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点立体装饰釉陶瓷制品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9690369 阅读:1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2-20 05:4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陶瓷制品及其制备方法,具体涉及一种白点立体装饰釉陶瓷制品及其制备方法,由素烧后的陶瓷坯体采用浸釉的方法施上底釉,然后陶瓷坯体从上到下渐变的喷上装饰釉,待干后釉烧。本方法采用特别配制得底釉和装饰釉配方以及特定的烧成工艺,特别是升温速率的控制,制得了具有白点立体装饰釉的陶瓷制品;采用的底釉始溶点低,坯和釉能紧密结合,釉面平整光洁,制品表面光滑柔和,浑厚大方;装饰釉始溶度高,并能微溶于低釉,形成一种独特的富有立体艺术效果的喷白点立体釉,为釉面艺术提供一种新的艺术美感的釉面,提高了产品档次满足市场新的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陶瓷制品及其制备方法,具体涉及一种。
技术介绍
传统的上釉陶瓷制品一般为一种基本色,表面为光面,色彩单调,产品难以提档升级,不能满足多层次、多领域消费群体对陶瓷制品的文化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采用合理的釉料配方和烧成工艺,提供一种带有白点立体装饰釉陶瓷制品以及制备方法,具体的技术方案为: 白点立体装饰釉陶瓷制品,由素烧后的陶瓷坯体采用浸釉的方法施上底釉,然后陶瓷坯体从上到下渐变的喷上装饰釉,待干后釉烧。所述的釉烧,采用辊道窑氧化焰烧成;烧成周期为4.5-5小时,烧成温度控制为:先依次分阶段升温,窑内温度在I一1.5小时内由窑温匀速升至900°C,其次在I一1.5小时内匀速升至1190— 1200°C ; 接着,依次分阶段降温,在20— 30分钟内降至1080°C,其次在20分钟内快速降至850°C,然后在0.5—1小时内慢速降至650°C,最后自然冷却至室温,烧成出窑。所述的底釉,由以下 底釉原料按照重量份数配料,长石25-30份,石英15-20份,苏州土 5-8份,方解石10-15份,白云石10-15份,玻璃粉8_10份,碳酸锶4_5份,色素8_10份; 按底釉原料:球:水的重量比=1: 1.25-1.35: 1.25-1.35,优选1: 1.3: 1.3的配比,球磨时间为40小时以上,优选48小时,球磨后过120目过筛即得底釉。所述的装饰釉,由以下装饰釉原料按照重量份数配料,长石35-40份,石英10-15份,烧苏州土 5-8份,方解石10-15份,烧滑石15-18份,陶瓷熟料10-15份,氧化锡5_8份; 按装饰釉原料:球:水的重量比=1: 1.25-1.35: 1.25-1.35优选1: 1.3: 1.3的配比,球磨时间为40小时以上,优选48小时,球磨后过筛120目筛,筛完即得装饰釉。所述的陶瓷坯体由以下坯料按照重量份数配料,高岭土 58份,长兴白泥18份,德化瓷土 11份,长石12份,滑石1份,经过球磨、过筛除铁、成型制成坯体;将陶瓷坯体进行素烧,素烧温度为1020°C。德化瓷土,即福建泥,为福建德化瓷石矿出产的瓷土,为富含长石的岩石风化而成,大多生于白垩纪火山岩系中,其中铁钠化合物较高,烧成温度较低。所述的烧苏州土,为煅烧过的苏州土,将苏州土煅烧有利于提高釉料始熔点。所述的玻璃粉,为白玻璃磨成粉制得,在陶瓷釉料中起始溶点,增加釉料的流动性,降低釉料始熔点。所述的烧滑石,是经过煅烧的滑石,煅烧滑石破坏了滑石原来的片状结构,防止引起陶瓷制品烧成时开裂,增加釉面无光效果,可促进坯釉中间层的生成,提高釉面硬度。所述的陶瓷熟料,是由陶瓷制品经过粉碎、除铁制得,可达到粘土煅烧的效果,具有环保、降低生产成本的特点。添加碳酸锶为降低釉料始熔点,扩大烧成范围,增加釉料流动性,产生无光结晶体。添加氧化锡,在釉料中增加白度及浮浊效果煅烧可以除去有机杂质,从而减少釉层中气泡和针孔缺陷,改善釉面质量。本方法采用特别配制得底釉和装饰釉配方以及特定的烧成工艺,特别是升温速率的控制,制得了具有白点立体装饰釉的陶瓷制品;采用的底釉始溶点低,坯和釉能紧密结合,釉面平整光洁,制品表面光滑柔和,浑厚大方;装饰釉始溶度高,并能微溶于低釉,形成一种独特的富有立体艺术效果的喷白点立体釉,为釉面艺术提供一种新的艺术美感的釉面,提高了产品档次满足市场新的需求。具体实施方法 以制备咖啡色的陶瓷酒瓶为实施例,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1)制备咖啡低釉 由以下底釉原料按照重量份数配料:长石25份,石英18份,苏州土 7份,方解石15份,白云石12份,玻璃粉10份,碳酸锶4.5份,咖啡色素8.8份; 按底釉原料:球:水重量比=1: 1.25: 1.25的配比,球磨时间为50小时,球磨后过120目过筛即得咖啡低釉。