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钟金龙专利>正文

真空热压模具构造改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67211 阅读:1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真空热压模具构造改良,系由一公模、一母模及一连接公、母模的绞链装置所组成,其特点在于公模之周缘设置一封圈容置槽,内置一封圈,以增强公、母模间的密封效果,另于公模上再设置一抽真空通孔,俾可由模具外接设一抽真空的管接头,经由该抽真空通孔将模具内的空气抽出,再施予橡胶加流之热压成型,以达大幅缩短橡胶热压成型时间,简化模具设备,缩减模具体积,并大幅降低橡胶的生产成本。(*该技术在200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真空热压模具构造改良本技术是有关一种真空热压模具构造改良,其利用精简的模具当真空罩使用,配合在模具上设置封圈容置槽,内置一封圈(packing)及设一抽真空通孔,以连接抽真空管接头,将模具内空气抽真空,再施予热压成型即可,藉此,使模具兼具真空罩的效果,既可免除真空罩及机台等的复杂设备,又可达到与真空罩相等的热压效果;更有甚者,由于容置空间大幅缩减,留在模具内的空气量甚微,使得抽真空作业瞬间即可完成,而大幅缩短制程时间,简化操作手续,同时达到降低设备费用及制作成本的目的,以大幅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按,一般橡胶产品多采用热压模制方式制作,亦即,将含有硫的橡胶块原料置于模具内,再予热压成型,由于内含空气,使橡胶加硫热压温度约维持在120℃左右,热压效果不甚理想,必须延长热压时间,使得制作时程耗时相当长,成为大量生产的障碍。于是,业者研拟出真空热压方式制作橡胶产品,亦即将模具内外的空气抽出使成真空状,再施予热压成型,藉此,令热压温度可达到180℃~200℃,以缩短热压时间及提高产品质量者。如第1图所示,即为常规式橡胶真空热压成型机,其包括在一机台10上设置一对上模具16、下模具17,于上、下模具16、17外壳置真空罩上盖14及真空罩下座15,该真空罩上盖14及下模具17分别藉由一上气缸12及一下气缸13而作动,使其沿机台10的四支导引柱的导引装置11、11上下推移,通常在操作时,系先由下气缸13将下模17先行上推,再由上气缸12将真空罩上盖14连带上模16往下推移,使上、下模16、17先行接合,再令真空罩上盖14与真空罩下座15密合,并将真空罩内的空气进行抽真空,最后再对橡胶施予热压成型。此一改良装置虽可使热压温度迅速升-->高而缩短热压时间,但机台上真空设备复杂,操作麻烦,而模具设在机台上时,其引导装置要与机台相同方能操作,故模具需作得较大些,而真空罩要大到可令模具打开的容许空间,使得真空罩所占的空间相当大,要将真空罩内的空气抽完,必得耗费相当长的时间,此亦为该种真空热压成型机的一大缺点。因此,如第1图所示的常规真空热压成型机,虽较非真空式热压机具更省时,惟其耗费在抽真空过程上的时间亦不容忽视,且成为阻碍生产速率的一大因素,且其机台设备复杂,花费成本及维修费用相对高昂,而庞大的机台及真空罩更占据了极大的空间,凡此皆无形中造成业者的负担,亦使的产品价格居高不下,缺乏竞争力。有监于上述常规真空热压成型机的多项缺点,如设备复杂、成本高、操作麻烦、真空罩及模具均相当大,占空间且抽真空耗时,徒增生产时程等缺失,本创作人遂改良完成本创作的「真空热压模具构造改良」,以达到大幅缩短橡胶热压成型时程,并可以简单的模具设备即可快速完成抽真空及热压成型的制作,既经济又省时,实为业者的一大福音。易言之,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真空热压模具构造改良,其构造精简、体积小、内含空气量少,可在瞬间内完成抽真空作业,而大幅缩短橡胶产品的制程。本技术的次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构造简单而热压成型效果良好的真空热压模具构造,以大幅降低设备费及维修费用并提升产品竞争力。本技术的另一目的也在于提供一种真空热压模具构造改良,其操作极其简便快速。本技术的上述及其他目的、功效及特争兹配合下附图式详细说明。-->图式简单说明:第1图为常规真空热压成型机台设备简易示意图;第2图为本创作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分解示意图;第3图为本创作较佳实施例的公模部份剖面图;第4图为本创作较佳实施例真空热压模具构造的部份纵剖视图。主要部分代表符号:4真空管接头       6公模61突部            62结合孔63封圈容置槽      64溢料收集槽65真空通孔        7绞链装置8母模             81凹部82突柱            9封圈91中空弹性部如第2至4图所示,本技术真空热压模具构造改良系由一公模6、一母模8及一连接公、母模的绞链装置7所构成。其中,公模6与母模8系藉该绞链装置7而达成可掀开方式的枢接构造(如第2图所示),于公模中间主要位置上依所设计物品的图形设有多数个突部61(相当于计算机的按钮),于其四角隅位置各设一定位结合孔62,而于母模8上则对应于该等突部61设同形凹部81,并于其四角隅位置各对应设置一定位结合突柱82,俾该公模6与母模8可藉的紧密扣接在一起。本技术的最主要特徵在于该模具的公模6的周缘环设一封圈容置槽63,以容置封圈(packing)9,增加公模与母模间的气密效果,并确保加温热压过程中维持真空状态者。该公模6的突部61的外周缘更进一步设置一溢料收集槽54,使热压过程中过量的橡胶溢流至该溢料收集槽64内,以供收集再利用,避免过多橡胶料越过封圈槽63造成模具的损耗者。另于溢料收集槽64的外侧再设一断面为L形的抽真空通孔65-->贯通公模6的一侧壁(如第3、4图所示),俾可由公模6侧壁连接一抽真空管接头4,以将模具内的空气抽出至真空状态。在此需特别说明,乃该封圈9为一弹性圆形管体,其中心具一中空部91,可防止封圈于公母模弹性压合后坏死而失去密封功能。如上所述,本技术的模具远较常规真空热压成型设备精简,其整体体积尤其钜幅缩简,当公模6与母模8相互密合时,其间剩余间隙甚微,留存其间的空气量相当少,因此,抽真空作业瞬间即可完成,使得橡胶产品的制造作业时程大幅缩减,从而达到降低成本、增进生产速率的目的,因此,本技术作为一极富经济价值及高度实用性的创新。综上所述,本技术的真空热压模具构造改良较习用真空热压成型机省去机台、真空罩、气缸等设备,仅利用模具即可达到同等效果,其操作简便、省时、节省设备成本及维修费用,而充分符合新型专利的实用性及进步性的要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真空热压模具构造改良,系由一公模、一母模及一绞链所构成,该公模与母模系藉该绞链装置以可掀开方式连接在一起,公模上设有多数个突部,母模上则对应于该等突部设置同形凹入模型部,俾两者可相互紧密扣合,其特徵为:该公模上设置一封圈容量槽以便容置一封圈,以增强模具的气密效果;该公模上更设有一抽真空通孔,贯通公模的一侧壁,以便连接抽真空管接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真空热压模具构造改良,系由一公模、一母模及一绞链所构成,该公模与母模系藉该绞链装置以可掀开方式连接在一起,公模上设有多数个突部,母模上则对应于该等突部设置同形凹入模型部,俾两者可相互紧密扣合,其特徵为:该公模上设置一封圈容量槽以便容置一封圈,以增强模具的气密效果;该公模上更设有一抽真空通孔,贯通公模的一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金龙
申请(专利权)人:钟金龙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