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铰链连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706827 阅读:86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2-22 07:59
一种铰链连接结构,包括具有文件扫描区域的主体,通过铰链连接件连接于主体上的掀盖,所述铰链连接件与所述掀盖是分体的,所述掀盖在远离掀起端的另一端上设有转轴,所述主体上相对掀盖转轴的位置处开设有供铰链连接件收纳的滑槽,所述铰链连接件的上端与掀盖的转轴连接,所述铰链连接件的下端置于主体的滑槽内,在掀盖的掀起角度大于一定角度时,掀盖可使铰链连接件沿滑槽内壁作上下移动,而不脱离滑槽。相对于现有技术,该铰链连接结构的铰链连接件与掀盖采用分体式结构,将掀盖相对主体的开启动作,分解为掀盖相对于铰链连接件的旋转动作和铰链连接件相对于主体的上下移动两个动作来实现,以避免掀盖因开启角度过大而产生的形变损坏。(*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铰链连接结构
本技术涉及多功能事务机,尤其涉及多功能事务机上将掀盖与主体连接在一 起的一种铰链连接件。
技术介绍
目前,常见的扫描仪、复印机或多功能事务机等,其掀盖可以相对主体作掀合动 作。如图1和图2所示为一扫描仪装置,其包括具有文件扫描区域的主体10,和铰接于主 体10上的掀盖50,其中,掀盖50包括与掀盖一体成型的铰链臂55,主体10上设有铰链座 15,掀盖的铰链臂55与主体10的铰链座15铰接。由于铰链臂55固设于掀盖50上,铰链 座15固设于主体10上,掀盖50的掀起角度受限于掀盖50和主体10的物理结构,只能掀 开一定角度,掀盖50所掀开的“一定角度”,是铰链臂55、铰链座15固定于掀盖50或主体 10上时,掀盖50掀起使得掀盖50或主体10开始发生形变损坏的角度。若掀盖50的掀起 角度大于一定角度时,掀盖50的外壁有可能已抵到主体10的外壁而无法再掀开,或是掀盖 50的掀起行程已到铰链臂55的行程终点位而无法再掀开,若突然用力过大而使掀盖的掀 开角度大于一定角度时,极易造成掀盖或主体的形变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上述铰链连接结构所存在的缺陷,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 供一种能避免掀盖因开启角度过大而产生形变损坏的铰链连接结构。本技术提出的一种铰链连接结构,包括具有文件扫描区域的主体,通过铰链 连接件连接于主体上的掀盖,所述铰链连接件与所述掀盖是分体的,所述掀盖在远离掀起 端的另一端上设有转轴,所述主体上相对掀盖转轴的位置处开设有供铰链连接件收纳的滑 槽,所述铰链连接件的上端与掀盖的转轴连接,所述铰链连接件的下端置于主体的滑槽内, 在掀盖的掀起角度大于一定角度时,掀盖可使铰链连接件沿滑槽内壁作上下移动,而不脱 离滑槽。由于铰链连接件与掀盖采用分体式结构,铰链连接件的旋转轴也未固设于主体 上,而是设于掀盖上,且铰链连接件的下端与主体采用活动式连接结构,从而将掀盖相对主 体的开启动作,分解为掀盖相对于铰链连接件的旋转动作和铰链连接件相对于主体的上下 移动两个动作来实现,以将掀盖因开启过度所产生的形变应力经铰链连接件转换为掀盖与 主体的相对移动来予以消化,从而避免了掀盖因开启角度过大而产生的形变损坏。作为本技术铰链连接结构的一种改进,所述铰链连接件由一铰链构成,所述 铰链为一体成形的塑料连接件,其由板状铰接臂和位于铰接臂上端的铰接座两部分构成, 所述铰接座为带开口的环形结构,其上开设与掀盖的转轴可转动配合连接的孔,所述孔与 掀盖的转轴连接,所述孔的旋转中心线平面与铰接臂的对称轴线平面错开一定距离;所述 铰接臂的截面形状为上大下小的楔形,主体的滑槽为宽扁形凹槽,铰接臂置于滑槽内。所述 铰链连接结构,还包括设于主体滑槽的外壁上的第一凸块,和设于掀盖背面上与所述第一凸块相对应位置处的第二凸块,在掀盖的掀起角度大于一定角度时,所述第二凸块与第一凸块相抵,使所述铰链随掀盖的继续动作而发生相对滑槽的向上移动。所述铰接臂的下端采用类“m”的波纹形结构,在波纹形结构的起、止端设有引导铰接臂插入滑槽的夹爪。所述铰接座上靠近掀盖一侧的底端设有拨块。由于掀盖开启程度的限位结构采用凸轮结构来实现,简化了掀盖和主体上限位结构的设计,且易于生产加工的实现;另由于采用机械式的限位结构,使掀盖在频繁的开启使用中,能更稳定、准确地保持其开启位置。 作为本技术铰链连接结构的一种改进,所述铰链连接件由一铰链构成,所述铰链为一体成形的塑料连接件,其由板状铰接臂和位于铰接臂上端的铰接座两部分构成, 所述铰接座为带开口的环形结构,其上开设与掀盖的转轴可转动配合连接的孔,所述孔与掀盖的转轴铰接连接,所述孔的旋转中心线平面与铰接臂的对称轴线平面错开一定距离; 所述铰接臂的截面形状为上大下小的楔形,主体的滑槽为宽扁形凹槽,铰接臂置于滑槽内。 所述铰链连接件,还包括截面结构呈“J”形的卡扣和设于卡扣与滑槽底部之间的弹性元件, 其中,“J”形卡扣具有高侧壁和低侧壁,掀盖的内壁上增设有凸销,所述凸销抵于高侧壁的外壁;所述铰链连接件的铰接臂侧向伸出有凸台,所述凸台位于低侧壁上方;所述高侧壁上还设有第一卡勾,所述低侧壁上还设有第二卡勾,所述滑槽的两相对内壁上分别开设有第一孔和第二孔,在掀盖处于盖合和掀起角度小于一定角度时,所述第勾卡于第一孔内;在掀盖的掀起角度大于一定角度时,所述凸销随掀盖运动而顶推卡扣的高侧壁,以让卡扣的第一^^勾脱离滑槽的第一孔,进而,让弹性元件的弹力可使所述卡扣的第二卡勾沿滑槽第二孔的内壁移动;第二卡勾向上移动的行程终点位在第二孔的上端面。