(2)制备装饰釉 由以下装饰釉原料按照重量份数配料:长石38份,石英15份,烧苏州土 7份,方解石10份,烧滑石18份,陶瓷熟料13份,氧化锡7份; 按装饰釉原料:球:水重量比=1: 1.3: 1.3的配比,球磨时间为40小时,球磨后过筛120目筛,即得装饰釉料。(3)制陶瓷坯体 陶瓷坯体由以下坯料按照重量份数配料,高岭土 58份,长兴白泥18份,德化瓷土 11份,长石12份,滑石1份,经过球磨、过筛除铁、成型制成陶瓷坯体; 将陶瓷还体进行素烧,素烧温度为1020°C。(4)上釉 将素烧后的陶瓷坯体采用浸釉的方法施上底釉; 然后陶瓷坯体从上到下渐变的喷上装饰釉,待干后釉烧。(5)釉烧 釉烧采用辊道窑氧化焰烧成。烧成周期为4.5—5小时,烧成曲线为: 首先,依次分阶段升温,窑内温度在I一1.5小时内由窑温匀速升至900°C,其次在I一1.5小时内匀速升至1200°C ; 接着,依次分阶段降温,在20— 30分钟内降至1080°C,其次在20分钟内快速降至850°C,然后在0.5—1小时内慢速降至650°C,最后自然冷却至室温,烧成出窑。实施例2 (O制备咖啡低釉 由以下底釉原料按照重量份数配料:长石28份,石英20份,苏州土 8份,方解石12份,白云石15份,玻璃粉9份,碳酸锶5份,咖啡色素10份; 按底釉原料:球:水重量比=1: 1.25: 1.25的配比,球磨时间为48小时,球磨后过120目过筛即得咖啡低釉。(2)制备装饰釉 由以下装饰釉原料按照重量份数配料:长石35份,石英13份,烧苏州土 8份,方解石14份,烧滑石16份,陶瓷熟料15份,氧化锡5份; 按装饰釉原料:球:水重量比=1: 1.3: 1.3的配比,球磨时间为40小时,球磨后过筛120目筛,即得装饰釉料。(3)制陶瓷坯体 陶瓷坯体由以下坯料按照重量份数配料,高岭土 58份,长兴白泥18份,德化瓷土 11份,长石12份,滑石1份,经过球磨、过筛除铁、成型制成陶瓷坯体; 将陶瓷还体进行素烧,素烧温度 为1020°C。(4)上釉 将素烧后的陶瓷坯体采用浸釉的方法施上底釉; 然后陶瓷坯体从上到下渐变的喷上装饰釉,待干后釉烧。(5)釉烧 釉烧采用辊道窑氧化焰烧成。烧成周期为4.5—5小时,烧成曲线为: 首先,依次分阶段升温,窑内温度在I一1.5小时内由窑温匀速升至900°C,其次在I一1.5小时内匀速升至1200°C ; 接着,依次分阶段降温,在20— 30分钟内降至1080°C,其次在20分钟内快速降至850°C,然后在0.5—1小时内慢速降至650°C,最后自然冷却至室温,烧成出窑。实施例3 (O制备咖啡低釉 由以下底釉原料按照重量份数配料:长石30份,石英15份,苏州土 5份,方解石10份,白云石10份,玻璃粉8份,碳酸锶4份,咖啡色素8份; 按底釉原料:球:水重量比=1: 1.3: 1.3的配比,球磨时间为48小时,球磨后过120目过筛即得咖啡低釉。(2)制备装饰釉 由以下装饰釉原料按照重量份数配料:长石40份,石英10份,烧苏州土 5份,方解石15份,烧滑石15份,陶瓷熟料10份,氧化锡8份; 按装饰釉原料:球:水重量比=1: 1.3: 1.3的配比,球磨时间为48小时,球磨后过筛120目筛,即得装饰釉料。(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白点立体装饰釉陶瓷制品,其特征在于:由素烧后的陶瓷坯体采用浸釉的方法施上底釉,然后陶瓷坯体从上到下渐变的喷上装饰釉,待干后釉烧;所述的釉烧,采用辊道窑氧化焰烧成;烧成周期为4.5—5小时,烧成温度控制为:先依次分阶段升温,窑内温度在1—1.5小时内由窑温匀速升至900℃,其次在1—1.5小时内匀速升至1190—1200℃;接着,依次分阶段降温,在20—30分钟内降至1080℃,其次在20分钟内快速降至850℃,然后在0.5—1小时内慢速降至650℃,最后自然冷却至室温,烧成出窑。

【技术特征摘要】
1.白点立体装饰釉陶瓷制品,其特征在于:由素烧后的陶瓷坯体采用浸釉的方法施上底釉,然后陶瓷坯体从上到下渐变的喷上装饰釉,待干后釉烧; 所述的釉烧,采用辊道窑氧化焰烧成;烧成周期为4.5-5小时,烧成温度控制为:先依次分阶段升温,窑内温度在I一1.5小时内由窑温匀速升至900°C,其次在I一1.5小时内匀速升至 1190—1200。。; 接着,依次分阶段降温,在20— 30分钟内降至1080°C,其次在20分钟内快速降至.850°C,然后在0.5—1小时内慢速降至650°C,最后自然冷却至室温,烧成出窑。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白点立体装饰釉陶瓷制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釉,由以下底釉原料按照重量份数配料,长石25-30份,石英15-20份,苏州土 5-8份,方解石10-15份,白云石10-15份,玻璃粉8-10份,碳酸锶4-5份,色素8-10份; 按底釉原料:球:水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葛宜翔高永康巫侠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省宜兴彩陶工艺厂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