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马铃薯种植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699118 阅读:203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2-21 13: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马铃薯种植机,包括传动机构、机架、牵引架、地轮、圆盘开沟器、靴式开沟器、覆土器、种箱、补种种箱、补种座椅和播种装置,所述牵引架安装于机架的前端,机架的后方两侧连接地轮,两地轮之间连接地轮轴,机架的底部从前至后依次安装圆盘开沟器、靴式开沟器和覆土器,所述机架的上方从前至后依次安装肥箱、补种座椅和种箱,种箱的内部上方设有播种装置,补种种箱固定于种箱的一侧。该马铃薯种植机可以一次性完成开沟、施肥、播种、覆土等作业,必要时可进行补种,可有效降低漏播率、重播率以及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粒距合格率。(*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马铃薯种植机
本技术涉及一种马铃薯种植机,属于农业机械

技术介绍
现有的马铃薯种植机一般只设有盘式开沟器,盘式开沟器开沟不深,导致一部分种子无法发芽,造成浪费;有的种植机播种结构不良,无法准确的将种子放入沟内,因此造成种子的浪费。虽然现有的种植机结构简单,但其功能性较差,又浪费种子。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马铃薯种植机,其结构简单,使种子能够进入够深的沟内,种子也有可沿固定轨道进入沟内,不会浪费种子,同时其上固定有施肥的箱子,人可坐于其上,一边播种一边施肥,同步完成。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马铃薯种植机,种植机包括传动机构、机架、牵引架、地轮、圆盘开沟器、靴式开沟器、覆土器、种箱、补种种箱、补种座椅和播种装置,所述牵引架安装于机架的前端,机架的后方两侧连接地轮,两地轮之间连接地轮轴,机架的底部从前至后依次安装圆盘开沟器、靴式开沟器和覆土器,所述机架的上方从前至后依次安装肥箱、补种座椅和种箱,种箱的内部上方设有播种装置,补种种箱固定于种箱的一侧。进一步地,所述传动机构包括主传动轴主动链轮、主传动轴从动链轮、主传动轴、播种装置主动链轮、播种装置从动链轮、施肥装置主动链轮、施肥装置从动链轮、施肥装置从动轴、播种链、种杯和张紧轮,传动机构的主动轴为地轮轴,地轮轴的一侧设有主传动轴主动链轮,主传动轴上连接主传动轴从动链轮、播种装置主动链轮、施肥装置主动链轮,施肥装置从动轴连接施肥装置从动链轮,主传动轴主动链轮与主传动轴从动链轮采用链连接,播种装置主动链轮与播种装置从动链轮采用播种链连接,播种链上固定连接多个种杯,施肥装置主动链轮与施肥装置从动链轮采用链连接,施肥装置主动链轮与施肥装置从动链轮之间设有张紧轮。进一步地,所述施肥装置从动轴的轴端连接有施肥量调节手柄。进一步地,所述播种链的上端设有补种槽。进一步地,所述机架的后方设有一方形放置架。其工作原理如下:该机由拖拉机牵引工作,首先由圆盘式开沟器进行开沟,以降低靴式开沟器的开沟阻力,接着由靴式开沟器进行开沟,够深此时达到播种要求;开沟后,月巴箱下部的施肥装置将肥施到沟里,播种装置从种箱取种并将种播到开好的沟里;最后由覆土器进行覆土完成播种。本技术涉及的这种马铃薯种植机,该马铃薯种植机可以一次性完成开沟、施月巴、播种、覆土等作业,必要时可进行补种,可有效降低漏播率、重播率以及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粒距合格率;机器本身可以携带一定量的肥和种,工作范围较大,功能性强。【附图说明】图1-图3为本技术一种马铃薯种植机三维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一种马铃薯种植机的传动原理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3所示,种植机包括机架7、牵引架5、地轮3、圆盘开沟器1、靴式开沟器2、覆土器4、种箱8、补种种箱9、补种座椅10、肥箱6和播种装置11,播种装置包括补种槽24。