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辊的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9698236 阅读:1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2-21 08:1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玻璃辊的制造方法,其包括:通过下拉法而连续成形出玻璃膜(G)并同时搬运该玻璃膜(G)的成形工序(S1);在成形工序(S1)的搬运路径的下游端将保护膜(F1)与玻璃膜(G)重叠并卷取成辊卷状,由此来制造原始玻璃辊(14)的临时卷取工序(S3);以及从原始玻璃辊(14)卷出玻璃膜(G)并同时将该玻璃膜(G)向下游侧搬运,并且,在该搬运路径的下游端将保护膜(F2)与玻璃膜(G)重叠并重新卷绕成辊卷状,由此来制造玻璃辊(16)的正式卷取工序(S4)。并且,使在正式卷取工序(S4)中作用于玻璃膜(G)的卷取方向的张力比在临时卷取工序(S3)中作用于玻璃膜(G)的卷取方向的张力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通过将由下拉法成形出的玻璃膜呈辊卷状卷取而成的玻璃辊的制造技术的改良。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近年来的影像显示装置中,以液晶显示器、等离子体显示器、有机EL显示器等为代表的平板显示器(FPD)成为主流。这些Fro的基板使用玻璃基板以确保气密性、平坦性、耐热性、透光性、绝缘性等各种要求特性。用于该FPD中的玻璃基板从轻量化的观点出发目前正在日趋薄板化。尤其是在有机EL显示器等FPD中,由于还考虑使显示画面弯曲来使用的用途,因此要求玻璃基板的薄板化以赋予挠性。另外,有机EL 不仅用于通过TFT使微细的三原色闪烁的显示器用途,还可以仅通过单色(例如白色)发光而逐渐被用作室内照明的光源等平面光源。就有机EL的照明装置来说,若玻璃基板具有挠性,则能够使发光面自由地变形,具有使用用途大幅扩展的优点。因此,就用于这种照明装置中的玻璃基板而言,从确保充分的挠性的观点出发,也在逐步推进薄板化。此外,触控面板通过用人的手指等擦蹭表面来操作,因此为了确保表面的牢固性而多使用玻璃基板。伴随着搭载有这种触控面板的移动终端的普及,对触控面板用的玻璃基板也要求薄板化以实现轻量化。并且,受到这样的薄板化的要求,而开发出实现了薄板化至膜状(例如,厚度为300 μ m以下)的玻璃膜。该玻璃膜由于具有适度的挠性,因此有时与保护膜重叠而一起绕着卷芯卷取成辊卷状、以所谓的玻璃辊的状态收容(例如参照专利文献I)。这样的话,玻璃膜的收容空间大幅减小,因此能够实现运输效率的提高。而且,能够利用辊到辊(Roll toRoll)装置,对从上游侧的玻璃辊卷出的玻璃膜连续地实施切断或成膜等各种处理,能够实现生广效率的大幅提闻。在先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0-132350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然而,玻璃膜多通过下拉法成形。因此,在要以玻璃辊的状态收容时,需要将从执行下拉法的成形体连续成形出的玻璃膜直接绕着卷芯卷取。然而,这种情况下,在卷取时对玻璃膜过度施加张力(例如,对宽度Im的玻璃膜施加100N左右的张力)的话,则过度的张力会作用于成形体附近的软化状态的玻璃膜,导致玻璃膜的厚度变得不稳定,或者产生翘曲、波纹,有时还会产生在成形体的下方部发生断裂这样致命的问题。因此,在实际应用上难以对玻璃膜施加充分的张力来进行卷取,从而由于例如卷取好的玻璃膜在事后沿着宽度方向移动等因素而容易产生卷绕错动。而且,若对玻璃膜未施加适度的张力来进行卷取,则在玻璃辊的状态下,玻璃膜从卷芯浮起,在玻璃膜的相互之间会形成不当的间隙。并且,若这样在玻璃膜产生卷绕错动或浮起(径向间隙),则玻璃膜变得容易破损,导致处理非常麻烦。