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FCI公司专利>正文

包括带拉片的锁闩组件的电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670314 阅读:1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2-14 13:43
电连接器可包括连接器壳体,连接器壳体包括壳体本体和由壳体本体支撑的至少一个支点。电连接器包括由连接器壳体支撑的至少一个电触头,所述至少一个电触头被构造用于与互补电连接器的互补电触头相配合。电连接器包括锁闩组件。锁闩组件可包括致动器和锁闩。致动器可具有致动部,附接部,和在致动部和附接部之间延伸的至少一个臂。锁闩可具有锁闩本体,所述锁闩本体限定出被构造用于附接到致动器的附接部的附接部,使得致动器在预定方向上的移动致使枢转构件沿支点移动,从而使锁闩从栓死位置向非栓死位置枢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包括带拉片的锁闩组件的电连接器
本申请涉及电连接器领域。
技术介绍
电连接器包括连接器壳体,其承载着被构造用于电连接一对电部件的多个电触头。例如,电触头在一端可电连接到电缆,并且在配合端可与互补电连接器相配合,从而使互补电连接器与电缆电连通。在一些情况下,例如当互补电连接器被安装到印刷电路板或背板时,传统的电连接器包括锁闩,其被连接到连接器壳体,并且被构造用于将电连接器可拆除地连接到互补电连接器以防止电连接器无意中被解除配合。
技术实现思路
根据一个实施例,电连接器包括连接器壳体,其包括壳体本体并且还包括由壳体本体支撑的至少一个支点。电连接器还包括由壳体本体支撑的至少一个电触头,所述至少一个电触头被构造用于与互补电连接器的互补电触头相配合。电连接器还包括锁闩组件。所述锁闩组件可包括致动器和锁闩。致动器可具有致动部,附接部,和在致动部和附接部之间延伸的至少一个臂。锁闩可具有锁闩本体,所述锁闩本体限定出被构造用于附接到致动部的附接部的附接部,栓锁部,和设置在附接部和栓锁部之间的至少一个枢转构件。所述锁闩组件还包括从栓锁部朝向连接器壳体延伸的锁闩构件。当致动部的附接部被附接到锁闩的接部时,所述致动器在预定方向上的移动使得所述枢转构件沿所述支点移动,从而使所述锁闩从栓死位置枢转到非栓死位置。附图说明前述内容以及下面对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在结合附图阅读时将得到更好的理解。为示意目的,附图中示出了优选实施例。然而,应了解本申请不限制于所示出的精确结构和方式。图中:图1是根据实施例构造的连接到一对电缆的电连接器的立体图;图2是图1所示的电连接器的隔离图;图3是图1-2中所示的电连接器的放大视图,包括连接器壳体和锁闩组件,锁闩组件包括锁闩和处于栓死位置的致动器;图4是图1-3中所示的电连接器的分解图,示出了连接器壳体支撑的电触头;图5是图1-3中所示的电连接器的立体图,示出了连接器壳体支撑的电触头;图6是图1-3中所示的连接器壳体的俯视平面图;图7是图1-3中所示的致动器的隔离图;图8A是图1-3中所示的锁闩的隔离图;图8B是根据另一实施例构造的锁闩的隔离图;图9是连接器壳体和处于非栓死位置的图1-3的锁闩组件的一部分的立体图;图10是连接器壳体和处于非栓死位置的图9的锁闩组件的一部分的侧视剖面图;图11是连接器壳体和处于栓死位置的图9的锁闩组件的一部分的侧视剖面图;图12A是根据另一实施例的致动器的隔离图;图12B是根据又另一实施例构造的锁闩的隔离图;图12C是根据仍另一实施例构造的锁闩的隔离图;图13A是一对电缆连接到包括图1-6的连接器壳体和根据另一实施例构造的锁闩组件的电连接器的立体图,其中锁闩组件包括图12A所示的致动器和图12C所示的锁闩。图13B是连接器壳体和处于栓死位置的图13A的锁闩组件的一部分的侧视剖面图;图14A是根据再另一实施例构造的锁闩组件的立体图,其中锁闩组件包括图12A所示的致动器和图12B所示的锁闩;和图14B是连接器壳体和处于栓死位置的图14A的锁闩组件的一部分的侧视剖面图。具体实施方式总体上参考图1-14B,电连接器包括锁闩组件,锁闩组件包括锁闩和被构造用于在栓死位置和非栓死位置之间操纵锁闩的致动器。电连接器可构造为电缆连接器,电缆连接器具有小尺寸(lowprofile)的壳体和安装端,所述安装端彼此水平间隔开,并且因此与彼此水平间隔开的电缆电连接。锁闩组件通过壳体的上表面支撑。为方便起见,附图中示出的不同实施例中相同或等效的构件用相同的参考标记表示。