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伯渠专利>正文

二氧化碳灭火性质实验演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9709519 阅读:1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2-22 12: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二氧化碳灭火性质实验演示装置,以解决现有二氧化碳气体演示杯存在的操作复杂,现象不明显的问题。它包括透明杯体、位于所述透明杯体中的烛台,在所述透明杯体中放置有制气装置,所述制气装置由注射器和注射筒连接而成,所述注射器的针头插入所述密封塞中,所述注射筒的侧壁设有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以“操作简单,现象明显”为设计理念,利用该装置演示二氧化碳灭火性质实验操作简单、实验现象明显、实验成功率高。(*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ニ氧化碳灭火性质实验演示装置
本技术涉及ー种ニ氧化碳灭火性质实验演示装置。
技术介绍
在中学ニ氧化碳的性质实验中,利用ニ氧化碳的密度较空气大,本身不燃烧且不支持燃烧的性质,将事先制备好的ニ氧化碳气体导入置有高低不同的两只燃烧的蜡烛的烧杯中,观察其实验现象。该实验主要存在以下缺点:1.实验前需要制备ニ氧化碳气体,操作复杂、浪费时间。2.燃烧的蜡烛置于烧杯底部操作较为困难。3.无法保证ニ氧化碳的量致使蜡烛完全熄灭且倒入ニ氧化碳气体速度不易控制,无法保证实验成功率。目前,已公开一种中学ニ氧化碳气体演示杯虽然解决了燃烧的蜡烛置于烧杯底部操作较为困难的问题,但装置要求较高且操作复杂,仍然需要收集ニ氧化碳气体倒入演示杯中,操作复杂且无法保证实验成功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ニ氧化碳灭火性质实验演示装置,以解决现有ニ氧化碳气休演示杯存在的操作复杂,现象不明显的问题。本技术技术方案如下:一种ニ氧化碳灭火性质实验演示装置,包括透明杯体、位于所述透明杯体中的烛台,在所述透明杯体中放置有制气装置,所述制气装置由注射器和注射筒连接而成,所述注射器的针头插入所述密封塞中,所述注射筒的侧壁设有孔。本技术以“操作简单,现象明显”为设计理念,利用该装置演示ニ氧化碳灭火性质实验操作简单、实验现象明显、实验成功率高。【附图说明】图1是ー种ニ氧化碳灭火性质实验演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中:孔(I)、密封塞(2)、透明杯体(3)、烛台(4)、稀盐酸(6)、Na2CO3或NaHCO3[7]、手柄(8)、注射器(11)、注射筒(12)、针头(13)、底层钢丝圈(41)、高层钢丝圈(42)、钢丝杆(43)、底层蜡烛(51)、高层蜡烛(52)。【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ー步说明。一种ニ氧化碳灭火性质实验演示装置,包括透明杯体3、位于透明杯体3中的烛台4,在透明杯体3中放置有制气装置,制气装置由注射器11和注射筒12连接而成,注射器11的针头13插入密封塞2中,注射筒12的侧壁设有孔I ;孔I的位置贴近透明杯体3的内壁,处于所述高层钢丝圈42与所述透明杯体3的杯ロ之间。使ニ氧化碳沿透明杯3的杯体沉入透明杯底部,防止ニ氧化碳气流速度过快吹灭蜡烛。烛台4由底层钢丝圈41、高层钢丝圈42和钢丝杆43连接而成。底层钢丝圈41和高层钢丝圈42的间距较大。钢丝杆43顶部设有手柄8。使用时,将稀盐酸6置于注射器11中,将Na2CO3或NaHCO3 (7)置于注射筒12中。点燃蜡烛,将底层蜡烛51和高层蜡烛52分别固定在底层钢丝圈41和高层钢丝圈42上,手柄8紧贴透明杯体3。反应过程:将注射器11稀盐酸6慢慢注入注射筒12中,与Na2CO3或NaHCO3反应,产生的CO2通过注射筒12的孔I沿透明杯的杯壁沉入透明杯体的底部,底层蜡烛51先熄灭,高层蜡烛52后熄灭。通过加入稀盐酸6的量与加入速度控制ニ氧化碳的量与ニ氧化碳的制备速度,保证蜡烛完全熄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二氧化碳灭火性质实验演示装置,包括透明杯体、位于所述透明杯体中的烛台,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透明杯体(3)中放置有制气装置,所述制气装置由注射器(11)和注射筒(12)连接而成,注射筒上端具有密封塞,所述注射器(11)的针头(13)插入密封塞(2)中,所述注射筒(12)的侧壁设有孔(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ニ氧化碳灭火性质实验演示装置,包括透明杯体、位于所述透明杯体中的烛台,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透明杯体(3)中放置有制气装置,所述制气装置由注射器(11)和注射筒(12)连接而成,注射筒上端具有密封塞,所述注射器(11)的针头(13)插入密封塞(2)中,所述注射筒(12)的侧壁设有孔(I)。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ニ氧化碳灭火性质实验演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伯渠苟如虎卢新生王亚玲党金宁
申请(专利权)人:刘伯渠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