如图4所示,传动机构包括主传动轴主动链轮15、主传动轴从动链轮17、主传动轴21、播种装置主动链轮22、播种装置从动链轮14、施肥装置主动链轮20、施肥装置从动链轮18、施肥装置从动轴23、施肥量调节手柄16、播种链13、种杯12和张紧轮19。开沟器为前后两个,前方圆盘式开沟器I开沟后可以缓解后方靴式开沟器2的开沟阻力,降低靴式开沟器2被损坏的可能性,两个开沟器的开沟深度都可调节。如遇到硬物时,圆盘式开沟器具有避障作用,靠其调节弹簧实现。后方的覆土器4高低可调,以满足不同农艺要求。播种装置11采用了交叉取种技术,即采用两条并排的播种链13,两条链上的种杯进行错位布置,以降低漏播率。播种链13后方和前方均有护壳,既可以保证种杯取种的精确性,尽可能为一杯一种,如果取种多后,其尺寸会大于护壳所容许的尺寸,此时护壳可以去掉多余种子,又可以将种子精确地播到开好的沟里;播种装置后侧链向前倾斜一定角度α,有利于提高粒距合格率。播种装置11上方有一水平段,有利于工作人员观察,缺种时可进行及时补种。为降低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特设置了补种座椅10,并且种箱8上挂接补种种箱,方便工作人员取种进行补种;播种装置前方护壳向上延伸一段,防止种子由于惯性掉到机外,照成浪费及漏种情况。机架7后方可以放置肥料和种子,以增加工作范围,降低工作人员劳动强度。地轮3同主传动轴主动链轮15相对固定,整机前进时,地轮3与地面接触进行滚动,通过主传动轴主动链轮15及链,带动主传动轴从动链轮17转动;主传动轴从动链轮17、播种装置主动链轮22和施肥装置主动链轮20三者相对固定,动力由主传动轴从动链轮17传至其他两个。播种装置主动链轮22作为播种链的动力输入,带动其进行播种作业;施肥装置主动链轮20作为施肥装置的动力输入,带动其进行施肥作业,施肥传动链的张紧程度由张紧轮19进行调节。主传动轴主动链轮15和主传动轴从动链轮17的传动比可调。此处各位两个,传动比为四种,如工作需要可增加或减少链轮,以增大或减小传动比的调节范围;两条播种链上的种杯错位布置,即交叉取种技术。本技术设计的这种马铃薯种植机,可以采用将链传动替换呈带传动。本技术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本申请范围的限制,凡是在本技术构思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本领域的专业人员能够作出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马铃薯种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种植机包括传动机构、机架、牵引架、地轮、圆盘开沟器、靴式开沟器、覆土器、种箱、补种种箱、补种座椅和播种装置,所述牵引架安装于机架的前端,机架的后方两侧连接地轮,两地轮之间连接地轮轴,机架的底部从前至后依次安装圆盘开沟器、靴式开沟器和覆土器,所述机架的上方从前至后依次安装肥箱、补种座椅和种箱,种箱的内部上方设有播种装置,补种种箱固定于种箱的一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马铃薯种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种植机包括传动机构、机架、牵引架、地轮、圆盘开沟器、靴式开沟器、覆土器、种箱、补种种箱、补种座椅和播种装置,所述牵引架安装于机架的前端,机架的后方两侧连接地轮,两地轮之间连接地轮轴,机架的底部从前至后依次安装圆盘开沟器、靴式开沟器和覆土器,所述机架的上方从前至后依次安装肥箱、补种座椅和种箱,种箱的内部上方设有播种装置,补种种箱固定于种箱的一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马铃薯种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包括主传动轴主动链轮、主传动轴从动链轮、主传动轴、播种装置主动链轮、播种装置从动链轮、施肥装置主动链轮、施肥装置从动链轮、施肥装置从动轴、播种链、种杯和张紧轮,传动机构的主动轴为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成松冯玉磊赵毅兵陈绍杰王丽红李景斌
申请(专利权)人:石河子开发区石大锐拓机械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