而且,这种情况下,由于玻璃膜成为不规则地卷取的状态,因此玻璃辊的外观也变得非常差,也成为使产品价值下降的主要原因。鉴于以上的实际情况,本专利技术的技术课题是:在将通过下拉法而连续成形的玻璃膜以玻璃辊的状态收容时,尽可能地减少该玻璃辊中包含的玻璃膜产生卷绕错动或浮起的情况。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为了解决上述的课题而提出的第一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其特征在于,包括:通过执行下拉法的成形装置而连续地成形出玻璃膜并同时将该玻璃膜向下游侧搬运的成形工序;在所述成形工序的搬运路径的下游端将第一保护膜与所述玻璃膜重叠并卷取成辊卷状,由此来制造原始玻璃辊的第一卷取工序;以及从所述原始玻璃辊卷出所述玻璃膜并同时将该玻璃膜向下游侧搬运,并且,在该搬运路径的下游端将第二保护膜与所述玻璃膜重叠并重新卷绕成辊卷状,由此来制造玻璃辊的第二卷取工序,使在所述第二卷取工序中作用于所述玻璃膜的卷取方向的张力比在所述第一卷取工序中作用于所述玻璃膜的张力大。根据这样的方法,在第一卷取工序中卷取后的玻璃膜在第二卷取工序中,在沿着卷取方向(玻璃膜的搬运方向)作用有比第一卷取工序大的张力的状态下重新卷绕。因此,在将由成形装置成形出的玻璃膜直接卷取的第一卷取工序中,无需对玻璃膜过度地施加张力进行卷取。此外,在第一卷取工序中,只要在不会造成由成形装置成形的玻璃膜的厚度不当地变动等恶劣影响的范围内使张力作用于玻璃膜即可,其结果是,即使假设玻璃膜发生了卷绕错动或浮起,也能够在第二卷取工序中进行修正。即,在第二卷取工序中,即便使大的张力作用于玻璃膜,也不会对玻璃膜的成`形造成恶劣影响,因此能够一边对玻璃膜赋予不会发生卷绕错动或浮起这种程度的充分的张力一边将玻璃膜重新卷绕,由此来制造玻璃辊。在上述的方法中,优选的是,在所述第一卷取工序中,使作用于所述第一保护膜的卷取方向的张力比作用于所述玻璃膜的卷取方向的张力大。这样的话,即便不直接使大的张力作用于玻璃膜,也能够通过第一保护膜来压制住玻璃膜的移动。即,能够得到与直接使张力作用于玻璃膜的情况同等的效果。因此,能够将在第一卷取工序中产生的玻璃膜的卷绕错动或浮起抑制在最小限度的范围内。而且,在原始玻璃辊的状态下,玻璃膜由第一保护膜可靠地压紧,因此在第二卷取工序中从原始玻璃辊卷出玻璃膜时,不易发生原始玻璃辊中的玻璃膜不当地卷紧(卷,締* 3 )这样的事态。需要说明的是,若玻璃膜卷紧,则会在玻璃膜与保护膜之间发生相互擦蹭,因此可能在玻璃膜的表面形成微小伤痕。在上述的方法中,优选的是,在所述第二卷取工序中,使作用于所述玻璃膜的卷取方向的张力比作用于所述第二保护膜的卷取方向的张力大。这样的话,在通过第二卷取工序制造的玻璃辊、即作为成品的玻璃辊中,能够通过作用于玻璃膜自身的张力来可靠地防止玻璃膜事后发生卷绕错动或浮起这样的事态。此外,玻璃膜没有由第二保护膜强制压紧来矫正,因此不易在玻璃膜上作用不当的应力,从而能维持稳定的捆包状态。在上述的方法中,优选的是,在所述第二卷取工序中,仅对所述玻璃膜的一侧的表面进行接触支承并同时进行搬运。这样的话,玻璃膜的另一侧的表面成为非接触面。因此,不易在该成为非接触面的玻璃膜的表面形成搬运所引起的微小伤痕。因此,在由该玻璃膜来制作有机EL显示器等FH)用的玻璃基板时,若在玻璃膜的非接触面这一侧形成元件或配线,则不易发生由微小伤痕引起的元件或配线的形成不良,能够提供可靠性高的FPD。在上述的方法中,优选的是,在所述第二卷取工序中,以所述玻璃膜的所述接触支承面位于所述玻璃辊的内周面侧的方式进行卷取。这样的话,即使假设在玻璃膜的接触支承面产生了微小伤痕,由于以该接触支承面位于玻璃辊的内周面侧的方式进行卷取,因此仅压缩应力作用于接触支承面。因此,即使在接触支承面产生微小伤痕,使该微小伤痕发展那样的力也难以发挥作用。换言之,由于实质上没有微小伤痕的非接触面位于使微小伤痕发展那样的力所作用的玻璃膜的外周面侧的面,因此能够可靠地减少玻璃膜的破损。在上述的方法中,可以在所述第一卷取工序和所述第二卷取工序的至少一方,利用激光切断将所述玻璃膜切断成规定的宽度之后进行卷取。