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动车在洗车线上的自主行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694288 阅读:95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2-21 00:00
本发明专利技术要提高机动车在洗车线上行驶时的舒适性和安全性。为此,提出一种使机动车(1)在洗车线(2)内自主行驶的方法和一种相应的洗车线。机动车的车辆位置和车辆定向通过洗车线(2)的传感器技术装备(3至5和10至15)来确定并且被传输给机动车(1)。为此,可以实现机动车的自动驶入和在洗车线中的继续行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机动车在洗车线上的自主行驶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使机动车在洗车线上自主行驶的方法。另外,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洗车线,该洗车线设计成使车辆在其上自主行驶。
技术介绍
用于机动车的洗车线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这是因为能够在比较短的时间里从外部彻底自动清洁机动车。此时,驾驶员本人无需插手清洁过程。存在着各种各样的洗车线。在一种洗车线中,车辆驾驶员驾车驶入洗车线,驻停车辆,在必要时离开车辆,清洗过程和随后的干燥过程开始,在结束时驾驶员又驾车驶离洗车线。在另一种洗车线中,用拖链将车辆自动地从清洗室拉入干燥室,其中该车辆必须处于空档。在又一种洗车线中,驾驶员须在清洗过程之后从清洗室驾车驶入干燥室。在所有这些情况下,驾驶员都必须很准确地将机动车驶入洗车线中的固定预设的清洗位置。大多数情况下为此设有限位轨,其限制车辆的侧向位置。在行驶方向上,一个光学信号通常表示到达了正确的清洗位置。在必要时必须略微倒车。某些情况下,如上所述,还需要驾驶员进一步驾车从清洗室内的清洗位置驶入干燥室内的干燥位置。为此,驾驶员也必须遵循很窄的廊道并准确驶入已确定的位置。在洗车线上的这种行驶对于大多数驾驶员来说至少是不舒适的,一些人也做不到。在出版文献DE102005058826A1中描述了,对于车辆和车辆系统已知了用于驾驶员辅助系统和甚至用于自主驾驶系统的许多解决方案。常见的装置采用GPS系统、脉冲收发机-1D或者其它传感器系统,用以确定位置和/或用以避免与其它车辆碰撞。为了为自主运动系统可靠地确定位置,示出用于车辆的导航系统和方法,其具有用于在世界坐标系中确定N个独立的车辆所在位置数据组的N个独立传感器装置和一分析装置,该分析装置通过程序技术或电路技术被构造用于将N个车辆所在位置数据组关联起来以形成结果-所在位置数据组。由此,可以设定并可靠遵守与安全相关的用于相对于固定不动的已知装置如路灯、建筑物入口、洗车线、加油站等巡航、驶入、行驶通过和停车入位的规定条件。DE10322765A1公开了一种自动化运输站。DE102004009465A1公开了一种用于挂车组合系统的控制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设计使得机动车较舒适地在洗车线上行驶。根据本专利技术,该目的通过一种使机动车在洗车线上自主行驶的方法来实现,其做法是,通过被集成/内置到洗车线中的探测装置检测机动车在洗车线中或洗车线上的车辆位置和车辆定向并产生相应的第一数据,将第一数据从洗车线传输至机动车,车辆根据所传输的第一数据自动驶入洗车线,在机动车清洗过程中在预先规定的工作步骤后将第二数据从洗车线传输至机动车,根据第二数据自动控制该机动车在洗车线上继续行驶或驶离洗车线。另外,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洗车线,其设计用于让机动车在其上自主行驶,该洗车线包括用于检测机动车在洗车线中或洗车线上的车辆位置和车辆定向并产生相应的第一数据的探测装置,用于将第一数据从探测装置传输至机动车以及用于在机动车清洗过程中在预先规定的工作步骤后将第二数据从洗车线传输至机动车的传输装置,其中第一数据使得机动车能够自动驶入洗车线,第二数据被设计用于引发机动车在洗车线内自动地继续行驶或驶离洗车线。洗车线向其周边发送关于洗车线的身份和/或类型及其准确位置的身份识别信号(声纳脉冲)。如果机动车接收到该身份识别信号,则驾驶员可被相应告知洗车线可供自主行驶的可能性。如果需要,则车辆自动行驶、半自动行驶或被手动驾驶至洗车线入口。因此,可以通过有利的方式使机动车全自动地驶入洗车线,在清洗过程中和必要时的干燥过程中留在那里并且随后又全自动地前行或倒车离开洗车线。这种全自动行驶可被称为在洗车线内的自主行驶,在这里,驾驶员或是离开车辆而让车辆在没有驾驶员的情况下自己行驶,或是驾驶员就坐在那里而让车自己行驶。另外,本专利技术方法和本专利技术洗车线的一个特殊优点是,关于车辆,在洗车线内自主行驶的成本与通过车辆内部传感器技术装备来控制自主行驶的情况相比要低。另外,可以通过在洗车线内安置传感器技术装备而减轻车辆重量,这是因为可以省掉相应的传感器。车辆位置和/或车辆定向的检测可基于超声波、雷达或激光来进行。这样的传感器系统的特点是其精度高。作为替代或补充,车辆位置和/或车辆定向的检测可以基于摄像机图像、电容式测量或电感式测量/感应式测量来进行。这样的传感器系统的特点是它尤其是在洗车线内也很可靠。