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板状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提供的板状构件是由两部分粘合而成,且该粘合是通过板状构件材料本身粘合而成,不需要使用各种胶,因而不但结构简单且绿色环保。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提供的板状构件能够在生产板状构件的同时一次性的制造出各种所需的图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板状构件具有诸多优点,是建筑建材领域的一场革命。(*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板状构件
本技术涉及建筑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板状构件。
技术介绍
在建筑领域,传统墙体建造过程一般是使用砖或混凝土构筑墙的主体,之后,在该墙王体上涂抹墙灰,贴保温材料,涂抹水泥沙衆,最后再次涂抹墙灰,从而犹得最终的墙体。当然这些工艺步骤之中,有些步骤之间需要等待一些时间才能继续后续操作,例如涂抹水泥沙浆后要等水泥沙浆干燥后再继续后续步骤,以保证墙体整体的牢固、美观。当需要在外墙面制作各种造型时,所需的工序、工艺更加复杂,因为其需要在墙体成型后,再在成型的墙体上制作客户需要的各种造型,例如,在外墙面做欧式风格的门窗,或是在外墙面贴大理石砖,以制作出大理石风格的墙面等等。可见,传统的建筑墙体本身的工艺就非常复杂,当需要在墙面制作各种造型时,建造工序、工艺更加复杂。传统门体一般为木材复合板或实木门体,木材复合板是木板覆在另一块木板上,中间刷胶粘和形成,最常见的一种复合板是将三层薄木板按不同纹理方向粘在一起制成的。实木门体是以取材自森林的天然原木做门体芯,经过干燥处理,然后经下料、刨光、开榫、打眼、高速铣形和上漆等工序加工而成,需要的工序、工艺比较复杂。当在门体的表面需要各种图案造型时,所需的工序、工艺更加复杂,因为需要在木门体表面进行雕琢刻蚀。由于传统实木门体本身的工艺非常复杂,导致其本身的结构也比较复杂,即通常一个门由很多层构成,并且,由于实木门体和木材复合板门体都采用森林木材,不够环保。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板状构件,所述的板状构件具有结构简单,环保,且能够一次成型的制造出各种所需图案造型。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板状构件,所述板状构件包括:板状构件的第一部分;所述第一部分为一具有四周侧壁和底板的长方槽体;以及板状构件的第二部分;所述第二部分为一长方体板块;所述第一部分的长方槽体的长和宽与所述第二部分的长方体板块的长和宽相当;其中,所述板状构件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完全粘合在一起,构成中空的板状构件。其中,所述板状构件的第一部分包括:第一铺设层、弹性材料和第二铺设层;所述第二铺设层和所述第一铺设层将弹性材料包裹在所述第一部分的侧壁内;所述弹性材料为:橡胶、海绵或聚苯。其中,所述板状构件的第一部分还包括:条状加强筋,所述条状加强筋的两端分别与第一铺设层上的弹性材料接触;所述弹性材料和加强筋被所述第二铺设层和所述第一铺设层完全包裹;其中,所述的板状构件为门体或建筑墙体,当所述的板状构件为门体时,所述门体还包括:围挡材料和填充材料;所述围挡材料铺设在第一铺设层的预定位置以划分出门锁、门把手及门合页位置;所述填充材料填充在所述围挡材料所围挡出的空间内。其中,所述板状构件第一部分的第一铺设层、第二铺设层和所述板状构件的第二部分包括:浆料和整块纤维布,且所述浆料和整块纤维布依次分层铺设;其中,所述板状构件第一部分的第一铺设层的第一子层、第二铺设层的第一子层和所述板状构件的第二部分的第一子层均为浆料,第一铺设层的第二子层、第二铺设层的第二子层和第二部分的第二子层均为纤维布,以此类推为若干层,所述第一铺设层、第二铺设层和第二部分的最后一层均为浆料。其中,所述板状构件第一部分的第一铺设层、第二铺设层和所述板状构件的第二部分包括:短纤维布和浆料,其中,所述短纤维布和浆料混合后的喷射砂作为所述板状构件第一部分的第一铺设层、第二铺设层和所述板状构件的第二部分。其中,所述板状构件第一部分的第一铺设层和板状构件的第二部分还包括:档线;所述档线设置在所述板状构件第一部分的第一铺设层的第一子层和板状构件的第二部分的第一子层内,以将所述板状构件第一部分的第一铺设层的第一子层和板状构件的第二部分的第一子层按照颜色的需求分割成若干区域。其中,所述第一部分的第一铺设层和第二部分内的第二子层纤维布为细纤维布;所述非第一部分的第一铺设层和第二部分的第二子层纤维布为粗纤维布。其中,所述的浆料为无机复合材料FLC、石膏、混凝土或水泥。`由上述的技术方`案可见,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板状构件是由两部分粘合而成,且该粘合是通过板状构件材料本身粘合而成,不需要使用各种胶,因而不但结构简单且绿色环保。并且,所述第一模具和第二模具凹槽的底面图案是板状构件表面的图案造型;能够在生产板状构件的同时一次性的制造出各种所需的图案,不需要额外的工序,因而进一步简化了其结构。所述的板状构件可以为门体或建筑墙体,当板状构件用作门体时,解决了传统门体的工艺复杂、不够环保的问题,且能够一次成型的制造出各种所需图案造型。当板状构件用作建筑墙体时,解决了传统建筑墙体的工艺复杂、时间长的问题,且能够一次成型的制造出各种所需图案造型。经权威部板状构件检测,当生产上述板状构件第一部分及第二部分所使用的材料为由无机复合材料(FLC)作为衆料、由玻璃纤维作为纤维布,且米用一层衆料一层纤维布的方式铺设板状构件时,对于规格为1220*2440*15mm板状构件,其检测结果是,压缩强度为90MPa,远远大于国家规定的≤50MPa,其弯曲强度在干燥情况下为25.5MPa,水饱和情况下为38.1MPa,均远远大于国家规定的≤7Mpa。