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池芯自动化批次检测机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708931 阅读:93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2-22 11:51
一种电池芯自动化批次检测机台,包括一个基座;至少两个第一及第二承载移动装置,每一个承载移动装置形成多个凹陷穿越部与多个凸起承载部;至少两组第一及第二辅助承载移动装置,每一个辅助承载移动装置分别具有多个接驳臂,每一接驳臂具有两个交接端部;至少一组第一检测装置;至少一组第二检测装置。(*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池芯自动化批次检测机台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池芯自动化批次检测机台。
技术介绍
为提供电器用品携带的便利性,减少外在环境对提供电能的限制,电池已经成为极为普遍的电能储存装置,以因应需求、及时提供电能。但考量到,首先电池的应用环境十分复杂,从太阳下摄氏50度的车中,到温度远低于冰点的白色世界,都属于电池合理的应用环境。一旦电池内部有瑕疵,将难以承受这种外在环境激烈的变化,影响电能供给;更甚者,瑕疵引发电池内部的化学变化,导致电池毁损的同时伤害到使用者。所以,电池芯检测成为生产环节中一项必要的流程,在确认电池芯运作良好的同时,进一步确保使用的安全性。为此,业界提供不少电池芯检测机台,针对电池芯各项数值进行检测。以往的电池芯检测机台检测效率不高。这是由于检测过程中,电池芯需与电池检测机台维持一段时间的相对静止状态,以进行电性导接与检测。尤其当检测机台只设有单一输送带,检测时间输送带势必暂停移动,受到输送带频繁走走停停的影响,不仅影响产出效率,也同时影响定位检测时,电池芯受检测位置的精密度,进而影响检测的良率。受到上述缺失的影响,过往的电池芯检测机台的检测效率低落,质与量无法兼顾。且为确保使用者的人身财产安全,电池的使用安全性需要有一定保障;在此前提下,自动化检测的应用受限于上述二选一的困境,因而无法对电池芯进行大量、批次的检测。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一目的在提供一种节省时间成本的电池芯自动化批次检测机台。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提供一种同时进行多埠的批次检测的电池芯自动化批次检测机台,让电池芯的检测产出效率大幅提高。本技术的再一目的在提供一种巧妙设置的电池芯自动化批次检测机台,让机台所占用体积极小化,以降低生产线设置成本。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池芯自动化批次检测机台,批次检测多个待测电池芯,其特征在于该检测机台包括:一个基座;至少两个彼此平行设置于上述基座、并相对该基座沿着一个流动方向在一个移入位置及一个移出位置间往返移动的第一及第二承载移动装置,每一个承载移动装置形成有多个凹陷穿越部与多个凸起承载部;至少两组分别设于上述基座、并相对该基座沿着一个垂直于上述流动方向在上述承载移动装置之间往返的第一及第二辅助承载移动装置,前述第一及第二辅助承载移动装置分别具有彼此数目相等的多个接驳臂,每一前述接驳臂具有两个与上述凸起承载部相对升降移动以供在上述第一及第二承载移动装置间同步批次搬移上述待测电池芯的交接端部;至少一组分别对应于上述第一辅助承载移动装置的承接检测来自上述第一承载移动装置的待测电池芯并供前述第一辅助承载移动装置将完测的前述待测电池芯传输至上述第二承载移动装置的至少两个接驳臂的第一检测装置;及至少一组分别对应于上述第二辅助承载移动装置的至少两个接驳臂承接检测来自上述第二承载移动装置的待测电池芯并供前述第二辅助承载移动装置将完测的前述待测电池芯传输至上述第一承载移动装置的第二检测装置。其中,每一个承载移动装置分别设置有两条搭配于上述凸起承载部于上述承载移动装置倒退位移时暂时承载上述待测电池芯的暂放支撑架。其中,每一个检测装置分别设置有两条搭配于上述辅助承载移动装置承载、固定上述待测电池芯以便检测装置进行检测的暂放支撑架。其中,该检测装置更包括一组定位上述电池芯的横向初步对位部。其中,更包括一个连结上述检测装置以读取及/或写入资料的处理装置。其中,该检测装置更包括一组与上述电池芯电性导接的探针。其中,更包括一个散热装置。通过上述结构,本技术揭露的一种电池芯自动化批次检测机台,供批次检测多个待测电池芯,该检测机台包括:一个基座;至少两个彼此平行设置于上述基座、并相对该基座沿着一个流动方向在一个移入位置及一个移出位置间往返移动的第一及第二承载移动装置,每一个承载移动装置并形成有至少三个凹陷穿越部与至少四个凸起承载部;至少两组分别设于上述基座、并相对该基座沿着一个垂直于上述流动方向在上述承载移动装置的凹陷穿越部间往返的第一及第二辅助承载移动装置,前述第一及第二辅助承载移动装置分别具有彼此数目相等的多个接驳臂,每一前述接驳臂具有两个与上述凸起承载部相对升降移动的交接端部,供在上述第一及第二承载移动装置间同步批次搬移上述待测电池芯;至少两个分别对应于上述第一辅助承载移动装置的至少两个接驳臂的第一检测装置,供承接检测来自上述第一承载移动装置的待测电池芯,并供前述第一辅助承载移动装置将完测的前述待测电池芯传输至上述第二承载移动装置;及至少两个分别对应于上述第二辅助承载移动装置的至少两个接驳臂的第二检测装置,供承接检测来自上述第二承载移动装置的待测电池芯,并供前述第二辅助承载移动装置将完测的前述待测电池芯传输至上述第一承载移动装置。