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唐了平专利>正文

一种集便携、防潮与定量于一体的药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726383 阅读:107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2-28 00: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集便携、防潮与定量于一体的药瓶,该药瓶包括瓶体和瓶盖两部分。瓶体内有由隔板将瓶体等分形成的独立储药腔,确保了各储药腔内所存放的药品互相隔开,空心圆柱用于存放干燥剂,可以防止药品受潮和避免药品被氧化;瓶盖设有外盖与内置盖,内置盖上的出药孔可以用于定量药品。本药瓶解决了现有技术及产品存在的“病人出行时不易携带、药品易受潮失效变质、药品二次污染”等问题。(*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集便携、防潮与定量于一体的药瓶
本技术涉及一种药瓶,特别涉及一种集便携、防潮与定量于一体的药瓶。
技术介绍
药瓶是用来储存药品最常用的容器之一,目前临床上使用的药瓶大多是单一容积的,主要由瓶体和瓶盖两部分组成。现实生活中,很多病人在一天内需要多次服用几种药物,或一次服用多种药物,出行时需要携带多个药瓶,给病人带来不便。众所周知,药品极易受环境的影响,潮湿、氧化、见光等都会影响内部药品的质量。具有良好密封效果的药瓶,不仅可以防止药品在转运和使用过程中被污染,而且可以有效阻隔瓶内外的空气和水汽,防止药品受潮和被氧化,从而达到良好储存药品的目的。目前,药瓶的密封形式主要包括瓶塞密封、塑料盖密封和瓶贴密封三种,这三种密封方式在病人第一次开封使用前的密封效果都较好,但是,随着药瓶被开封启用次数的增加,每一次开瓶取药过程都会导致瓶内外的空气发生交换,加速药品受潮,极有可能会导致药品失效甚至是变质。药瓶可以设计为各种形状,市面常见药瓶一般由瓶体与瓶盖以螺纹连接,拧开瓶盖后,药瓶内的药品即可倒出。目前,一般瓶口都为敞口,倒出药品时常常由于力度把握不好,稍用力过大,造成大量药品被倒出,大多数病人为避免浪费,会选择将药品重新装回到药瓶内,由于再次倒入药瓶的药粒已经接触过患者的双手,势必会造成一定的污染,药粒再次放入药瓶后会污染药瓶中的其他药粒。综上所述,迫切需要提供一种集便携、防潮与定量于一体的药瓶。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市售药瓶存在的上述“不易携带、药品易受潮失效变质、二次污染”等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集便携、防潮与定量于一体的药瓶。该药瓶由瓶体和瓶盖组成,在瓶体内设有隔层与空心圆柱,所述瓶盖设有外盖与内置盖。其优点是:瓶体内设有的隔板可以根据需要对瓶体空间进行分割,保证了各种药物能放置在一个药瓶内又能相互隔开,方便病人随身携带;瓶体中心的空心圆柱不仅可以放入干燥剂,防止药品受潮,还能将干燥剂与药品隔开避免病人误食;内置盖的出药孔可有效避免药品大量被倒出,防止二次污染;外盖可收集倒出的药品,避免药品因接触手而污染。本技术所提供的集便携、防潮与定量于一体的药瓶,主要包括瓶体和瓶盖两部分。所述瓶体可为任何形状,并且瓶体由独立储药腔与空心圆柱组成,独立储药腔是以空心圆柱为中心、由隔板将瓶体空间进行分割形成,其形状依据瓶体形状与隔板位置而定,空心圆柱四周设有透气孔或槽。所述药瓶盖设有外盖与内置盖,其中外盖与瓶体通过螺纹连接,同时内置盖设有出药孔、手柄与密封圈。优选地,本技术所提供的集便携、防潮与定量于一体的药瓶,所述药瓶主要包括瓶体和瓶盖两部分,其中瓶体形状优选为圆柱体或正方体或长方体,并且瓶体由若干独立储药腔与I个空心圆柱组成;独立储药腔是以空心圆柱为中心、由隔板将瓶体空间进行分割形成,其数目优选为2个以上,独立储药腔的形状依据瓶体形状而定,优选为类扇形或扇形;隔板下端与瓶体底壁相连,顶端接触内置盖,但不相连。空心圆柱与隔板相连,其底端与瓶体底壁相连,顶端与隔板齐高,可以接触内置盖,但不相连,其四周有透气孔或槽,密度优选为1-50个/ cm2,取出内置盖后可以更换干燥剂。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瓶盖设有外盖与内置盖,其中外盖与瓶体通过螺纹连接,可以用于收集倒出的药品,避免手接触药品。内置盖设有出药孔、手柄与密封圈,出药孔数目优选为独立储药腔的数目,即每个独立储药腔对应的内置盖均设有一个出药孔,出药孔的形状根据药品的形状设定,可为圆形、椭圆形、管形、卵圆形、方形、菱形等,出药孔口径应比药品大,优选为大Imm以上,出药孔尽可能靠近瓶体壁,便于药片倒出,出药孔与内置盖外沿距离为lmm-30mm;手柄位于内置盖中心处,主要用于打开内置盖,可为圆柱形、不规则形等;密土圈厚度优选为4_以下,置于内置盖外围,把内置盖塞进瓶体时,密封圈具有一定的弹性,可以防止内置盖滑落。