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水温热泵机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681472 阅读:85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2-15 08: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水温热泵机组,其包括压缩机、四通阀、换热器、膨胀阀;压缩机的排气口通过管道与四通阀的D接口相连,压缩机的吸气口通过管道与气液分离器、四通阀的S接口相连;四通阀的C接口与第一换热器、过滤器、第二换热器、第一膨胀阀、第三换热器、四通阀的E接口通过管道依次串联形成主路管道;第二换热器的第一换热组通过管道串接在主路管道;高水温热泵机组还设有第二膨胀阀并与第二换热器的第二换热组通过管道串接在过滤器与压缩机的回气口之间形成第一辅路管道。采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结构简单合理,产生的热水温度可以达到80度,效率高、制热量大,而且机组的稳定性好,能在低温环境下正常运行。(*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高水温热泵机组,其包括压缩机、四通阀、换热器、膨胀阀;压缩机的排气口通过管道与四通阀的D接口相连,压缩机的吸气口通过管道与气液分离器、四通阀的S接口相连;四通阀的C接口与第一换热器、过滤器、第二换热器、第一膨胀阀、第三换热器、四通阀的E接口通过管道依次串联形成主路管道;第二换热器的第一换热组通过管道串接在主路管道;高水温热泵机组还设有第二膨胀阀并与第二换热器的第二换热组通过管道串接在过滤器与压缩机的回气口之间形成第一辅路管道。采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结构简单合理,产生的热水温度可以达到80度,效率高、制热量大,而且机组的稳定性好,能在低温环境下正常运行。【专利说明】一种高水温热泵机组
本技术涉及一种热泵热水机,尤其涉及一种利用喷气増焓的空气能热泵来实现高温高效的高水温热泵机组。
技术介绍
目前常规的热泵热水机只能加热水达到60度,水温无法再提升,特别在_5°C低温环境下基本不能制热,制热效率明显下降。由此可见,需要一种能够使水温度达到更高,又能在低温环境下能正常工作、效率高、制热量大的高水温热泵机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具有供高温热水能力的高水温热泵机组。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高水温热泵机组,包括压缩机、四通阀、换热器、膨胀阀。所述压缩机的排气口通过管道与所述四通阀的D接口相连,所述压缩机的吸气口通过管道与气液分离器、所述四通阀的S接口相连;所述四通阀的C接口与第一换热器、过滤器、第二换热器、第一膨胀阀、第三换热器、所述四通阀的E接口通过管道依次串联形成主路管道。所述第二换热器的第一换热组通过管道串接在主路管道;所述高水温热泵机组还设有第二膨胀阀并与第二换热器的第二换热组通过管道串接在过滤器与所述压缩机的回气口之间形成第一辅路管道。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高水温热泵机组还设有电磁阀、单向阀、第一毛细管、第二毛细管通过管道串接在过滤器与所述压缩机的回气口之间形成第二辅路管道。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的高水温热泵机组还包括两个感温包,第一感温包设置在所述第三换热器与所述四通阀的E接口连接的管道表面,并与第一膨胀阀相连接,第二感温包设置在所述第二换热器的第二换热组与所述压缩机的回气口连接的管道表面,并与第二膨胀阀相连接。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第一换热器为高效罐热换热器,所述第二换热器为板式换热器,所述第三换热器为翅片换热器。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的膨胀阀为热力膨胀阀。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压缩机为喷气增焓压缩机。实施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的高水温热泵机组,结构简单合理,利用辅路管道使冷媒介质在流经第一膨胀阀前更有能效地进行预降温,当经蒸发器时冷媒介质温度低于外界温度,能够向低温环境吸取更多的热量,并将该热量带回压缩机后重新利用到系统运行中,使热水温度可以达到80度,效率高、制热量大,而且能在低温环境下正常运行,满足需要高水温的场人口 O【专利附图】【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图1是一种高水温热泵机组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详细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一种高水温热泵机组,包括压缩机1、四通阀2、换热器3、膨胀阀4。