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桥塔施工的塔吊附着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9726899 阅读:205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2-28 01: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桥塔施工的塔吊附着装置,包括附着撑杆与附着框架,所述附着撑杆包括第一撑杆、第二撑杆、第三撑杆、3根以上的桁杆,所述第一撑杆的一端与附着框架相连,另一端与所述桁杆的一端相连,所述桁杆的另一端设有锚固埋件,所述第三撑杆的一端与附着框架相连,另一端设有锚固埋件,所述第二撑杆的一端与附着框架相连,另一端连接有锚固埋件或与桁杆相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很好地解决了桥塔施工的塔吊由于场地有限、桥塔外形尺寸不规则或过小、塔吊实际吊重限制、桥梁上部结构施工对塔吊安装位置的限制、塔吊的安装和拆除对塔吊的位置限制等情况下塔吊的附着问题,实现塔吊附着的简便、安全、稳定,节省了施工费用。(*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桥塔施工的塔吊附着装置
[0001 ] 本技术涉及桥塔施工
,具体地指用于桥塔施工的塔吊附着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建设业的迅猛发展,桥梁建筑日益增多,附着式塔吊的使用也越来越多,当塔吊使用高度超过独立高度吋,为减少塔吊本身的自由高度,保持塔吊的稳定性,减小塔吊内力,提高起重能力,需使用附着装置将塔吊与桥塔相连接,才能将塔吊升高到相应的施エ高度以满足现场施工的需求。常见的比较理想的附着方式有两种,N型和M型,N型附着方式采用附着杆“三杆同面”的方式,如图1、2所示,为保证塔吊2的稳定性,其附着撑杆4 (包括第一撑杆41、第二撑杆42、第三撑杆43)与附着框架3上面向桥塔I 一侧的夹角al、a2、a3均需满足30°?75°的要求;M型附着方式采用附着撑杆“四杆同面”的方式,如图3、4所示,为保证塔吊的稳定性,其附着撑杆4与附着框架3上面向桥塔ー侧的夹角bl、b2、b3、b4需满足10°?120°的要求。但在实际施工中,由于受施工现场场地、桥塔结构型式、塔吊实际吊重、塔吊的安装和拆除要求等条件的限制,塔吊常常需采取ー些超常规的附着方法来满足施工要求。例如图5所示,某工程中使用的塔吊2,型号为S315K16,安装起重臂长度为45m,由于施工现场场地有限、桥塔I外形尺寸较小、桥塔I的桥梁上部结构施工对塔吊2安装位置的限制、塔吊2的安装和拆除塔吊2的位置限制等条件要求,塔吊2只能处于桥塔I承台的侧边,而不能正对桥塔I承台,按照常规的“三杆同面”附着方式,附着撑杆4与附着框架3上面向桥塔I 一侧的夹角超出了 70° ;或者按照常规的“四杆同面”附着方式,如图6所示,附着撑杆4与附着框架3上面向桥塔I 一侧的夹角超出了 120°,所以“三杆同面”与“四杆同面”附着方式均无法采用,需要改进附着装置的结构来解决塔吊附着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常规附着装置无法满足受条件限制的桥塔和塔吊附着的缺陷,提供ー种能够满足各种特殊情况的用于桥塔施工的塔吊附着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设计的用于桥塔施工的塔吊附着装置,包括附着撑杆与附着框架,所述附着撑杆包括第一撑杆、第二撑杆、第三撑杆、3根以上的桁杆,所述第一撑杆的一端与附着框架相连,另一端与所述桁杆的一端相连,所述桁杆的另一端设有锚固埋件,所述第三撑杆的一端与附着框架相连,另一端设有锚固埋件,所述第二撑杆的一端与附着框架相连,另一端连接有锚固埋件或与桁杆相连。优选地,所述祐1杆一端均连接在一个祐1杆连接板上,通过所述祐1杆连接板与第一撑杆的另一端相连。优选地,所述第二撑杆的一端与附着框架相连的连接点位于所述第三撑杆与附着框架相连处,另一端与桁杆相连;或所述第二撑杆的一端与附着框架相连的连接点位于所述第一撑杆与附着框架相连处,另一端与第三撑杆的另一端的锚固埋件相连。优选地,所述锚固埋件包括锚板,所述锚板一侧设有四根以上的锚筋,另ー侧设有与锚板板面垂直的托板,托板下设有加劲板,所述加劲板延伸至锚板上、与锚板相接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通过设置多根桁杆很好地解决了用于桥塔施工的塔吊由于施工现场场地有限、桥塔外形尺寸不规则或过小、塔吊实际吊重限制、桥梁上部结构施工对塔吊安装位置的限制、塔吊的安装和拆除对塔吊的位置限制等情况下塔吊的附着问题,实现塔吊附着的简便、安全、稳定,相比采用大型附着桁架的方式可以减少附着材料的投入,节省施工费用。