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电池的恢复效应延长电子装置使用时间的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9696090 阅读:91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2-21 03:4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利用电池的恢复效应延长电子装置使用时间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步骤一,设定电子装置的电池恢复效应触发时间;步骤二,监测电子装置的电流、电压及放电时间;步骤三,判断电子装置的电池工作在大电流状态的时间是否大于设定的电池恢复效应触发时间;若是,查询电子装置中正在运行的应用程序;步骤四,判断电子装置中是否存有在挂起状态的应用程序,若是,关闭所述在挂起状态的应用程序。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电子装置工作策略的改变,使电子装置的工作方式更多的利用电池可提供的电量,从而使电子装置从充电完毕到耗尽电池电量的时间增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移动通信领域,涉及一种延长电子装置使用时间的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
技术介绍
随着信息领域以及电子制造技术的迅速发展,电子装置的性能有着快速的提高。为了获得更好的用户体验,电子装置的CPU频率越来越高,内存越来越大,屏幕越来越大,色彩越来越艳丽。然而,这些性能的提升带来的是电子装置用电量的增加。例如,电子装置中的手机,一个主流的智能触屏手机的待机时间一般不超过两天,如果使用较为频繁的话,几个小时,手机的电量就会消耗殆尽,给用户带来非常多的不便。为了解决这个棘手的问题,一方面,在电池技术上,相关人员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是由于体积和成本的限制,应用在电子装置上的电池电量增加速度非常缓慢,例如从2005年到2011年MWC年度最佳手机的电池电量仅仅从880mAh增加到了 1420mAh,与智能手机耗电速度飞速增加相比,电池容量的增长是远远不够的。另一方面,电子装置电量优化也有了大量的研究,例如智能调整手机的屏幕亮度与CPU频率,制定更加节能的通信方式如:802.11标准的Power Save Mode (PSM)等等。但是这些优化并没有改变电子装置耗电速度飞速增加的事实。之前的这些技术仅仅局限于电池本身或者电子装置内部功能算法本身,并没有把两者结合起来。实际上,电池在使用过程中有着自己的特点,研究表明,不同的使用方法可以导致电池可供电量30%的差异。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电子装置待机时间较短的问题。所述包括:所述方法包括:步骤一,设定电子装置的电池恢复效应触发时间;步骤二,监测电子装置的电流、电压及放电时间;步骤三,判断电子装置的电池工作在大电流状态的时间是否大于设定的电池恢复效应触发时间;若是,查询电子装置中正在运行的应用程序;步骤四,判断电子装置中是否存有在挂起状态的应用程序,若是,关闭所述在挂起状态的应用程序。优选地,于所述步骤三还包括:判断电子装置电池工作在大电流状态的时间是否大于设定的电池恢复效应触发时间,若否,则继续监测电子装置的电流、电压及放电时间。优选地,于所述步骤四还包括:判断电子装置中是否存有在挂起状态的应用程序,若否,则继续监测电子装置的电流、电压及放电时间。优选地,于所述步骤四还包括:判断电子装置中是否存在非实时数据传输的应用程序,若是,则关闭该非实时数据传输的应用程序,若否,继续监控电子装置的电流、电压及放电时间。优选地,于所述步骤一中,设定电子装置电池恢复效应触发时间为Is或5s。如上所述,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有效地延长了电子装置的工作时间。【附图说明】图1显示为本专利技术的利用电池的恢复效应延长手机使用时间的方法中手机电池恢复效应与放电时间的关系不意图。图2显示为本专利技术的利用电池的恢复效应延长手机使用时间的方法中手机电池恢复效应与放电电流的关系示意图。图3显示为本专利技术的利用电池的恢复效应延长手机使用时间的方法中手机电池恢复效应与放电电压段的关系示意图。图4显示为本专利技术的利用电池的恢复效应延长手机使用时间的方法的方法流程示意图。图5显示为本专利技术的利用电池的恢复效应延长手机使用时间的方法的操作流程示意图。图6显示为本专利技术的利用电池的恢复效应延长手机使用时间的方法的测试结果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专利技术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专利技术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请参阅附图。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所提供的图示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基本构想,遂图式中仅显示与本专利技术中有关的组件而非按照实际实施时的组件数目、形状及尺寸绘制,其实际实施时各组件的型态、数量及比例可为一种随意的改变,且其组件布局型态也可能更为复杂。