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郭飞玢专利>正文

可替换式二板射出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69908 阅读:2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替换式二板射出模具,包括利用螺丝(或插梢)将公模仁、承板与公模板、母模仁与母模板,直接进行更换或组立,配合该承板相对面的左、右边缘抵靠于模座一面的二间隔垫块之间以承受射出压力,达到可供使用者仅需更换公、母模仁即可节省购置开销,无需费时于重新制作上、下顶出板及模座、范本,并且节省模具存放所需空间等目的。(*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可替换式二板射出模具,尤其涉及一种仅需进行公、母模仁的制作及更换即可的射出模具。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的射出模具,主要由公范本、公模仁、模座、母模板、母模仁及固定侧组装板等六大部分组合而成,其中所述的公范本为直接整体金属线切割及NC成型,其中央部分则在上述制造过程中,挖空成型为一公模仁,而母范本与母模仁采用相同的制作手段成型,加上上述的公模板与模座二者同样被固定在一起成公模区块,同理该母模板与该固定侧组装板二者也是被固定成母模区块;根据上述设计,使用者在相关设备上,可将公模区块及母模区块相对排置,使得公模仁、母模仁彼此相对,使得热溶融状塑料能于该公模仁、母模仁所形成的空间中据以冷却成型。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市场上使用回馈信息并进一步分析,发现上述公模区块及母模区块相对排置,虽可快速获得射出成型的制品,但是使用者想生产另一样式的成品时,必须向开模业者重新制作一份全新的公模区块及母模区块,这样如果使用者想生产的成品种类过多时,则该使用者的购置成本支出势必高居不下,况且先前已购置的上、下顶出板及模座、模板等等将占据厂房空间,因此使用上述射出模具,仍有不足而有加以改良的必要。本技术专利技术人鉴于上述射出模具所存在的不足,悉心改良研究及锲而不舍的创作精神,终于研制出一种可替换式二板射出模具,以使射出模具的结构更加完美。因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径行购置并据以直接更换锁定于公-->范本的公模仁、承板,以及母范本的母模仁,达到可供使用者毋庸费时于重新订制上、下顶出板及各模座、各范本,故能节省购置开销以及存放所需空间的可替换式二板射出模具。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可替换式二板射出模具,其手段是于该母范本的中央具有一承接部,该承接部一面嵌设一母模仁;该公范本于中央设有一容置部,该容置部两面分别嵌设一公模仁、一承板,该承板相对面枢接相邻排列的上、下顶出板;以及该模座,一面设有对称平行的二间隔垫块,该二间隔垫块中央形成上、下支撑柱,该上、下顶出板安置于该上、下支撑柱之间,使得该承板相对面的左、右边缘抵靠于各该间隔垫块;因此,当实施时,使用者利用螺丝将公模仁、承板与公模板、母模仁与母模板,直接进行更换或组立,配合该承板相对面的左、右边缘抵靠于模座一面的二间隔垫块,以便于承受射出压力者。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本技术的射出模具,可在不变换现有射出模具及其相关设备的原则下,仅需购置不同种类的公、母模仁进行组立即可;2、本技术的射出模具,具有节省存放上、下顶出板及模座、范本所需的空间的优点;3、本技术的射出模具,可以为使用者节省重新开模设计制作的支出;4、本技术的射出模具,具有比现有射出模具功效增进的优点。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组合立体示意图;图2为依据图1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承板相对面的左、右边缘抵靠于各间隔垫块的示意图;图4为依据图1的纵向剖面视图;及图5为依据图4的局部放大的示意图。【主要组件符号说明】-->1公范本                  11容置部12贯孔                   13水孔14插孔                   2公模仁21螺孔                   22插孔3模座                    31间隔垫块311贯孔                  32上支撑柱33下支撑柱               4母范本41承接部                 42贯孔43水孔                   44感温棒置入孔45插孔                   5母模仁51螺孔                   52插孔6固定侧组装板            61轨道支撑柱8承板                    81上顶出板82下顶出板               83螺孔84插孔                   9螺丝A交接面积                B插梢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的实施例是为了进一步描述本技术而不是限制本技术。