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赛络纺纱粗纱定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9727483 阅读:98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2-28 02:10
一种赛络纺纱粗纱定位装置,用于纺织领域。在细纱机后罗拉和中罗拉之间装有粗纱定位装置,粗纱定位装置由侧位挡板,隔离块和底座组成,固定螺栓将、底座固定在定位扁铁上,侧位挡板与隔离块组成定位通道,侧位挡板有两个,侧位挡板与隔离块组成的定位通道的后开口距a大于前开口距b,隔离块为椭圆形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对须条在牵伸中起到较好的定位作用,对须条纤维在牵伸区中的附加摩擦力增强了控制,收缩了加捻三角区的宽度,使得加捻三角区加捻点上移,提高了纺纱生产效率,同时纱线毛羽、强力、条干更加优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应于所有环锭细纱机赛络纺纱系统,设备改造简单,操作使用方便。(*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赛络纺纱粗纱定位装置
本技术涉及纺织生产
,具体地说是一种赛络纺纱粗纱定位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纺织材料的科技进步以及人们对服装面料质量的需求愈来愈高,传统环锭纺纱本身的质量越来越难以满足高档产品质量的要求,而赛络纺纱技术类似于股线的结构,纱线外观光洁毛羽少,抗磨性能好,强力高,其纱线品种能满足中高档织物和服装面料的质量要求。赛络纺纺纱方法是由澳大利亚科学与产业研究机构(C.S.1.P.0.)专利技术的一种直接在改装的细纱机上生产股线的纺纱方法。对应于一个细纱锭子有两根粗纱同时喂入,两根粗纱经一改制的导纱器平行地进入牵伸区,各自牵伸拉细,再由前罗拉握持输出,形成一个加捻三角区,合并加捻卷绕到纱管上,锭子和钢丝圈的回转给纱线加捻,最终由自下而上传递上来的捻度形成的汇聚点汇合成股线。两纱条中的许多纤维端,被相邻的单纱条捕捉,而进人两根纱条的结构中,使股线外表的毛羽大大减少,赛络纱表面圆整光洁;但是,由于赛络纱是具有一定间距的双纱条,在其互相包捻过程中,纤维的转移受到比传统环锭纺更大的阻力,赛络纺纱常常引起两根须条牵伸过程中位置发生变化,造成须条间距的变化,两根粗纱的间距变化也引起相互包捻困难,且两纱条边缘纤维在加捻三角区中较难捻入成纱中,赛络纺纱在生产过程中常常断头,引起成纱单纱、细节等严重质量问题,需要较多的人工或者较高的成本去弥补这个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赛络纺纱粗纱定位装置,以解决纺纱过程中,纱线断头,成纱单纱、细节等质量问题。为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技术的两根须条从细纱机后罗拉喂入,通过中罗拉,前罗拉牵伸输出,经导纱钩、钢丝圈、钢领,卷绕在细纱管上,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细纱机后罗拉和中罗拉之间装有粗纱定位装置,所述粗纱定位装置由侧位挡板,隔离块和底座组成,固定螺栓将所述底座固定在定位扁铁上,所述侧位挡板与隔离块组成定位通道。所述侧位挡板有两个。所述侧位挡板与隔离块组成的定位通道的后开口距a大于前开口距b。所述隔离块为椭圆形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可对赛络纺两根须条在牵伸中起到较好的定位作用,对须条纤维在牵伸区中的附加摩擦力增强了控制,收缩了加捻三角区的宽度,使得加捻三角区加捻点上移,提高了纺纱生产效率,同时纱线毛羽、强力、条干更加优良。本技术适应于所有环锭细纱机赛络纺纱系统,设备改造简单,操作使用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简图。图2为图1的粗纱定位装置的结构示意简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描述。如图1、图2所示,两根须条I从细纱机后罗拉2喂入,通过中罗拉4、前罗拉5牵伸输出,经导纱钩6、钢丝圈7、钢领8,卷绕在细纱管9上,在所述细纱机后罗拉2和中罗拉4之间装有粗纱定位装置3,所述粗纱定位装置3由两个侧位挡板10、隔离块11和底座12组成,隔离块11为椭圆形状,固定螺栓将所述底座12固定在定位扁铁13上,侧位挡板10与隔离块11组成定位通道14,定位通道14的后开口距a大于前开口距b,在本技术中,安装在环锭细纱机后罗拉2和中罗拉4之间的粗纱定位装置3对赛络纺的两根须条I起牵伸定位作用。两根须条I在后牵伸区中喂入定位装置3后,两根须条进入侧位挡板10与隔离块11组成的定位通道后开口距为a,须条I受到侧位挡板10与隔离块11的定位作用,须条I同时受到侧位挡板10与隔离块11的摩擦作用,有效增加了须条I在牵伸区中的附加摩擦力,有利于须条I在牵伸区中运动的控制及须条I纤维变速点的稳定,降低成纱条干不匀率。所述定位通道14输出的前开口距为b,后开口距a大于前开口距b,此时须条I经中罗拉4、前罗拉5输出后,在加捻三角区中由于须条I间距减小导致加捻三角区宽度减小,两根须条I相互包捻容易,且两根须条I边缘纤维在加捻三角区中较易捻入成纱中,须条I纤维在加捻三角区内受力合理,保证纤维在加捻三角区内都能够很好的被控制,从而能够很好的减少成纱毛羽;须条I内纤维之间的抱合力有所增加,提高了成纱强力;加捻三角区加捻点上移提高了纺纱生产效率。隔离块11为椭圆形状,隔离块11小直径处能够有效增加对须条I的摩擦作用,隔离块11前端与侧位挡板10配合能够准确定位两根须条I之间的间距,有利于实现对须条I间距的准确控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赛络纺纱粗纱定位装置,两根须条(1)从细纱机后罗拉(2)喂入,通过中罗拉(4)、前罗拉(5)牵伸输出,经导纱钩(6)、钢丝圈(7)、钢领(8),卷绕在细纱管(9)上,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细纱机后罗拉(2)和中罗拉(4)之间装有粗纱定位装置(3),所述粗纱定位装置(3)由侧位挡板(10)、隔离块(11)和底座(12)组成,固定螺栓将所述底座(12)固定在定位扁铁(13)上,所述侧位挡板(10)与隔离块(11)组成定位通道(1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赛络纺纱粗纱定位装置,两根须条(I)从细纱机后罗拉(2)喂入,通过中罗拉(4)、前罗拉(5)牵伸输出,经导纱钩(6)、钢丝圈(7)、钢领(8),卷绕在细纱管(9)上,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细纱机后罗拉(2)和中罗拉(4)之间装有粗纱定位装置(3),所述粗纱定位装置(3 )由侧位挡板(10 )、隔离块(11)和底座(12 )组成,固定螺栓将所述底座(12 )固定在定位扁铁(13)上,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君
申请(专利权)人:际华三五四二纺织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