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方法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9668280 阅读:76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2-14 07:0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检测方法和装置,其中,该方法包括:在终端的成像画面中检测到待识别物体的情况下,确定当前待识别物体在成像画面中的第一位置信息;接收终端在自身位置发生变化时产生的运动信息;根据第一位置信息和运动信息计算待识别物体在成像画面中的第二位置信息;根据第二位置信息检测成像画面中是否存在待识别物体。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终端的移动配合位置检测来解决现有技术的漏检问题,同时也可以解决因为终端的移动而导致容易产生漏检的技术问题,达到了提高检测效率的技术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检测方法和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通信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检测方法和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随着手机、平板电脑等智能型手持移动终端配置的日益丰富、功能也日渐强大。在这些设备上进行如人脸检测等复杂的图像处理的需求也逐渐强烈。然而,由于手持移动设备体积、重量以及电力供应等条件的限制,使其在完成相关工作时的性能往往会与专用设备相比有较大的差距。当前所使用的终端中普遍设置有人脸检测的功能,然而,现有技术中往往在对人脸检测和对人脸进行追踪的情况下,当终端的位置发生变化时,或者与待检测的人脸中检测到人脸与终端中的位置发生变化时,会导致产生漏检的情形,而无法准确实现对特定物体的追踪和检测。针对上述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检测方法和装置,以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因为终端的移动而导致容易产生漏检的技术问题。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检测方法,包括:在终端的成像画面中检测到待识别物体的情况下,确定当前待识别物体在成像画面中的第一位置信息;接收终端在自身位置发生变化时产生的运动信息;根据第一位置信息和运动信息计算待识别物体在成像画面中的第二位置信息;根据第二位置信息检测成像画面中是否存在待识别物体。优选地,根据第二位置信息检测成像画面中是否存在待识别物体包括:根据第二位置信息确定当前待识别物体所对应的中轴的倾斜角;将成像画面按照倾斜角进行旋转;从旋转后得到的成像画面中检测是否存在待识别物体。优选地,第一位置信息包括:坐标信息、成像的大小以及待识别物体所对应的中轴线与预定的参考线之间的倾斜角;第二位置信息包括:计算后得到的坐标信息、成像的大小以及待识别物体所对应的中轴线与预定的参考线之间的倾斜角。优选地,从旋转后得到的成像画面中检测是否存在待识别物体之后,上述方法还包括:如果未检测到待识别物体,降低检测算法中的匹配阈值;根据降低后的匹配阈值对成像画面进行重新检测。优选地,运动信息包括:终端运动的角加速度和/或位移加速度。[0011 ] 优选地,运动信息是通过终端中的空间运动传感器检测到的。优选地,空间运动传感器包括以下至少之一:加速度传感器,三周陀螺仪,电子罗盘,倾角传感器。优选地,待识别物体为人脸。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检测装置,包括:确定单元,用于在终端的成像画面中检测到待识别物体的情况下,确定当前待识别物体在成像画面中的第一位置信息;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终端在自身位置发生变化时产生的运动信息;计算单元,用于根据第一位置信息和运动信息计算待识别物体在成像画面中的第二位置信息;检测单元,用于根据第二位置信息检测成像画面中是否存在待识别物体。优选地,检测单元包括:确定模块,用于根据第二位置信息确定当前待识别物体所对应的中轴的倾斜角;旋转模块,用于将成像画面按照倾斜角进行旋转;检测模块,用于从旋转后得到的成像画面中检测是否存在待识别物体。优选地,接收单元包括: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终端中的空间运动传感器检测到的运动信息。在本专利技术中,在检查到待识别的物体之后,当终端发生移动时,根据该终端的移动信息重新确定上述的待识别物体在成像画面中所应处于的区域,在该成像区域中进行重新检测以确定是否存在该待识别物体。通过在终端移动的过程中配合位置检测来解决现有技术漏检的问题,同时也可以解决因为终端的移动而导致容易产生漏检的技术问题,达到了提高检测效率的技术效果。【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检测方法的一种优选流程图;图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检测方法的另一种优选流程图;图3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检测装置的一种优选结构框图;图4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检测装置的另一种优选结构框图;图5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检测装置的又一种优选结构框图;图6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通过将空间位置信息估计与人脸检测过程进行融合来提高人脸检测准确度的方法的一种优选流程图;图7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