进一步优选地,本技术所提供的集便携、防潮与定量于一体的药瓶,主要包括瓶体和瓶盖两部分。其中瓶体可为任何形状,可以为圆形、椭圆形、管形、卵圆形、方形、菱形等,更优选为圆柱体、正方体、长方体,并且瓶体由若干独立储药腔与I个空心圆柱组成,独立储药腔是以空心圆柱为中心、由隔板将瓶体空间进行分割形成,其数目在2个以上,更优选为2-5个,独立储药腔形状依据瓶体形状而定,优选为类扇形或扇形;隔板下端与瓶体底壁相连,顶端接触内置盖,但不相连。空心圆柱与隔板相连,其底端与瓶体底壁相连,顶端与隔板齐高,可以接触内置盖,但不相连,其四周有透气孔或槽,密度更选优为5-20个/ cm2,取出内置盖后可以更换干燥剂。本技术所述的药瓶盖设有外盖与内置盖,其中外盖与瓶体通过螺纹连接,可以用于收集倒出的药品,避免手接触药品。内置盖设有出药孔、手柄与密封圈,出药孔数目与独立储药腔的数目一致,即每个独立储药腔对应的内置盖均设有一个出药孔,出药孔的形状根据药品的形状设定,可以为圆形、椭圆形、管形、卵圆形、方形、菱形等,优选为圆形、卵圆形、椭圆形,出药孔口径比药品大Imm以上,优选为大出药孔尽可能靠近瓶体壁,便于药片倒出,出药孔与内置盖外沿距离优选为手柄位于内置盖中心处,主要用于打开内置盖,优选为圆形;密封圈厚度为4_以下,优选为置于内置盖外围,把内置盖塞进瓶体时,密封圈具有一定的弹性,可以防止内置盖滑落。本技术所述的药瓶,其装药品的步骤一般为:1)拧开外盖,旋转手柄打开内置盖;2)借助医药漏斗或者硬质纸张将干燥剂放置在空心圆柱中;3)借助医药漏斗或者硬质纸张将需要服用的药品分别放置于独立储药室;4)按顺序拧紧内置盖与外盖。本技术所述的药瓶,其服药的步骤一般为:1)拧开外盖;2)依次倒出所要服用的药品,收集至外盖;3)服药后,盖好外盖。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集便携、防潮与定量一体的药瓶其主要优势为:1)便于携带多种药品;2)防止药物受潮;3)避免药品被大量倒出。【附图说明】附图1是药瓶整体的示意图附图2是B-B剖切图即药瓶内置盖的剖切示意图附图3是C-C剖切图即药瓶外盖的剖切示意图附图4是内置盖的俯视图附图5是A-A剖切图即瓶体的剖切示意图以上各图中I是药瓶的独立储药腔,其内可放置药品,2是空心圆柱,其内可放置干燥剂,3是隔板,4是透气孔,5是外盖,6是螺纹,7是内置盖,8是出药孔,9是手柄,10是密封圈。【具体实施方式】参照说明书附图,说明该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本技术所述的药品主要包括瓶体及瓶盖两部分。瓶体为圆柱体,瓶体内有3个独立储药腔I与一个空心圆柱2,独立储药腔的形状是夹角为120°的扇形,瓶体内直径为50mm,各个独立储药腔的形状大小一致;中心圆形柱直径为IOmm,其四周的设有透气孔4,密度为10个/ cm2。打开内置盖7时,利用医药漏斗或者硬质纸张将干燥剂置于空心圆柱2内,将药品利用医药漏斗或者硬质纸张装入独立储药腔1,药品储存量为独立储药腔容量的I / 2-3 / 4最佳。瓶盖包括外盖5与内置盖7,其中外盖5通过螺纹6与瓶体连接。内置盖7设有三个出药孔8、圆柱形手柄9及密封圈10,其中出药孔8为圆形,出药孔8的直径为5mm,其圆心到内置盖7的外沿距离为10mm,三个出药孔的形状、大小、相对于瓶体的位置均一致,出药孔8两两夹角均为120°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集便携、防潮与定量于一体的药瓶,其特征包括:瓶体和瓶盖两部分,其中瓶体由2个以上的独立储药腔与1个空心圆柱组成;瓶盖由外盖与内置盖组成;独立储药腔是以空心圆柱为中心、由隔板将瓶体等分形成;空心圆柱的四周设有透气孔,且空心圆柱与隔板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集便携、防潮与定量于一体的药瓶,其特征包括:瓶体和瓶盖两部分,其中瓶体由2个以上的独立储药腔与I个空心圆柱组成;瓶盖由外盖与内置盖组成;独立储药腔是以空心圆柱为中心、由隔板将瓶体等分形成;空心圆柱的四周设有透气孔,且空心圆柱与隔板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瓶,其特征是瓶体为圆柱体、正方体或长方体。3.根据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满荣唐了平金倩郭银汉
申请(专利权)人:唐了平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