第一数据和/或第二数据从洗车线至车辆的传输优选以无线方式进行。为此,可以无需高材料成本地在洗车线之前和在洗车线之后便也已建立车辆和洗车线之间的通信。尤其是,第一数据和/或第二数据的传输可通过蓝牙或WLAN进行。但也可以采用其它的标准传输方法。在所有这些情况下都无须提供专用通信接口,而是倒不如说是可以利用标准通讯方法。在一种实施形式中,机动车可在驶入洗车线后占据清洗位置并且在继续行驶时被置入洗车线中的干燥位置。车辆此时优选从洗车线获得一行驶信号,该行驶信号触发该继续行驶。这例如在洗车线由清洗室和干燥室构成且机动车应在清洗后无需驾驶员干预地从清洗室内的清洗位置自动移动至干燥室内的干燥位置时是有利的。或者,所述继续行驶也可以是驶离洗车线。因此,本专利技术的方法也可以被用于仅具有唯一的用于清洗和干燥的空间的洗车线。有利的是,机动车驾驶员在自动驶离洗车线后被自动通知该驶离。这尤其在机动车驾驶员在驶入洗车线之前已下车且车辆在无驾驶员的情况下自主行驶经过洗车线时是有利的。驾驶员无须呆在洗车线旁边,而是也可以在例如位于逗留室或饭店内的显示屏上或者也例如在手机或其它移动输出装置上接收该消息。还有利的是,在自动驶入洗车线之前向车内驾驶员表明自主行驶的可能性。由此,驾驶员可以确认洗车线和车辆之间的通信正常运行并且他/她可以毫不犹豫地切换到全自动模式或自主模式。上述的方法特征在必要时也可以利用在所要求保护的洗车线中的相应设计的装置来实现。【附图说明】现在将结合附图来详述本专利技术,其中:图1示意示出本专利技术的方法过程;以及图2是可供自主行驶的洗车线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详细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形式。在这里,机动车驶入或行驶通过洗车线是以自主方式进行的。就是说,驾驶员能离开车辆并且机动车且尤其是轿车全自动地行驶通过该洗车线。或者,驾驶员也可以坐在机动车里并且让车辆自动行驶通过洗车线。在这里,洗车线是指任何类型的、在其中机动车被清洗和必要时被干燥的洗车设备。如上所述,车辆在清洗过程和可能的干燥过程中静止不动的洗车线、车辆在清洗过程和/或干燥过程中始终在运动的洗车线或者机动车只在清洗后从清洗位置驶入干燥位置的洗车线都属于此。一般而言,本专利技术的方法也可以被用在车辆须在内行驶的其它洗车线上。在图1的例子中,驾驶员将待清洗的机动车I驾驶到洗车线2 (也参见图2)上。可选地,洗车线向其周边发送关于洗车线的身份和/或类型及其准确位置的身份识别信号(声纳脉冲)。若机动车I接收到该身份识别信号,则驾驶员可被相应告知洗车线可供自主行驶的可能性。如果需要,车辆I自动行驶、半自动行驶或被手动驾驶到洗车线入口。无论行驶到洗车线前是自动、半自动或是手动进行的,都必须在切换至自主模式之前发信号告知驾驶员到底何时可以在洗车线中/洗车线上实现自主行驶或者说全自动行驶。一旦可以自主行驶了,驾驶员就可以启动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使机动车(1)在洗车线(2)中自主行驶的方法,所述方法具有以下步骤:?通过被集成到洗车线中的探测装置在产生相应的第一数据的情况下检测机动车在洗车线中或洗车线上的车辆位置和车辆定向,?将第一数据从洗车线传输给机动车,?根据所传输的第一数据使机动车自动驶入(S2)所述洗车线,?在机动车清洗过程中在预先规定的工作步骤(S4、S5)之后将第二数据从洗车线传输给机动车,?根据第二数据自动控制机动车在洗车线中的继续行驶(S6、S8)或者从洗车线的驶离,其特征在于,所述洗车线(2)向该洗车线的周边发送关于洗车线(2)的身份和/或类型及其准确位置的身份识别信号(声纳脉冲)。

【技术特征摘要】
2012.08.14 DE 102012016039.91.一种用于使机动车(I)在洗车线(2)中自主行驶的方法,所述方法具有以下步骤: -通过被集成到洗车线中的探测装置在产生相应的第一数据的情况下检测机动车在洗车线中或洗车线上的车辆位置和车辆定向, -将第一数据从洗车线传输给机动车, -根据所传输的第一数据使机动车自动驶入(S2)所述洗车线, -在机动车清洗过程中在预先规定的工作步骤(S4、S5)之后将第二数据从洗车线传输给机动车, -根据第二数据自动控制机动车在洗车线中的继续行驶(S6、S8)或者从洗车线的驶离, 其特征在于,所述洗车线(2)向该洗车线的周边发送关于洗车线(2)的身份和/或类型及其准确位置的身份识别信号(声纳脉冲)。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车辆位置和/或车辆定向的检测基于超声波、雷达或激光来进行。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车辆位置和/或车辆定向的检测基于摄像机图像、电容式测量或电感式测量来进行。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数据和/或第二数据从洗车线(2 )至机动车(I)的传输以无线方式进行。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通过蓝牙或WLAN进行。6.根据前述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M·施塔德勒
申请(专利权)人:奥迪股份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