缠绕机的芯线放线退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9709714 阅读:103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2-22 13: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缠绕机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缠绕机的芯线放线退扭装置;包括芯线放线架、驱动装置、放线杆、导线轮和导线槽,放线杆用于安放放线轮,导线轮设置于放线杆的上方,导线槽固定设置在放线架上且位于放线杆的一侧,芯线从放线轮引出后,往上方绕过放线轮,再沿着导线槽往下方通过设置于放线杆下方的放线孔;因为芯线在放线架内的绕了两圈,因此放线架旋转一周时,相当于芯线旋转了两周,在收线轮旋转速度相同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旋转速度是目前常用的退扭装置的旋转速度的50%,因此能有效降低旋转速度,解决了因放线轮旋转速度较高时,放线架摆动加剧,噪音变大,且容易拉断芯线的问题。(*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缠绕机的芯线放线退扭装置
本技术涉及缠绕机设备
,特别是一种缠绕机的芯线放线退扭装置。
技术介绍
屏蔽线是在内芯电线的外层紧紧地缠绕着一层铜线的电线。当电信号在内芯线传输时,因受外包铜线的屏蔽作用,而不易受到外界电磁场的干扰,达到传输的电信号清淅而不失真的目的。目前对屏蔽线的进行缠绕所采用的设备是缠绕机,缠绕机的构造分为上部分和下部分,上部分为芯线放线退扭装置,其作用是清除缠绕机运行时下部旋臂转动对芯线的扭曲;下部分则是缠绕机的核心部分由收线轮、旋臂、收线轴和电机组成;通过旋臂转动将铜线缠绕在芯线表面。图1所示的是目前使用的芯线放线退扭装置,包括芯线放线架1、横向悬挂于所述芯线放线架上的放线轮2,该装置的问题在于:为保证芯线不扭曲,放线轮2的旋转速度需要与收线轮的旋转速度相同,为提高缠绕机的工作效率,我们一般采用提高收线轮旋转速度的方法,但是如果收线轮的旋转速度较高时,放线轮2的旋转速度也需相应的提高,这样会导致芯线放线架I的摆动加剧,噪音变大,且容易拉断芯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了解决目前缠绕机在缠绕时,放线轮旋转速度较高时,放线架摆动加剧,噪音变大,且容易拉断芯线的问题而提供的一种缠绕机的芯线放线退扭装置。为达到上述功能,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缠绕机的芯线放线退扭装置,包括芯线放线架、驱动所述芯线放线架旋转的驱动装置、横向设置于所述芯线放线架上的放线杆,所述放线杆用于安放放线轮,所述缠绕机的芯线放线退扭装置还包括导线轮和导线槽,所述导线轮设置于所述放线杆的上方,所述导线槽固定设置在所述芯线放线架上且位于所述放线杆的一侧,芯线从放线轮引出后,往上方绕过所述放线轮,再沿着所述导线槽往下方通过设置于所述放线杆下方的放线孔。优选地,所述缠绕机的芯线放线退扭装置还包括上导线轮和下导线轮,所述上导线轮位于所述导线槽的上端,所述下导线轮位于所述导线槽的下端。优选地,所述导线槽包括导杆和均匀设置在所述导杆上的若干个导线片,所述导线片中间有凹槽,所述导线片与所述导杆配合后,所述凹槽处形成容许芯线通过的空隙。优选地,所述驱动装置是变速电机。优选地,所述缠绕机的芯线放线退扭装置还包括一张紧机构,所述张紧机构包括与所述放线杆平行的张紧辊、调整所述张紧辊与所述放线杆之间相对位置的调整机构,所述张紧辊设置在所述调整机构上。优选地,所述调整机构包括旋转件和弹性部件,所述旋转件的中部旋转设置在芯线放线架上,旋转件的一端与所述弹性部件相连接,另一端上设置所述张紧辊。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一种缠绕机的芯线放线退扭装置,包括芯线放线架、驱动所述芯线放线架旋转的驱动装置、横向设置于所述芯线放线架上的放线杆,所述放线杆用于安放放线轮,所述缠绕机的芯线放线退扭装置还包括导线轮和导线槽,所述导线轮设置于所述放线杆的上方,所述导线槽固定设置在所述放线架上且位于所述放线杆的一侦U,芯线从放线轮引出后,往上方绕过所述放线轮,再沿着所述导线槽往下方通过设置于所述放线杆下方的放线孔;因为芯线在所述放线架内的绕了两圈,因此放线架旋转一周时,相当于芯线旋转了两周,在收线轮旋转速度相同的情况下,本技术的缠绕机的芯线放线退扭装置的旋转速度是目前常用的退扭装置的旋转速度的50%,因此能有效降低旋转速度,解决了因放线轮旋转速度较高时,放线架摆动加剧,噪音变大,且容易拉断芯线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的芯线放线退