【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中塔吊采用“N型”附着方式附着在桥塔上时附着框架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塔吊和附着框架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为现有技术中塔吊采用“M型”附着方式附着在桥塔上时附着框架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现有技术中塔吊采用另ー种“M型”附着方式附着在桥塔上时附着框架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受条件限制的桥塔与塔吊采用现有“N型”附着方式时附着框架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6为受条件限制的桥塔与塔吊采用现有“M型”附着方式时附着框架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用于桥塔施工的塔吊附着装置在使用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图7所示本技术用于桥塔施工的塔吊附着装置在附着框架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的另ー种实施方式在附着框架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10为锚固埋件的结构示意图。图11为图10中A— A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ー步的详细描述。图1飞所示现有技术中的塔吊附着装置已在
技术介绍
中说明,此处不做赘述。如图7、8、10、11所示,用于桥塔施工的塔吊附着装置,包括附着撑杆4与附着框架3,附着撑杆包括第一撑杆41、第二撑杆42、第三撑杆43、3根以上的桁杆6,第一撑杆41的一端与附着框架3相连,另一端与桁杆6的一端相连,桁杆6的另一端设有锚固埋件5,第三撑杆43的一端与附着框架3相连,另一端设有锚固埋件5,第二撑杆42的一端与附着框架3相连,另一端连接有锚固埋件5或与桁杆6相连。锚固埋件5应预埋于桥塔I上。如图8所示,桁杆6 —端均连接在一个桁杆连接板7上,通过桁杆连接板7与第一撑杆41的另一端相连。桁杆6的一端与锚固埋件5焊接固定,另一端与桁架连接板7焊接固定,也可以采用销轴连接固定。第二撑杆42的一端与附着框架3相连的连接点位于第三撑杆43与附着框架3相连处,另一端与祐1杆6相连;第一撑杆41、第二撑杆42可以通过在其端部设置耳板与附着框架3的销轴销接(图未示)固定,另一端与桁架连接板7焊接固定,也可以采用销轴连接固定。第三撑杆43靠近塔吊2的一端可通过耳板与附着框架3的销轴销接,另一端与锚固埋件5焊接固定,也可以采用销轴连接固定。如图10、11所不,锚固埋件5包括锚板51,锚板51 —侧设有四根以上的锚筋54,另ー侧设有与锚板51板面垂直的托板52,托板52下设有加劲板53,加劲板53延伸至锚板51上、与锚板51相接合。锚筋54是利用锥形螺母55、丝杆56和螺帽57固定在锚板51上的,为本领域常用技术手段,此处不做详细说明。[0031 ] 再如图7所示,ー个塔吊2上可以由上至下设置多个用于桥塔施工的塔吊附着装置,均与桥塔I相连接固定,起到稳定加固的作用。使用用于桥塔施工的塔吊附着装置时,在塔柱I混凝土浇筑前将锥形螺母55与锚筋54连接好,并按照锚板51螺栓孔对应的位置进行预埋,其中预埋锥形螺母55至少有四个并均布在预埋钢板上。托板52、加劲板53预先焊接于锚板51上,附着施工时将锚板51与预埋的锥形螺母55通过丝杆56和螺帽57连接在一起。实施例2如图9所示,ー种用于桥塔施工的塔吊附着装置,基本和实施例1所示的结构相同,不同之处在于第二撑杆42的一端与附着框架3相连的连接点位于第一撑杆41与附着框架3相连处,另一端与第三撑杆43的另一端的锚固埋件5相连。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的用于桥塔施工的塔吊附着装置,不限于使用在“三杆同面”的情况,只需再增加撑杆的数量,简单变换后“四杆同面”的情况同样适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桥塔施工的塔吊附着装置,包括附着撑杆(4)与附着框架(3),所述附着撑杆包括第一撑杆(41)、第二撑杆(42)、第三撑杆(43),其特征在于:所述附着撑杆还包括3根以上的桁杆(6),所述第一撑杆(41)的一端与附着框架(3)相连,另一端与所述桁杆(6)的一端相连,所述桁杆(6)的另一端设有锚固埋件(5),所述第三撑杆(43)的一端与附着框架(3)相连,另一端设有锚固埋件(5),所述第二撑杆(42)的一端与附着框架(3)相连,另一端连接有锚固埋件(5)或与桁杆(6)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1.ー种用于桥塔施工的塔吊附着装置,包括附着撑杆(4)与附着框架(3),所述附着撑杆包括第一撑杆(41)、第二撑杆(42)、第三撑杆(43),其特征在于:所述附着撑杆还包括3根以上的桁杆(6),所述第一撑杆(41)的一端与附着框架(3)相连,另一端与所述桁杆(6)的一端相连,所述桁杆(6)的另一端设有锚固埋件(5),所述第三撑杆(43)的一端与附着框架(3)相连,另一端设有锚固埋件(5),所述第二撑杆(42)的一端与附着框架(3)相连,另ー端连接有锚固埋件(5)或与桁杆(6)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桥塔施工的塔吊附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桁杆(6)—端均连接在一个桁杆连接板(7)上,通过所述桁杆连接板(7)与第一撑杆(41)的另一端相连。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用于桥塔施工的塔吊附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撑杆(42)的一端与附着框架(3)相连的连接点位于所述第三撑杆(4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蔚东薛安青向继华王胜利徐洲胡健张晓欣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