所述弹性元件为弹簧,所述弹簧一端连接卡扣,另一端连接滑槽底部。所述铰接臂的下端采用类“m”的波纹形结构,在波纹形结构的起、止端设有引导铰接臂插入滑槽的夹爪。所述铰接座上靠近掀盖一侧的底端设有拨块。由于掀盖开启程度的限位结构采用弹性限位结构来实现,简化了掀盖和主体的结构设计,且借助弹性元件所释放的作用力使掀盖的开启运动更顺畅、省力。作为本技术铰链连接结构的一种改进,所述铰接座上孔的旋转中心线平面与铰接臂的对称轴线平面所错开的一定距离取决于掀盖和主体的结构设计,以铰接座能顺畅地实现掀盖的旋转运动为基本要求,并需兼顾掀盖和主体结构的机械强度和外观设计。【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为现有扫描仪的掀盖与主体采用铰接连接的立体图。图2为现有扫描仪的铰接结构的局部放大立体图。图3为本技术铰链连接结构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图。图4为本技术铰链连接结构第一实施例的分解立体图。图5为本技术铰链连接结构第一实施例之铰链的左剖视图。图6为本技术铰链连接结构第一实施例在掀盖掀起角度小于一定角度时的参考图。图7为本技术铰链连接结构第一实施例在掀盖掀起角度大于一定角度时的参考图。图8为本技术铰链连接结构第二实施例的左剖视图,图示其位置关系在掀盖 掀起角度小于一定角度时。图9为本技术铰链连接结构第二实施例的左剖视图,图示其位置关系在掀盖 掀起角度大于一定角度时。图10为本技术铰链连接结构第三实施例的分解立体图。图11为本技术铰链连接结构第三实施例的左剖视图,图示其位置关系在掀 盖掀起角度小于一定角度时。图12为本技术铰链连接结构第三实施例的局部放大左剖视图,图示其位置 关系在掀盖掀起角度大于一定角度时。【具体实施方式】为叙述方便,下文中所称的“左”、“右”与附图本身的左、右方向一致,但并不对本 技术的结构起限定作用。请参阅图3和图4,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铰链连接结构,包括具有文件扫描 区域的主体10,通过铰链连接件20连接于主体10上的掀盖50,铰链连接件20与掀盖50 是分体的,掀盖50在远离掀起端50a的另一端50b上设有转轴51,主体10上相对掀盖转轴 51的位置处开设有供铰链连接件20收纳的滑槽11,铰链连接件20的上端与掀盖的转轴51 连接,铰链连接件20的下端置于主体的滑槽11内,在掀盖50的掀起角度小于一定角度时, 铰链连接件20的下端处于滑槽11内,在掀盖50的掀起角度大于一定角度时,掀盖50可使 铰链连接件20沿滑槽11内壁作上下移动,而不脱离滑槽11。由于铰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铰链连接结构,包括具有文件扫描区域的主体,通过铰链连接件连接于主体上的掀盖,其特征在于:所述铰链连接件与所述掀盖是分体的,所述掀盖在远离掀起端的另一端上设有转轴,所述主体上相对掀盖转轴的位置处开设有供铰链连接件收纳的滑槽,所述铰链连接件的上端与掀盖的转轴连接,所述铰链连接件的下端置于主体的滑槽内,在掀盖的掀起角度大于一定角度时,掀盖可使铰链连接件沿滑槽内壁作上下移动,而不脱离滑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铰链连接结构,包括具有文件扫描区域的主体,通过铰链连接件连接于主体上 的掀盖,其特征在于:所述铰链连接件与所述掀盖是分体的,所述掀盖在远离掀起端的另一 端上设有转轴,所述主体上相对掀盖转轴的位置处开设有供铰链连接件收纳的滑槽,所述 铰链连接件的上端与掀盖的转轴连接,所述铰链连接件的下端置于主体的滑槽内,在掀盖 的掀起角度大于一定角度时,掀盖可使铰链连接件沿滑槽内壁作上下移动,而不脱离滑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铰链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铰链连接件由一铰链构成, 所述铰链为一体成形的塑料连接件,其由板状铰接臂和位于铰接臂上端的铰接座两部分构 成,所述铰接座为带开口的环形结构,其上开设与掀盖的转轴可转动配合连接的孔,所述孔 与掀盖的转轴连接,所述孔的旋转中心线平面与铰接臂的对称轴线平面错开一定距离;所 述铰接臂的截面形状为上大下小的楔形,主体的滑槽为宽扁形凹槽,铰接臂置于滑槽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铰链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铰链连接结构,还包括设于 主体滑槽的外壁上的第一凸块,和设于掀盖背面上与所述第一凸块相对应位置处的第二凸 块,在掀盖的掀起角度大于一定角度时,所述第二凸块与第一凸块相抵,使所述铰链随掀盖 的继续动作而发生相对滑槽的向上移动。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铰链连接结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华生辛晓敏
申请(专利权)人:光宝电子广州有限公司光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