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彭岚专利>正文

一种新型复合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725461 阅读:106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2-27 23: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型复合板,解决了传统铝塑板易产生污染、重量过大以及不能弯曲的问题,该新型复合板包括面铝层和底铝层,所述的面铝层下表面以及底铝层上表面均复合有一层高分子膜,所述面铝层及底铝层之间还复合有一层芯铝层,所述芯铝层包括上下表面均有多个气泡状突起的铝板,所述铝板上下表面均复合有一层高分子膜。使用该技术后,该复合板易于剥离,便于回收利用,不会造成环境污染,同时该材料能够加工弯曲成各种弧度,可以在各种环境场合下应用。(*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复合板
本技术涉及建筑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复合板。
技术介绍
铝塑板在建筑物装修中作为主要材料应用,已有十多年历史。目前,国内铝塑板市场容量十分巨大,每年均超过100亿元。现有的铝塑板使用过程中,由于夹层中间的PE塑料的易燃性以及塑料燃烧过程燃烧产生的烟雾,同时材料难于剥离使得材料不便于回收利用,将会给环境、人身财产安全等方面带来一定的隐患,并且中间采用的塑料使得整个材料韧性不足、难以弯曲,在一些场合下不能应用。中国技术专利说明书CN103129026A中公开了一种金属复合蜂窝装饰板及其制造方法,该金属复合蜂窝装饰板由五层不同材质薄层组成,包括蜂窝状金属状芯板、高分子膜层和平面金属薄板,其中,中间层蜂窝状金属芯板上下两面为高分子膜层,所述高分子膜层外侧为平面金属板,通过热复合在一起形成所述蜂窝装饰板。虽然该金属复合蜂窝装饰板在中间层采用了蜂窝状金属芯板,使得所述装饰板具备良好的环保和防火性能,但是由于采用蜂窝状的金属板,复合板难以剥离、不利于回收,并且所用的金属板均为平面板材,不能将其应用在一些具有弧形设计的场所,使得应用范围受到了很大的限制。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复合板。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新型复合板,包括面铝层、底铝层,所述的面铝层下表面以及底铝层上表面均复合有一层高分子膜,所述面铝层及底铝层之间还复合有一层芯铝层,所述芯铝层上下表面均有多个气泡状突起的铝板,所述铝板上下表面均复合有一层高分子膜。更优的是,所述铝板上下表面的气泡状突起大小相同、交错均匀排列。更优的是,所述芯铝层高度为I?8mm。更优的是,所述与面铝层下部复合的高分子膜厚度为0.f 1mm。更优的是,所述与底铝层上部复合的高分子膜厚度为0.f 1mm。更优的是,所述面铝层的厚度为0.f 1_。更优的是,所述底铝层的厚度为0.f 1_。更优的是,所述高分子膜为美国杜邦高分子膜。更优的是,所述面铝层上还复合有一层装饰层。更优的是,所述装饰层为饰面板。相比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采取上述技术方案后,在面铝层与芯铝层、底铝层与芯铝层之间均复合有两层高分子膜形成了独特的七层结构,能够将铝板与高分子膜中间的空气排尽,使得所述复合板在压型中具备良好的拉伸性能;同时各层之间的接触面增加,使得板层之间具有良好的附着力从而增强装饰板的稳定性。中间芯铝层采用气泡状突起,使得芯铝层与底铝层和面铝层之间留有一定的空隙,便于装饰板的剥离和回收,并且采用的具有气泡状突起的芯铝层能够加工成弧形状,使得所述装饰板可以应用于不同的环境场合。此外,由于本专利技术采用具有气泡状突起的铝板替代传统铝塑板中的塑料芯层,使得该材料的防火性能大幅提高,达到了国家一级防火标准,使得该复合板可以应用于各种复杂环境。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阐明本技术实施例。图1是新型复合板实施例一的结构图。图2是新型复合板实施例一中芯铝层的结构图。图3是新型复合板实施例二的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中的新型复合板实施例一,包括面铝层1、底铝层3,面铝层I的下表面、底铝层3的上表面均复合有一层美国杜邦高分子膜4,在面铝层I与底铝层3之间还有一层芯铝层2,芯铝层2由上下表面均有气泡状突起的铝板21及其上下表面各一层美国杜邦高分子膜22复合而成,铝板21上气泡状突起大小相同、交错均匀排列,上述各材料层通过高温辊压复合在一起。实施例一的复合板厚度为9_,其中芯铝层2厚度为6_,芯铝层2中上下表面具有气泡状突起的铝板21厚度为5mm,与铝板21上下表面复合的美国杜邦高分子膜22厚度均为0.5mm,面铝层I与底铝层3厚度均为1mm,面铝层I下表面与底铝层3上表面复合的美国杜邦高分子膜厚度均为0.5mm。本技术中的新型复合板实施例二,该复合板中的面铝层I上还复合有一层饰面板,其余构造、参数均与实施例一相同。本技术中的新型复合板实施例三,该复合板厚度为10.2_,其中芯铝层2厚度为8mm,芯铝层2中上下表面具有气泡状突起的铝板21厚度为6mm,与铝板21上下表面复合的美国杜邦高分子膜22厚度均为1mm,面铝层I与底铝层3厚度均为0.1mm,面铝层I下表面与底铝层3上表面复合的美国杜邦高分子膜厚度均为1mm,其余构造方式、参数均与实施例一相同。本技术中的新型复合板实施例四,该复合板厚度为2.2_,其中芯铝层2厚度为1mm,芯铝层2中上下表面具有气泡状突起的铝板21厚度为0.8mm,与铝板21上下表面复合的美国杜邦高分子膜22厚度均为0.1mm,面铝层I与底铝层3厚度均为0.5mm,面铝层I下表面与底铝层3上表面复合的美国杜邦高分子膜厚度均为0.1mm,其余构造方式、参数均与实施例一相同。上述实施方式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不能以此来限定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的基础上所做的任何非实质性的变化及替换均属于本技术所要求保护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复合板,包括面铝层、底铝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面铝层下表面以及底铝层上表面均复合有一层高分子膜,所述面铝层及底铝层之间还复合有一层芯铝层,所述芯铝层包括上下表面均有多个气泡状突起的铝板,所述铝板上下表面均复合有一层高分子膜。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复合板,包括面铝层、底铝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面铝层下表面以及底铝层上表面均复合有一层高分子膜,所述面铝层及底铝层之间还复合有一层芯铝层,所述芯铝层包括上下表面均有多个气泡状突起的铝板,所述铝板上下表面均复合有一层高分子膜。2.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复合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芯铝层中铝板上下表面的气泡状突起大小相同、交错均匀排列。3.—种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新型复合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芯铝层高度为f 8mm。4.一种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新型复合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与面铝层下部复合的高分子膜厚度为0.f 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岚
申请(专利权)人:彭岚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