侧入式背光模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692862 阅读: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2-20 20:2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侧入式背光模组,包括:背板(2)、安装于背板(2)内的背光源(4)、及安装于背板(2)内的导光板(6),所述背光源(4)包括电路板(42)、安装并电性连接电路板(42)的数个LED灯(44)、安装于电路板(42)上且位于LED灯(44)之间的数个散热竖片(46)及垂直连接散热竖片(46)的散热横片(48),所述散热横片(48)安装于所述背板(2)上。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侧入式背光模组,通过在背光源的电路板上设散热竖片,在背板的底板上设置散热竖片,并将散热横片与散热竖片连接在一起,有效提高散热效果,且,所述散热竖片设置于LED灯之间,且与LED灯位于电路板的同侧,进一步地提高散热效果,提升了侧入式背光模组的品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侧入式背光模组
本专利技术涉及平面显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侧入式背光模组。
技术介绍
液晶显示装置(Liquid Crystal Display, LCD)具有机身薄、省电、无福射等众多优点,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如移动电话、个人数字助理(PDA)、数字相机、计算机屏幕或笔记本电脑屏幕等。现有市场上的液晶显示装置大部分为背光型液晶显示装置,其包括壳体、设于壳体内的液晶面板及设于壳体内的背光模组(Backlight module)o传统的液晶面板的结构是由一彩色滤光片基板(Color Filter)、一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Thin Film TransistorArray Substrate, TFT Array Substrate)以及一配置于两基板间的液晶层(LiquidCrystal Layer)所构成,其工作原理是通过在两片玻璃基板上施加驱动电压来控制液晶层的液晶分子的旋转,将背光模组的光线折射出来产生画面。由于液晶面板本身不发光,需要借由背光模组提供的光源来正常显示影像,因此,背光模组成为液晶显示装置的关键组件之一。背光模组依照光源入射位置的不同分成侧入式背光模组与直下式背光模组两种。直下式背光模组是将发光光源例如阴极萤光灯管(Cold Cathode Fluorescent Lamp, CCFL)或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LED)设置在液晶面板后方,直接形成面光源提供给液晶面板。而侧入式背光模组是将背光源LED灯条(Light bar)设于液晶面板侧后方的背板边缘处,LED灯条发出的光线从导光板(Light Guide Plate, LGP)—侧的入光面进入导光板,经反射和扩散后从导光板出光面射出,再经由光学膜片组,以形成面光源提供给液晶面板。请参阅图1,侧入式背光模组包括:背板100、设置于背板100内的反射片200、设置于反射片200上的导光板300、设置于背板100内的背光源400、及设于背光源400与背板100之间的散热片500。背板100包括底板102及连接于底板102的侧板104,背光源400通过散热胶(未图示)安装于散热片500上,散热片500 —般为铝板、铜板或石墨贴片,其通过螺钉固定于背板100的底板102上,背光源400发出的热量通过散热片500传递至背板100的底板102,通过背板100与外界的空气进行热交换散热。然而,由于散热胶的导热系数不高,进而导致背光模组的散热效果并不良好,影响背光模组的品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侧入式背光模组,其可直接从电路板上导出热量并将其传导至背板上进行散热,提高散热效果,并减少散热路径中的材料使用。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侧入式背光模组,包括:背板、安装于背板内的背光源、及安装于背板内的导光板,所述背光源包括电路板、安装并电性连接电路板的数个LED灯、安装于电路板上且位于LED灯之间的数个散热竖片及垂直连接散热竖片的散热横片,所述散热横片安装于所述背板上。所述背板包括底板及垂直连接底板的数个侧板,该底板与侧板形成一容置空间,所述背光源、导光板容置于该容置空间内。所述背光源的电路板固定安装于所述侧板上,所述散热横片安装于所述背板的底板上。所述导光板包括朝向背板底板的底面、与底面相对设置的顶面及设于底面与顶面之间的数个侧面,所述数个侧面中包括至少一个入光面,所述背光源对应所述入光面固定安装于所述侧板上。所述数个散热竖片与散热横片一体成型设置。所述散热横片与散热竖片具有相同的数量,每一散热横片与散热竖片形成一 “L”型的散热组件。所述散热横片为一片,所述数个散热竖片由散热横片的一侧垂直散热横片向上延伸设置。所述散热横片为一片,所述数个散热竖片与该散热横片分别成型,所述数个散热竖片固定安装于所述背光源的电路板上且位于LED灯之间,散热横片固定安装于背板上,当所述电路板与散热横片分别固定安装于所述背板内时,所述散热横片与散热竖片接触设置。还包括设于导光板与背板之间的反射片及设于导光板上方的光学膜片组。所述散热横片与散热竖片均由铝制成。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侧入式背光模组,通过在背光源的电路板上设散热竖片,在背板的底板上设置散热竖片,并将散热横片与散热竖片连接在一起,有效提高散热效果,且,所述散热竖片设置于LED灯之间,且与LED灯位于电路板的同侧,进一步地提高散热效果,提升了侧入式背光模组的品质。为了能更进一步了解本专利技术的特征以及
技术实现思路