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另一个方向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调整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2至附图4对本技术作进一步阐述:如图2所示的一种缠绕机的芯线放线退扭装置,包括芯线放线架10、驱动芯线放线架10旋转的驱动装置11、横向设置于芯线放线架10上的放线杆12,放线杆12用于安放放线轮13,缠绕机的芯线放线退扭装置还包括导线轮14和导线槽15,导线轮14设置于放线杆12的上方,导线槽15固定设置在芯线放线架10上且位于放线杆12的一侧,芯线100从放线轮13弓I出后,往上方绕过放线轮13,再沿着所述导线槽15往下方通过设置于放线杆12下方的放线孔。在本实施例中,驱动装置11选用速度可调的变速电机,当然我们也可以跟据需要选用其它的旋转驱动设备。为使芯线100在缠绕时更加顺畅,不易扯断,缠绕机的芯线放线退扭装置还包括上导线轮17和下导线轮18,上导线轮17位于导线槽15的上端,下导线轮18位于导线槽15的下端。为了使芯线100能沿着导线槽15,在本实施例中导线槽15包括导杆151和均匀设置在导杆151上的若干个导线片152,导线片152中间有凹槽,导线片152与导杆151配合后,凹槽处形成容许芯线100通过的空隙。在放线的过程中,由于放线轮13重量的变化,容易导致放线轮13放线的速度不一致,使芯线100的张紧力不一样,从而导致收线轮所收缠绕线的松紧度不一样,为防止这种现象,缠绕机的芯线放线退扭装置还包括一张紧机构16,张紧机构16包括与放线杆12平行的张紧辊161、调整张紧辊161与放线杆12之间相对位置的调整机构162,张紧辊161设置在调整机构162上。调整机构162包括旋转件1621和弹性部件1622,旋转件1621的中部旋转设置在芯线放线架10上,旋转件1621的一端与所述弹性部件1622相连接,另一端上设置张紧棍161。以上所述实施例,只是本技术的较佳实例,并非来限制本技术的实施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申请专利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应包括于本技术专利申请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缠绕机的芯线放线退扭装置,包括芯线放线架(10)、驱动所述芯线放线架(10)旋转的驱动装置(11)、横向设置于所述芯线放线架(10)上的放线杆(12),所述放线杆(12)用于安放放线轮(13),其特征在于:所述缠绕机的芯线放线退扭装置还包括导线轮(14)和导线槽(15),所述导线轮(14)设置于所述放线杆(12)的上方,所述导线槽(15)固定设置在所述芯线放线架(10)上且位于所述放线杆(12)的一侧,芯线(100)从放线轮(13)引出后,往上方绕过所述放线轮(13),再沿着所述导线槽(15)往下方通过设置于所述放线杆(12)下方的放线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缠绕机的芯线放线退扭装置,包括芯线放线架(10)、驱动所述芯线放线架(10)旋转的驱动装置(11)、横向设置于所述芯线放线架(10)上的放线杆(12),所述放线杆(12)用于安放放线轮(13),其特征在于:所述缠绕机的芯线放线退扭装置还包括导线轮(14)和导线槽(15),所述导线轮(14)设置于所述放线杆(12)的上方,所述导线槽(15)固定设置在所述芯线放线架(10)上且位于所述放线杆(12)的一侧,芯线(100)从放线轮(13)引出后,往上方绕过所述放线轮(13),再沿着所述导线槽(15)往下方通过设置于所述放线杆(12)下方的放线孔。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缠绕机的芯线放线退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缠绕机的芯线放线退扭装置还包括上导线轮(17)和下导线轮(18),所述上导线轮(17)位于所述导线槽(15)的上端,所述下导线轮(18)位于所述导线槽(15)的下端。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缠绕机的芯线放线退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线槽(15)包括导杆(15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文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金技电线电缆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