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本专利技术首先研究了电子装置电池放电的一个典型效应——电池恢复效应,即电池从大电流放电状态转变到停止放电状态或者小电流放电状态,电池的电量会有一定程度的恢复提升,然后提出了 一种电池工作状态感知的电子装置节能方法,通过使用电池工作状态感知的电子装置节能方法,能够有效的延长电子装置的工作时间。测试证明通过该种方法,在连续在线音乐播放的情景下,电子装置使用时间有10%的增益。并且这种方法只是改变了电子装置的工作模式,由于考虑到了当时电子装置的缓存等状态,用户体验几乎没有受到影响。因此该方法能够在不损害用户体验的情况下,实现电子装置从充电完毕到电池耗完电的使用时间增加。本实施例以电子装置中的手机为例,将手机电池恢复效应与手机工作策略相结合,并将手机电池恢复效应应用到手机中对实时性要求不高的业务中以增加手机的使用时间。首先搭建手机电池测试平台以便研究手机电池恢复效应与放电参数的关系,其中,所述放电参数包括放电时间、放电电流、放电电压段。通过电池恢复效应与放电参数的测试结果,可以得到电池恢复效率所遵循的三条规律:(I)、电池恢复效应与放电时间的关系,如图1所示,电池放电时间越长,电池恢复量越高,也就是说电池长时间持续放电会削弱电池的恢复效率。(2)、电池恢复效应与放电电流的关系,如图2所示,电池放电电流越高,电池恢复量越高,也就是说过高的电流会削弱电池的恢复效率。(3)、电池恢复效应于放电电压段的关系,如图3所示,电池放电电压段过高或过低,电池恢复效率都很低,但是在电池的中间电压段,电池的恢复效率最高。根据以上三条规律,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利用电池的恢复效应延长手机使用时间的方法,如图4所示,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首先执行步骤S10,设定手机电池恢复效应触发时间;于本实施例中,设定手机电池恢复效应触发时间为Is或5s。接着执行步骤S11。在步骤Sll中,实时监测手机的电流、电压及放电时间;于本实施例中,即在设定手机电池恢复效应触发时间为Is或5s时,实时监测手机电池的电流、电压及放电时间。接着执行步骤S12。在步骤S12中,判断手机电池工作在大电流状态的时间是否大于设定的电池恢复效应触发时间;若是,则执行步骤S13 ;若否,则返回步骤S11,继续监控手机电流、电压及放电时间。在步骤S13中,查询手机中正在运行的应用程序。接着执行步骤S14。在步骤S14中,判断电子装置中是否存有在挂起状态的应用程序,若是,则执行步骤S15 ;若否,则返回步骤S11,继续监控手机的电流、电压及放电时间。于本实施例中,步骤S14中的判断是根据手机当前的通信环境以及缓存状态的。在步骤S15中,关闭所述在挂起状态的应用程序。接着执行步骤S16。在步骤S16中,判断手机中是否存在非实时数据传输的应用程序,若是,则执行步骤S17 ;若否,则返回步骤S11,继续监控手机的电流、电压及放电时间。于本实施例中,步骤S16中的非实时数据传输的应用程序,即对时延要求极低,如FTP、HTTP等业务,对于此类型的业务需要严格保证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在步骤S17中,关闭该非实时数据传输的应用程序,所述方法可避免手机电池长时间工作在大电流状态下,以便提高手机电池的恢复效率。本实施例将所述方法应用于手机播放在线音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利用电池的恢复效应延长电子装置使用时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步骤一,设定电子装置的电池恢复效应触发时间;步骤二,监测电子装置的电流、电压及放电时间;步骤三,判断电子装置的电池工作在大电流状态的时间是否大于设定的电池恢复效应触发时间;若是,查询电子装置中正在运行的应用程序;步骤四,判断电子装置中是否存有在挂起状态的应用程序,若是,关闭所述在挂起状态的应用程序。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利用电池的恢复效应延长电子装置使用时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一,设定电子装置的电池恢复效应触发时间; 步骤二,监测电子装置的电流、电压及放电时间; 步骤三,判断电子装置的电池工作在大电流状态的时间是否大于设定的电池恢复效应触发时间;若是,查询电子装置中正在运行的应用程序; 步骤四,判断电子装置中是否存有在挂起状态的应用程序,若是,关闭所述在挂起状态的应用程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电池的恢复效应延长电子装置使用时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于所述步骤三还包括:判断电子装置电池工作在大电流状态的时间是否大于设定的电池恢复效应触发时间,若否,则继续监测电子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坤杨旸张武雄许辉赵成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无线通信研究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