传统马达及气体阀于作动时亦会产生噪音的问题,导致使用上的不便利及不舒适。因此,如何发展一种可改善上述已知技术缺失,可使传统采用气体传输装置的仪器或设备达到体积小、微型化且静音,进而达成轻便舒适的可携式目的的适用于微型气压动力装置内的微型阀门装置,实为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微型气压动力装置的微型阀门装置,经由阀门结构使气体于微型阀门装置中进行单向的流动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微型阀门装置,适用于一微型气压动力装置,其包括:一集气板,具有至少一第一贯穿孔、至少一第二贯穿孔、至少一第一卸压腔室及至少一第一出口腔室,该第一贯穿孔与第一卸压腔室相连通,该第二贯穿孔与第一出口腔室相连通;一阀门片,具有一阀孔;以及一出口板,具有至少一第三贯穿孔、至少一第四贯穿孔、至少一第二卸压腔室及至少一第二出口腔室,该第三贯穿孔对应于该集气板的该第一贯穿孔,且与该第二卸压腔室相连通,该第四贯穿孔对应于该集气板的该第二贯穿孔,且与该第二出口腔室相连通,以及该第二卸压腔室及该第二出口腔室之间具有一连通流道;其中,上述的集气板、阀门片及出口板依序对应堆迭设置定位,该阀门片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型阀门装置,适用于一微型气压动力装置,其包括: 一集气板,具有至少一第一贯穿孔、至少一第二贯穿孔、至少一第一卸压腔室及至少一第一出口腔室,该第一贯穿孔与第一卸压腔室相连通,该第二贯穿孔与第一出口腔室相连通; 一阀门片,具有一阀孔;以及 一出口板,具有至少一第三贯穿孔、至少一第四贯穿孔、至少一第二卸压腔室及至少一第二出口腔室,该第三贯穿孔对应于该集气板的该第一贯穿孔,且与该第二卸压腔室相连通,该第四贯穿孔对应于该集气板的该第二贯穿孔,且与该第二出口腔室相连通,以及该第二卸压腔室及该第二出口腔室之间具有一连通流道; 其中,上述的集气板、阀门片及出口板依序对应堆迭设置定位,该阀门片设置于该集气板及该出口板之间,且该阀门片的该阀孔对应设置于该第二贯穿孔及该第四贯穿孔之间,该第一贯穿孔及该第二贯穿孔导入气体进入该第一卸压腔室及该第一出口腔室内时,该阀门片向下抵顶并封闭该第三贯穿孔,而导入气体由该阀门片的该阀孔流入该第四贯穿孔内进行集压作业,当集压气体大于导入气体时,集压气体自该第四贯穿孔朝该第二出口腔室流动,以使该阀门片位移,并使该阀门片的该阀孔抵顶于该集气板而关闭,同时集压气体于该第二出口腔室内可沿连通流道而流至该第二卸压腔室内,此时于第二卸压腔室内的该阀门片位移,集压气体可由该第三贯穿孔流出进行卸压作业。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型阀门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集气板于一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薛达伟,张英伦,吴祥涤,余荣侯,陈世昌,周宗柏,李耀吉,廖家淯,
申请(专利权)人:研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