如图1所示,为本技术的组合立体示意图,其主要由固定侧组装板6、母模板4、公模板1以及模座3所组成,其中该模座3于其一面设有对称平行的二间隔垫块31,该二间隔垫块31中央形成上支撑柱32、下支撑柱33(可参见图2),又-->该间隔垫块31能够抵靠于该公范本1。如图2所示,为依据图1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其中本技术设有一公模板1,该公模板1于线切割及NC成型过程时,直接于其中央设有一容置部11,该容置部11两面分别嵌设一公模仁2、一承板8,该承板8相对面枢接相邻排列的上、下顶出板81、82;该公范本1,于边缘设有可供复数轨道支撑柱61穿设的贯孔12,又于旁侧设有水孔13或/和可栓入插梢B的插孔14;另外,该模座3,在其中的一面设有对称平行的二间隔垫块31,该间隔垫块31于上、下部位设有可供复数轨道支撑柱61穿设的贯孔311,该二间隔垫块31中央形成上、下支撑柱32、33,该上、下顶出板81、82安置于该上、下支撑柱32、33之间,使得该承板8相对面的左、右边缘于射出成型过程中可以抵靠于各该间隔垫块31的一部分;另外,该公模仁2,利用复数螺丝9与该承板8形成组立以完全缩入该容置部11,如利用复数根螺丝9将该承板8的螺丝孔83与该公模仁2边缘角落的螺孔21锁定;或者,由该公范本1其侧边所设的插孔14以置入插梢B的方式以固定该承板8、该公模仁2,使得该插梢B分别穿置于插孔14再进入插孔84、插孔22;另外,该母范本4,于边缘设有可供复数轨道支撑柱61穿设的贯孔42,又于旁侧设有水孔43、感温棒置入孔44或/和可栓入插梢B的插孔45;该固母范本4,于其中央具有一承接部41(可参见图4),该承接部41一面为凹陷可令一母模仁5嵌设,另一面则对应于一固定侧组装板6;另外,该母模仁5,利用复数根螺丝9将该母范本4的承接部41(参见图4)与该母模仁5边缘角落的螺孔51锁定;或者,由该母范本4其侧边插孔45以置入插梢B的方式固定该母模仁5,使得该插梢B穿置于插孔45再进入插孔52中;-->另外,该承板8,利用复数螺丝9组立并完全缩入于该公范本1的容置部11以形成齐平状态。如图4所示,为依据图1的纵向剖面视图,该交接面积A,所承受压力是以依公模板1、母模板4二者使用材质硬度在21kg/cm2~200kg/cm2范围为佳,以达到承受射出压力的作用;另外,该母模仁5容设于该母范本4的承接部41中。如图3所示,为本技术承板相对面的左、右边缘抵靠于各该间隔垫块的示意图,配合图5所示,为依据图4的局部放大的示意图,由此二图可知该间隔垫块31之间所形成宽度,小于该承板8的左右宽度,使得该承板8相对面与该间隔垫块31于相互抵靠时形成可承受射出压力的交接面积A。综合以上所述,本技术与现有的射出模具相比,可在不变换现有射出模具及其相关设备的原则下,仅需购置不同种类的公、母模仁进行组立即可,同时兼具节省存放上、下顶出板及模座、模板所需的空间及重新开模设计制作的支出,且功效增进的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替换式二板射出模具,包括有:一公范本,一面成型有一公模仁,另一面固接一模座;一母范本,一面成型有一母模仁;及一固定侧组装板,一面设有可穿设前述已排列的母模板、公模板及模座的复数轨道支撑柱;其特征在于: 该母范本,一面凹设一可组立一母模仁的承接部,另一面与该固定侧组装板对应; 该公范本中央设有一容置部,该容置部两面分别嵌设一公模仁、一承板,该承板相对面枢接相邻排列的上、下顶出板;以及 该模座,一面设有对称平行的二间隔垫块,该二间隔垫块中央形成上、下支撑柱,该上、下顶出板安置于该上、下支撑柱之间,使得该承板相对面的左、右边缘抵靠于各该间隔垫块。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替换式二板射出模具,包括有:一公范本,一面成型有一公模仁,另一面固接一模座;一母范本,一面成型有一母模仁;及一固定侧组装板,一面设有可穿设前述已排列的母模板、公模板及模座的复数轨道支撑柱;其特征在于:该母范本,一面凹设一可组立一母模仁的承接部,另一面与该固定侧组装板对应;该公范本中央设有一容置部,该容置部两面分别嵌设一公模仁、一承板,该承板相对面枢接相邻排列的上、下顶出板;以及该模座,一面设有对称平行的二间隔垫块,该二间隔垫块中央形成上、下支撑柱,该上、下顶出板安置于该上、下支撑柱之间,使得该承板相对面的左、右边缘抵靠于各该间隔垫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替换式二板射出模具,其中,所述的承板是利用复数螺丝组立并完全缩入于该公范本的容置部,或/和于旁侧设有可置入插梢的插孔。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替换式二板射出模具,其中,所述的公模仁是利用复数螺丝与该承板形成组立以完全缩入该容置部,或/和于旁侧设有可置入插梢的插孔。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替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芝贤
申请(专利权)人:郭飞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