在此,激光切断包括激光割断及激光熔断。激光割断是利用通过激光的加热作用所引起的膨胀和冷媒的冷却作用所引起的收缩而产生的热应力,使初始裂纹发展而将玻璃膜切断的方法。另一方面,激光熔断是向通过基于激光能量的加热使玻璃软化、熔融的部分喷射高压气体来进行切断的方法。这样的话,在例如通过溢流下拉法而成形出玻璃膜等情况下,可以将玻璃膜的宽度方向两端部形成的相对厚壁的非有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玻璃辊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通过执行下拉法的成形装置而连续地成形出玻璃膜并同时将该玻璃膜向下游侧搬运的成形工序;在所述成形工序的搬运路径的下游端将第一保护膜与所述玻璃膜重叠并卷取成辊卷状,由此来制造原始玻璃辊的第一卷取工序;以及从所述原始玻璃辊卷出所述玻璃膜并同时将该玻璃膜向下游侧搬运,并且,在该搬运路径的下游端将第二保护膜与所述玻璃膜重叠并重新卷绕成辊卷状,由此来制造玻璃辊的第二卷取工序,使在所述第二卷取工序中作用于所述玻璃膜的卷取方向的张力比在所述第一卷取工序中作用于所述玻璃膜的张力大。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1.06.30 JP 2011-1461231.一种玻璃辊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包括: 通过执行下拉法的成形装置而连续地成形出玻璃膜并同时将该玻璃膜向下游侧搬运的成形工序; 在所述成形工序的搬运路径的下游端将第一保护膜与所述玻璃膜重叠并卷取成辊卷状,由此来制造原始玻璃辊的第一卷取工序;以及 从所述原始玻璃辊卷出所述玻璃膜并同时将该玻璃膜向下游侧搬运,并且,在该搬运路径的下游端将第二保护膜与所述玻璃膜重叠并重新卷绕成辊卷状,由此来制造玻璃辊的第二卷取工序, 使在所述第二卷取工序中作用于所述玻璃膜的卷取方向的张力比在所述第一卷取工序中作用于所述玻璃膜的张力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辊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卷取工序中,使作用于所述第一保护膜的卷取方向的张力比作用于所述玻璃膜的卷取方向的张力大。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玻璃辊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二卷取工序中,使作用于所述玻璃膜的卷取方向的张力比作用于所述第二保护膜的卷取方向的张力大。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玻璃辊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二卷取工序中,仅对所述玻璃膜的一侧的表面进行接触支承并同时进行搬运。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玻璃辊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二卷取工序中,以所述玻璃膜的所述接触支承面位于所述玻璃辊的内周面侧的方式进行卷取。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玻璃辊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卷取工序和所述第二卷取工序的至少一方,利用激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鉴继薰梅村博通江田道治寺西妥夫长谷川义德森浩一森弘树
申请(专利权)人:日本电气硝子株式会社
类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