该电池芯自动化批次检测机台,透过多个承载移动装置以及搭配的多个辅助承载移动装置、多个检测装置,利用分流来达到同一时间分批检测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运作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侧视图;图3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运作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运作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第二实施例运作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第二实施例运作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第二实施例运作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第二实施例的侧视图;图9为本技术第二实施例运作的示意图;图10为本技术第二实施例的立体图;图11为本技术第三实施例的立体图;图12为本技术第三实施例的侧视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第一较佳实施例请一并参考图1至图4,为使相关叙述简单易懂,在本例中,单一机台被例释为设有前后两个检测站,进行彼此相异的检测,且在每一站都可以同时批次检测两颗电池芯。由于电池芯在被模组封装、写入资讯及读取测试的阶段,都是被一组治具夹制其中,为便于说明,以下所述的电池芯,都是将电池芯连同夹持电池芯的治具一并称之。本例的机台具有一个基座10 ;在图1的俯视不意图及图2的侧视图中,左侧都是电池芯2进入机台的移入位置3 ;右侧则是电池芯2脱离本机台的移出位置4 ;因此以一个箭头标示电池芯2被输送的流动方向9。基座10上设置有顺着流动方向9往复地在移入位置3与移出位置4间移动运行、且分别位在图1上下两侧的第一承载移动装置11以及第二承载移动装置12,用来承载、并移动待测的电池芯2。在本案第一较佳实施例中,第一承载移动装置11由侧视图观察,可以看到六个彼此间隔的凸起承载部111,以及介于凸起承载部111间的五个凹陷穿越部110,而凸起承载部111的间距则小于电池芯2的尺寸,使得电池芯2前后两端可以如图所示,跨越凹陷穿越部110,分别被两个相邻的凸起承载部111支撑、托载。第二承载移动装置12则具有五个凸起承载部121,以及四个凹陷穿越部120。在图1上方的第一承载移动装置11与图1下方的第二承载移动装置12之间,分别设置有位于流动方向9上游的第一检测装置15、以及位在图右侧流动方向9下游的第二检测装置16。为将第一及第二承载移动装置11、12所输入的待测电池芯2携入第一及第二检测装置15、16,基座10上更设置有垂直于流动方向9的第一辅助承载移动装置13、及第二辅助承载移动装置14。第一及第二辅助承载移动装置13、14分别对应贯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池芯自动化批次检测机台,批次检测多个待测电池芯,其特征在于该检测机台包括:一个基座;至少两个彼此平行设置于上述基座、并相对该基座沿着一个流动方向在一个移入位置及一个移出位置间往返移动的第一及第二承载移动装置,每一个承载移动装置形成有多个凹陷穿越部与多个凸起承载部;至少两组分别设于上述基座、并相对该基座沿着一个垂直于上述流动方向在上述承载移动装置之间往返的第一及第二辅助承载移动装置,前述第一及第二辅助承载移动装置分别具有彼此数目相等的多个接驳臂,每一前述接驳臂具有两个与上述凸起承载部相对升降移动以供在上述第一及第二承载移动装置间同步批次搬移上述待测电池芯的交接端部;至少一组分别对应于上述第一辅助承载移动装置的承接检测来自上述第一承载移动装置的待测电池芯并供前述第一辅助承载移动装置将完测的前述待测电池芯传输至上述第二承载移动装置的至少两个接驳臂的第一检测装置;及至少一组分别对应于上述第二辅助承载移动装置的至少两个接驳臂承接检测来自上述第二承载移动装置的待测电池芯并供前述第二辅助承载移动装置将完测的前述待测电池芯传输至上述第一承载移动装置的第二检测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芯自动化批次检测机台,批次检测多个待测电池芯,其特征在于该检测机台包括: 一个基座; 至少两个彼此平行设置于上述基座、并相对该基座沿着一个流动方向在一个移入位置及一个移出位置间往返移动的第一及第二承载移动装置,每一个承载移动装置形成有多个凹陷穿越部与多个凸起承载部; 至少两组分别设于上述基座、并相对该基座沿着一个垂直于上述流动方向在上述承载移动装置之间往返的第一及第二辅助承载移动装置,前述第一及第二辅助承载移动装置分别具有彼此数目相等的多个接驳臂,每一前述接驳臂具有两个与上述凸起承载部相对升降移动以供在上述第一及第二承载移动装置间同步批次搬移上述待测电池芯的交接端部; 至少一组分别对应于上述第一辅助承载移动装置的承接检测来自上述第一承载移动装置的待测电池芯并供前述第一辅助承载移动装置将完测的前述待测电池芯传输至上述第二承载移动装置的至少两个接驳臂的第一检测装置;及 至少一组分别对应于上述第二辅助承载移动装置的至少两个接驳臂承接检测来自上述第二承载移动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建安李耕毅王瑞贤张添登
申请(专利权)人:致茂电子苏州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