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连接浮式生产系统与海底管线的水下基盘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有动态柔性立管接口以及动态海缆托架的连接浮式生产系统 与海底管线的水下基盘。
技术介绍
目前深海大型油气田开发,多采用浮式设施进行油气开发,水下基盘是浮式动态 立管系统的重要基础设施,其功能是实现油气田外输硬质海底管线与动态柔性立管的转 接,以及动态海缆和脐带缆转换为静态缆。一般水下基盘在在位工况下,需要考虑动态柔性立管和动态海缆的侧向外荷载、 水下硬质跨接管的膨胀侧向荷载以及环境荷载;为保证其在海底的稳定性防止侧滑需要进 行重力式基础设计,其上设置的工艺管线与结构连接的形式在设计时需要考虑具有应力吸 收功能,用于支撑工艺管线的支撑结构在设计时需要具有足够的强度克服来自动态柔性立 管的荷载。现有的水下基盘结构设置不合理且尺寸庞大,耗费结构用钢的量大,对船舶资源 要求高,需要吊机有足够的起吊能力和悬臂跨距,同时会限制安装的气候窗,从而增加安装 施工难度和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产品存在的上述缺点,而提供一种连接浮式生 产系统与海底管线的水下基盘,其底部基础结构采用设置裙板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连接浮式生产系统与海底管线的水下基盘,包括基盘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盘本体包括底部基础结构和上部主结构;底部基础结构为重力式防沉板,该重力式防沉板是由防沉板板体以及设置在防沉板板体底面的数块裙板构成,该防沉板板体上均匀布置贯通板体的数个排水孔;上部主结构由主梁和辅梁构成,该主梁为多条工字钢,交叉分布固定在防沉板板体顶面,该辅梁为多条工字钢分布固定在防沉板板体顶面且分别贯穿主梁的腹板;主梁上设有工艺管线以及海底电缆托架,主梁交叉点位置设置基盘本体吊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连接浮式生产系统与海底管线的水下基盘,包括基盘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盘本体包括底部基础结构和上部主结构;底部基础结构为重力式防沉板,该重力式防沉板是由防沉板板体以及设置在防沉板板体底面的数块裙板构成,该防沉板板体上均匀布置贯通板体的数个排水孔;上部主结构由主梁和辅梁构成,该主梁为多条工字钢,交叉分布固定在防沉板板体顶面,该辅梁为多条工字钢分布固定在防沉板板体顶面且分别贯穿主梁的腹板;主梁上设有工艺管线以及海底电缆托架,主梁交叉点位置设置基盘本体吊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浮式生产系统与海底管线的水下基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盘本体底部基础结构的防沉板板体为方形钢板;该钢板上均匀分布贯通板体的数个排水孔,该排水孔的内径为50+250mm ;钢板底面四侧分别焊接一块裙板,使钢板底面形成封闭空间,该裙板背离封闭空间的板面上设有加强筋;所述基盘本体上部主结构的主梁为四条长度为900±500mm的工字钢,呈井字形布置固定在防沉板板体顶面,辅梁为十条长度为300± IOOmm的工字钢,分别与主梁平行相互交错布置,为固定在防沉板板体顶面且分别在纵横向位置贯穿主梁的腹板;四条工字钢呈井字形布置的四个交叉点位置设置基盘本体吊点,该吊点为具有吊孔的吊耳;该平行的两个主梁靠近外侧的两端的腹板上分别设有开孔,该开孔内设有供工艺管线穿套限位的套筒,该套筒与主梁腹板焊接固定;且平行的两个主梁的顶端设有一个海底电缆托架;所述工艺管线为两条,该两条工艺管线为平行设置,每条工艺管线的两端分别穿设两个主梁位于同侧的套筒,该工艺管线由双层保温管、弯管、锚固件、单层管、水下球法兰和水下SPO法兰构成;该弯管的两端分别连接一段双层保温管,两个双层保温管背离弯管的一端分别连接锚固件,两个锚固件背离双层保温管的一端分别连接一段单层管,其中一个单层管背离锚固件的一端连接水下球阀,该水下球阀与海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文军,周美珍,尹汉军,姜瑛,琚选择,张飞,刘玉玺,张孝卫,孙国民,李秀锋,方伟,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