一些术语在下面的说明中被使用,为方便起见并且不限制。词语“左”、“右”、“前”、“后”、“上”和“下”表示所参考的图中的方向。词语“向前”,“向后”、“内”、“向内”、“外”、“向外”、“上”、“向上”、“下”和“下”分别指朝向和背离所指示和表示的零件的方向。不具有限制意义的术语包括上面列出的那些、它们的衍生词或类似词汇。参考图2-3,电连接器200包括包含至少一个壳体本体207的连接器壳体202。壳体本体207限定出前端208和与前端208沿第一或纵向L间隔开的相反的后端210。壳体本体207还限定出沿大体垂直于纵向L的第二或侧向A彼此间隔开的相反的第一和第二侧212。壳体本体207还限定出顶端204和与顶端204沿大体垂直于纵向和侧向L和A的第三或横向T间隔开的相反的底端206。根据图示实施例,横向T竖直定向,并且纵向和侧向L和A水平定向,但连接器壳体202的定向在使用过程中可以会改变。连接器壳体202可由任何适当的介电材料例如塑料制成,或可是导电材料例如金属,并且能够使用任何预期的工艺制造。壳体本体207限定出包括前端208的第一或前壳体部214,和包括后端210并且设置于前壳体部214纵向后面的第二或后壳体部216。前壳体部214可包括包围至少一个电触头例如多个电导体232的护罩218。护罩218限定出至少一个表面,例如关于后壳体部216的上表面222沿横向T向内凹进的上表面220。连接器壳体202限定出位于前壳体部214的前端208的配合接口224,其可被构造用于与互补电连接器沿纵向L配合,和位于后壳体部216的后端210的相反的安装接口226,其可被构造用于安装到互补电部件。具体地,参考图1,图示的护罩218被构造用于与互补电连接器的互补连接器壳体连接,以使电导体232与互补电连接器的互补电触头电连通。根据图示实施例,护罩218被构造用于接纳在互补电连接器的互补连接器壳体内。仍参考图1,电连接器200包括由连接器壳体202支撑的至少一个电导体232,并且具体地由壳体本体207支撑在顶端204和底端206之间的位置。电导体232被构造用于与互补电连接器的互补电触头配合,并且可被至少部分地支撑在壳体本体207的前壳体部214。安装接口226可被提供为从连接器壳体202的后端210沿纵向L延伸的箍圈(ferrule)227。图示的箍圈227被构造用于接纳电缆246和248形式的电部件并且操作性地接合到电导体232。图示的箍圈227可被构造用于允许电缆246和248移动,而不裂纹或断裂。因此,箍圈227可还被称为应变释放件227,但这不具有限制性。电缆246和248可以是与配合接口224处的电导体232电连通的高速铜或光纤电缆。根据图示实施例,电缆246和248可沿侧向A彼此相邻,使得电缆246和248中的每一个从箍圈227沿纵向L延伸,并且每个电缆在横向T上具有大体相同的定向,但是其它构造也是可能的。因此,电连接器组件,例如电连接器组件201,可包括电连接器200和被构造用于在安装接口226处电连接到电连接器200的电缆246和248。例如,电缆246和248可以是电力电缆,数据传输电缆,并且在一个实施例中可以是光纤电缆,使得电连接器200被构造用于与光学收发器形式的互补连接器配合。虽然安装接口226在图1中被示出为包括构造成固持一对电缆的单一箍圈/应变释放件227,但应了解安装接口226可被构造用于接纳单一电缆或两个以上电缆,并且根据需要用于使电缆246和248操作性耦合到电导体232中的所选一些。这样,电连接器200可在安装接口226被电连接到至少一个电缆。还应了解安装接口226可被构造用于使电导体232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包括带拉片的锁闩组件的电连接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连接器,包括:连接器壳体,其包括壳体本体并且还包括由壳体本体支撑的至少一个支点;由壳体本体支撑的至少一个电触头,所述至少一个电触头被构造用于与互补电连接器的互补电触头相配合;和锁闩组件,所述锁闩组件包括:致动器,其具有致动部,第一附接部,和在致动部和第一附接部之间延伸的至少一个臂;和具有锁闩本体的锁闩,所述锁闩本体限定出被构造用于附接到第一附接部的第二附接部,栓锁部,和设置在第二附接部和栓锁部之间的至少一个枢转构件,其中,所述锁闩本体还包括从栓锁部朝向连接器壳体延伸的锁闩构件,其中,当第一附接部被附接到第二附接部时,所述致动器在预定方向上的移动使得所述枢转构件沿所述支点移动,从而使所述锁闩从栓死位置枢转到非栓死位置。

【技术特征摘要】