,请参阅以下有关本专利技术的详细说明与附图,然而附图仅提供参考与说明用,并非用来对本专利技术加以限制。【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详细描述,将使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它有益效果显而易见。附图中,图1为现有的侧入式背光模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侧入式背光模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背光源安装于背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侧入式背光模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中散热片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侧入式背光模组第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6中背光源安装于背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更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其效果,以下结合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及其附图进行详细描述。请参阅图2及图3,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侧入式背光模组,包括:背板2、安装于背板2内的背光源4、安装于背板2内的导光板6、设于导光板6与背板2之间的反射片8及设于导光板6上方的光学膜片组9,所述背光源4包括电路板42、安装并电性连接电路板42的数个LED灯44、安装于电路板42上且位于LED灯44之间的数个散热竖片46及垂直连接散热竖片46的散热横片48,所述散热横片48安装于所述背板2上。所述散热横片48与散热竖片46均由铝制成,由于所述散热竖片46设置于LED灯44之间,且与LED灯44位于电路板42的同侧,能有效地提高散热效果,提升侧入式背光模组的品质。具体地,所述背板2包括底板22及垂直连接底板22的数个侧板24,该底板22与侧板24形成一容置空间242,所述背光源4、导光板6容置于该容置空间242内。所述导光板6包括朝向背板2的底板22的底面62、与底面62相对设置的顶面64及设于底面62与顶面64之间的数个侧面,所述数个侧面中包括至少一个入光面66,所述背光源4的电路板42对应所述入光面66固定安装于所述侧板24上,所述散热横片48安装于所述背板2的底板22上。请参阅图3,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数个散热竖片46与散热横片48 —体成型设置,且,所述散热横片48与散热竖片46具有相同的数量,每一散热横片48与散热竖片46形成一 “L”型的散热组件。其具体安装工艺为:先将散热组件的散热竖片46固定安装于所述背光源4的电路板42上,再将电路板42固定安装于背板2的侧板24上,这时,所述散热横片48与背板2的底板22接触,再将散热横片48与底板22固定连接即可;或所述散热竖片46、电路板42及侧板24 —起固定安装,再将散热横片48与底板22固定连,均可实现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效果。请参阅图4,为本专利技术侧入式背光模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散热横片48’为一片,所述数个散热竖片46由散热横片48’的一侧垂直散热横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侧入式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背板(2)、安装于背板(2)内的背光源(4)、及安装于背板(2)内的导光板(6),所述背光源(4)包括电路板(42)、安装并电性连接电路板(42)的数个LED灯(44)、安装于电路板(42)上且位于LED灯(44)之间的数个散热竖片(46)及垂直连接散热竖片(46)的散热横片(48),所述散热横片(48)安装于所述背板(2)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侧入式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背板(2)、安装于背板(2)内的背光源(4)、及安装于背板(2)内的导光板(6),所述背光源(4)包括电路板(42)、安装并电性连接电路板(42 )的数个LED灯(44 )、安装于电路板(42 )上且位于LED灯(44 )之间的数个散热竖片(46)及垂直连接散热竖片(46)的散热横片(48),所述散热横片(48)安装于所述背板(2)上。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侧入式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背板(2)包括底板(22)及垂直连接底板(22)的数个侧板(24),该底板(22)与侧板(24)形成一容置空间(242),所述背光源(4)、导光板(6)容置于该容置空间(242)内。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侧入式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源(4)的电路板(42)固定安装于所述侧板(24)上,所述散热横片(48)安装于所述背板(2)的底板(22)上。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侧入式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板(6)包括朝向背板(2)的底板(22)的底面(62)、与底面(62)相对设置的顶面(64)及设于底面(62)与顶面(64)之间的数个侧面,所述数个侧面中包括至少一个入光面(66),所述背光源(4)对应所述入光面(66)固定安装于所述侧板(2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俞刚陈仕祥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