上述压缩机I的排气口 11通过管道与上述四通阀2的D接口相连,上述压缩机I的吸气口 12通过管道与气液分离器10、上述四通阀2的S接口相连;上述四通阀2的C接口与第一换热器31、过滤器5、第二换热器32、第一膨胀阀41、第三换热器33、上述四通阀2的E接口通过管道依次串联形成主路管道。上述第二换热器32的第一换热组321通过管道串接在主路管道;所述高水温热泵机组还设有第二膨胀阀42并与第二换热器32的第二换热组322通过管道串接在过滤器5与所述压缩机I的回气口之间形成第一辅路管道。同时,上述高水温热泵机组还设有电磁阀6、单向阀7、第一毛细管8、第二毛细管9通过管道串接在过滤器5与上述压缩机I的回气口之间形成第二辅路管道。机组工作时,冷媒作为介质,空气作为热源,通过输入少量的电能,驱动压缩机I运行,其运行程序为第一换热器31、第二换热器32作为冷凝器,第三换热器33为蒸发器,这样作为蒸发器的第三换热器33从周围环境中吸收热量,蒸发传热冷媒介质,该被蒸发的传热冷媒介质经过压缩机I后温度压力上升,得到高温高压的气态冷媒,并经过作为冷凝器的第一换热器31散热冷凝,期间冷媒介质中的热量传递到置有第一换热器31的高效保温水箱的水中,进行初次的热交换,水被静态加热升温,从而产生热水,冷凝后的冷媒介质又经过作为冷凝器的第二换热器32继续冷凝降温和第一膨胀阀41的减压,得到低温低压的液体,回到蒸发器再被蒸发吸热,使冷媒介质变回气态循环回到压缩机I。在上述机组正常运行的同时,上述第一辅路管道也开始运行,冷媒介质流经该辅路管道的第二膨胀阀42时,发生降温降压并输送至第二换热器32的第二换热组322,与第二换热器32的第一换热组321中的冷媒介质形成温差,并在第二换热器34中进行热交换,使主路管道的冷媒介质进一步降温,当流经第三换热器33时,冷媒介质温度大大低于空气中的温度,能够在空气中吸取更多的热量,随后,机组不断循环工作,从空气中不断吸取热量加热第一换热器31周围的水,从而得到更高温的热水。此外,机组还可以在低温环境下正常运行。当压缩机I的排气温度高于100度时,电磁阀6开通,上述第二辅路管道开始运行,冷媒介质流经该辅路管道的毛细管8、9时,发生降温降压并输回至压缩机I的排气腔中,与压缩后的高温高压冷媒介质混合排除,以免排出冷媒介质温度过高导致压缩机I故障,影响机器寿命。反之,当压缩机I的排气温度低于90度时,电磁阀6关闭。上述高水温热泵机组还包括两个感温包,第一感温包411设置在上述第三换热器33与所述四通阀2的E接口连接的管道表面,并与第一膨胀阀41相连接,第二感温包设置在所述第二换热器32的第二换热组322与上述压缩机I的回气口连接的管道表面,并与第二膨胀阀42相连接,从而通过感温包对该段管道冷媒介质温度的检测,实时控制膨胀阀的流量,平衡系统回路中冷媒介质的温度和压力。优选的,上述第一换热器31为高效罐热换热器,上述第二换热器32为板式换热器,上述第三换热器33为翅片换热器。优选的,所述的膨胀阀41、42为热力膨胀阀。优选的,所述压缩机I为喷气增焓压缩机。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技术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技术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技术所涵盖的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高水温热泵机组,其特征在于:包括压缩机、四通阀、换热器、膨胀阀;所述压缩机的排气口通过管道与所述四通阀的D接口相连,所述压缩机的吸气口通过管道与气液分离器、所述四通阀的S接口相连;所述四通阀的C接口与第一换热器、过滤器、第二换热器、第一膨胀阀、第三换热器、所述四通阀的E接口通过管道依次串联形成主路管道;所述第二换热器的第一换热组通过管道串接在主路管道;所述高水温热泵机组还设有第二膨胀阀并与第二换热器的第二换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水温热泵机组,其特征在于:包括压缩机、四通阀、换热器、膨胀阀;所述压缩机的排气口通过管道与所述四通阀的D接口相连,所述压缩机的吸气口通过管道与气液分离器、所述四通阀的S接口相连;所述四通阀的C接口与第一换热器、过滤器、第二换热器、第一膨胀阀、第三换热器、所述四通阀的E接口通过管道依次串联形成主路管道;所述第二换热器的第一换热组通过管道串接在主路管道;所述高水温热泵机组还设有第二膨胀阀并与第二换热器的第二换热组通过管道串接在过滤器与所述压缩机的回气口之间形成第一辅路管道。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高华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春光新能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