2012.08.06 US 61/680,138;2013.07.22 US 13/947,5471.一种电连接器,包括:连接器壳体,其包括壳体本体并且还包括由壳体本体支撑的至少一个支点;由壳体本体支撑的至少一个电触头,所述至少一个电触头被构造用于与互补电连接器的互补电触头相配合;和锁闩组件,所述锁闩组件包括:致动器,其具有致动部,第一附接部,和在致动部和第一附接部之间延伸的至少一个臂;和具有锁闩本体的锁闩,所述锁闩本体限定出被构造用于附接到第一附接部的第二附接部,栓锁部,和设置在第二附接部和栓锁部之间的至少一个枢转构件,其中,所述锁闩本体还包括从栓锁部朝向连接器壳体延伸的锁闩构件,其中,所述第二附接部包括第一和第二侧壁,所述第一和第二侧壁被间隔开以在所述第一和第二侧壁之间限定出狭槽,其中,所述第一附接部包括颈部,和从颈部延伸的横杆,所述颈部被构造用于延伸穿过所述狭槽,使得所述横杆靠在第一和第二侧壁的至少一个上而将第一附接部附接到第二附接部,并且其中,当第一附接部被附接到第二附接部时,所述致动器在预定方向上的移动使得所述枢转构件沿所述支点移动,从而使所述锁闩从栓死位置枢转到非栓死位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中,所述支点限定出大体垂直于所述预定方向延伸的中心轴线,并且所述移动使得所述枢转构件围绕所述支点的中心轴线转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中,所述枢转构件限定出枢转轴线,并且所述锁闩本体被构造用于响应于所述致动器的移动而围绕所述枢转轴线枢转,使得所述枢转轴线围绕所述支点的中心轴线转动。4.根据权利要求1述的电连接器,其中,当所述锁闩本体处于栓死位置时,与所述锁闩本体处于非栓死位置时相比,所述锁闩构件更靠近壳体本体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中,所述锁闩还包括从锁闩本体延伸的弹性部,所述弹性部提供朝向栓死位置偏压锁闩构件的弹性力。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连接器,其中,当所述锁闩构件从栓死位置向非栓死位置枢转时,所述弹性部抵靠着壳体弹性弯曲。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连接器,其中,所述弹性部从锁闩本体大体沿实质上垂直于所述预定方向的方向延伸。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连接器,其中,所述弹性部是第一弹性部,并且所述锁闩还包括从锁闩本体沿与所述第一弹性部相反的方向延伸的第二弹性部。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连接器,其中,所述弹性部与所述锁闩本体是单体。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侧壁被沿大体垂直于所述预定方向的侧向间隔开第一距离,所述第一距离沿侧向从第一侧壁穿过狭槽到第二侧壁延伸,所述颈部沿所述侧向延伸不大于所述第一距离的第二距离,所述横杆从颈部延伸以限定出大于所述第一距离的沿侧向的第三距离。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连接器,其中,所述第二附接部还包括连接在第一和第二侧壁之间的端壁,使得在致动器的移动过程中所述横杆还靠在端壁上。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还包括从壳体本体延伸的至少一个支撑块,所述支撑块限定出凹槽,所述凹槽的尺寸设置成在与支点相邻的部位接纳所述枢转构件。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中,当所述枢转构件被置于凹槽中时,所述枢转构件沿所述预定方向都与支点相邻。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连接器,其中,当所述锁闩处于栓死位置时以及当所述锁闩处于非栓死位置时,所述枢转构件邻接支点。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电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R·W·布朗R·E·马歇尔
申请(专利权)人:FCI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