使用移动设备进行人脸检测的一种优选流程图;图8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使用移动设备进行人脸检测的简化流程的示意图;图9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照相机的基本的平面成像原理的示意图;图10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透镜的三维成像原理的示意图;图1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进行验证性人脸检测计算的一种优选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下文中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优选的检测方法,如图1所示,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02:在上述终端的成像画面中检测到待识别物体的情况下,确定当前上述待识别物体在上述成像画面中的第一位置信息;步骤S104:接收上述终端在自身位置发生变化时产生的运动信息;步骤S106:根据上述第一位置信息和上述运动信息计算上述待识别物体在上述成像画面中的第二位置信息;步骤S108:根据上述第二位置信息检测上述成像画面中是否存在上述待识别物体。在上述优选实施方式中,在检查到待识别的物体之后,当终端发生移动时,根据该终端的移动信息重新确定上述的待识别物体在成像画面中所应处于的区域,在该成像区域中进行重新检测以确定是否存在该待识别物体。通过终端移动配合位置检测来解决现有技术漏检的问题,同时也解决了因为终端的移动而导致容易产生漏检的技术问题,达到了提高检测效率的技术效果。在成像画面中进行再次检测的过程中,可以是先对成像画面进行相应的旋转使其满足检测的相应的条件,优选地,使得中轴线对其预定的中轴线后再进行相应的识别检测。如图2所示,根据上述第二位置信息检测上述成像画面中是否存在上述待识别物体的步骤包括:步骤S202:根据上述第二位置信息确定当前上述待识别物体所对应的中轴的倾斜角;步骤S204:将上述成像画面按照上述倾斜角进行旋转;步骤S206:从旋转后得到的上述成像画面中检测是否存在上述待识别物体。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上述的第一位置信息包括:坐标信息、成像的大小以及上述待识别物体所对应的中轴线与预定的参考线之间的倾斜角;上述的第二位置信息包括:计算后得到的坐标信息、成像的大小以及上述待识别物体所对应的中轴线与预定的参考线之间的倾斜角。对于终端的运动信息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终端运动的角加速度和/或位移加速度,即,在确定终端移动时的角加速度和位移加速度的情况下通过积分便可以确定该终端的位移量和角度移动量,以有效计算成像画面中待识别物体当前所应处于的位置,提高检测的准确性。考虑到在位置重新定位后会存在一定的误差,因此在重新确定的区域内进行检测后,如果未成功检测到相应的待识别物体,可以降低匹配阈值,即,根据预先训练的特征进行检查时,会设定一个检测阈值,如果大于该阈值则表明检测到待识别物体,如果小于则表明未检测到待识别物体。因此,可以考虑适当地降低阈值。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从旋转后得到的上述成像画面中检测是否存在上述待识别物体之后,上述方法还包括:如果未检测到上述待识别物体,降低检测算法中的阈值,其中上述阈值用于标识是否存在上述待识别物体,如果大于上述阈值则表明检测到上述待识别物体,否则表明未检测到上述待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检测方法和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在所述终端的成像画面中检测到待识别物体的情况下,确定当前所述待识别物体在所述成像画面中的第一位置信息;接收所述终端在自身位置发生变化时产生的运动信息;根据所述第一位置信息和所述运动信息计算所述待识别物体在所述成像画面中的第二位置信息;根据所述第二位置信息检测所述成像画面中是否存在所述待识别物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所述终端的成像画面中检测到待识别物体的情况下,确定当前所述待识别物体在所述成像画面中的第一位置信息; 接收所述终端在自身位置发生变化时产生的运动信息; 根据所述第一位置信息和所述运动信息计算所述待识别物体在所述成像画面中的第二位置信息; 根据所述第二位置信息检测所述成像画面中是否存在所述待识别物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第二位置信息检测所述成像画面中是否存在所述待识别物体包括: 根据所述第二位置信息确定当前所述待识别物体所对应的中轴的倾斜角; 将所述成像画面按照所述倾斜角进行旋转; 从旋转后得到的所述成像画面中检测是否存在所述待识别物体。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位置信息包括:坐标信息、成像的大小以及所述待识别物体所对应的中轴线与预定的参考线之间的倾斜角;所述第二位置信息包括:计算后得到的坐标信息、成像的大小以及所述待识别物体所对应的中轴线与预定的参考线之间的倾斜角。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从旋转后得到的所述成像画面中检测是否存在所述待识别物体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如果未检测到所述待识别物体,降低检测算法中的匹配阈值; 根据降低后的所述匹配阈值对所述成像画面进行重新检测。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忠闽杜友田吕永周江华涛王淼
申请(专利权)人: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