而且,经权威部板状构件检测,上述板状构件的甲醛释放量为0.lmg/L,远远小于国家规定的< 1.5mg/L。上述板状构件的外照射指数、内照射指数均远远好于国家规定的标准值。可见,应用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生产板状构件,不仅工艺简便,生产时间短,且能够在生产板状构件的同时一次性的制造出各种所需的图案,而且,所生产的板状构件的整体强度远远大于国家标准的强度,且无毒,生产成本相对低。再有,由于本申请中板状构件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紧紧贴合在一起,同时在第一部分内还设置有中间隔壁,具有加强筋的效果,因而,本申请的板状构件还具有很好的隔热、隔声、防火、防水、无味、不冻、不腐、不裂、不变、不燃、使用寿命长等特点,由于其隔热、保温效果好,因而该板状构件还具有很好的节能效果。由于它具有不易变形、不怕水的特点,当板状构件为门体时,所述的门体不仅适用于干燥环境使用,也适合潮湿的环境使用。由于应用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板状构件的重量远小于传统墙体或门体的重量,因而应用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板状构件还具有高强质轻的特点。可见,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板状构件具有以上诸多优点,是建筑建材领域的一场革命。当然,实施本技术的任一产品或方法必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I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种生产板状构件的工艺方法流程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种 板状构件结构示意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图2所示板状构件结构分解示意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图2的A-A剖面示意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图2的B-B剖面示意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图2所示板状构件第一部分俯视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板状构件强度要求较高时第一部分俯视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板状构件为门体时的第一部分俯视图;9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板状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板状构件包括:板状构件的第一部分;所述第一部分为一具有四周侧壁和底板的长方槽体;以及板状构件的第二部分;所述第二部分为一长方体板块;所述第一部分的长方槽体的长和宽与所述第二部分的长方体板块的长和宽相当;其中,所述板状构件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完全粘合在一起,构成中空的板状构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板状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板状构件包括:板状构件的第一部分;所述第一部分为一具有四周侧壁和底板的长方槽体;以及板状构件的第二部分;所述第二部分为一长方体板块;所述第一部分的长方槽体的长和宽与所述第二部分的长方体板块的长和宽相当;其中,所述板状构件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完全粘合在一起,构成中空的板状构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状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板状构件的第一部分包括:第一铺设层、弹性材料和第二铺设层;所述第二铺设层和所述第一铺设层将弹性材料包裹在所述第一部分的侧壁内;所述弹性材料为:橡胶、海绵或聚苯。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板状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板状构件的第一部分还包括:条状加强筋,所述条状加强筋的两端分别与第一铺设层上的弹性材料接触;所述弹性材料和加强筋被所述第二铺设层和所述第一铺设层完全包裹。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状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板状构件为门体或建筑墙体,当所述的板状构件为门体时,所述门体还包括:围挡材料和填充材料;所述围挡材料铺设在第一铺设层的预定位置以划分出门锁、门把手及门合页位置;所述填充材料填充在所述围挡材料所围挡出的空间内。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板状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板状构件第一部分的第一铺设层、第二铺设层和所述板状构件的第二部分包括:浆料和整块纤维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付连成,
申请(专利权)人:付连成,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