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折叠自行车走线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726066 阅读:98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2-28 00: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折叠自行车走线结构,包括用于控制自行车行驶状态的控制线、设有前折叠接头的前车架和设有后折叠接头的后车架,前车架和后车架由前折叠接头和后折叠接头铰接折合成一体,前折叠接头设有第一通孔,后折叠接头设有第二通孔,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固定穿设有护套;控制线穿设于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和所述护套中;控制线固设有卡止部且该卡止部与护套穿设于第一通孔的一端对应限位设置;在前折叠接头和后折叠接头折开和闭合时,护套两端分别置于所述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内。护套保护控制线,防止其磨损和防止折叠接头处的控制线向折叠接头外拱出,提高折叠顺畅性。外露于后车架的控制线不超出原有设计的安全长度,结构合理,安全性高。(*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折叠自行车走线结构
[0001 ] 本技术涉及自行车走线结构,特别涉及一种折叠自行车走线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自行车的辅助功能越来越全,因此需要各种控制线越来越多,如刹车线、变速线以及其它电气控制线。各种控制线走线的布局关系到自行车的行驶安全和控制线的保护程度,因此,各种控制线走线的布局的合理性成了关键作用。控制线的走线很多都采用车架管内走线的方式,但在折叠自行车中,控制线会因前折叠接头和后折叠接头经常作打开和关闭的动作拉动控制线,使在后车架或前车架的控制线发生窜动。在控制线往后车架窜时,控制线向后车架外拱出,由于控制线外露的长度过长,在自行车行驶中,易于与车轮擦挂或者在行驶中卡挂到其他的物体绊倒自行车,影响骑行安全;有时控制线往折叠接头窜时会使得在折叠接头处控制线因变长而向折叠接头外拱出,使得折叠接头不能折合,影响自行车的折叠。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走线结构合理,安全性高,折叠顺畅的折叠自行车走线结构。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折叠自行车走线结构,包括用于控制自行车行驶状态的控制线、设有前折叠接头的前车架和设有后折叠接头的后车架,所述前车架和后车架由所述前折叠接头和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折叠自行车走线结构,包括用于控制自行车行驶状态的控制线(1)、设有前折叠接头(21)的前车架和设有后折叠接头(31)的后车架,所述前车架和后车架由所述前折叠接头(21)和后折叠接头(31)铰接折合成一体,所述前折叠接头(21)设有第一通孔(211),所述后折叠接头(31)设有第二通孔(31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孔(211)和第二通孔(311)固定穿设有护套(5);所述控制线(1)穿设于第一通孔(211)、第二通孔(311)和所述护套(5)中;所述控制线(1)固设有卡止部(6)且所述卡止部(6)与所述护套(5)穿设于所述第一通孔(211)的一端对应限位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折叠自行车走线结构,包括用于控制自行车行驶状态的控制线(I)、设有前折叠接头(21)的前车架和设有后折叠接头(31)的后车架,所述前车架和后车架由所述前折叠接头(21)和后折叠接头(31)铰接折合成一体,所述前折叠接头(21)设有第一通孔(211),所述后折叠接头(31)设有第二通孔(31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孔(211)和第二通孔(311)固定穿设有护套(5);所述控制线⑴穿设于第一通孔(211)、第二通孔(311)和所述护套(5)中;所述控制线(I)固设有卡止部(6)且所述卡止部(6)与所述护套(5)穿设于所述第一通孔(211)的一端对应限位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自行车走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护套(5)具有固定部,所述固定部与所述前折叠接头或后折叠接头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自行车走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车架设有与所述前车架内腔相通的第一走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海黄东明韩德玮
申请(专利权)人:大行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