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月星专利>正文

可调节产量的排气挤出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66748 阅读:2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可调节产量的排气挤出机,包括有机筒及机筒内的螺杆,于第一阶螺杆后端套置有阻尼环,其特征在于,在机筒内壁对应于阻尼环的位置形成有沟槽,机筒在对应沟槽的位置沿径向设有导向孔,各导向孔穿设有调整元件,并且各调整元件的里端位于沟槽内。(*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调节产量的排气挤出机
本技术涉及排气挤出机,特别是指可调节产量的橡胶排气挤出机。
技术介绍
现有的橡胶排气挤出机,其第一阶螺杆的产量一般均不可调节。当生产不同制品时,各种物料所产生的机头阻力会产生变化,当机头阻力增大时,会使第二阶螺杆的输出产量降低,由于第一阶螺杆的产量恒定不可调节,从而将使得第二阶螺杆的输出产量小于第一阶螺杆的输出产量,这样第二阶螺杆的产量不能够把第一阶螺杆输出的产量全部带走,所以多余的产量只能从机筒开设的排气口溢出,造成排气挤出机无法正常抽真空排气,使得排气式挤出机无法正常工作。为解决所述不足,人们研制出一种第一阶螺杆产量可调节的排气式挤出机,其调节原理是:在第一阶螺杆后端套设阻尼环,依加工不同物料所产生的相应机头阻力来更换外径大小各不相同的阻尼环,以达到调节第一阶螺杆输出产量的目的。当机头阻力较小时,第二阶螺杆的输出产量较大,导致第一阶螺杆的产量小于第二阶螺杆的产量,此时,采用较小直径的阻尼环,就使得阻尼环与机筒内壁的环形间隙相对增加,从而第一阶螺杆输出产量就会增加以与第二阶螺杆的产量均衡;当机头阻力较大时,第二阶螺杆产量较低,导致第一阶螺杆的产量大于第二阶螺杆的产量,此时,采用较大直径的阻尼环,使阻尼环与机筒内壁的环形间隙相对减小,从而,可使第一阶螺杆输出产量减小以与第二阶螺杆的产量均衡。这种产量调节结构虽然能够调节第一阶螺杆产量,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仍存在以下不足有待进一步改善:第一、由于该调节基理是更换阻尼环,因此在每一次需要进行调节时,-->必须将螺杆、螺杆上的加热冷却管路系统等组件拆卸下来,才能按不同物料的机头压力来选择不同直径的阻尼环,工作相当繁琐,费时费力。另外,由于经常的频繁拆卸,会极大地造成对螺杆、机筒以及加热冷却管路系统的磨损,降低机器的整体使用寿命。第二、对于不同机头阻力,需要配制多个不同直径的阻尼环,这样就增加了设备的零部件数量以及制造挤出机的加工量;另外,阻尼环的外径数值,是离散化的,人们会根据需要制作常用直径数值的阻尼环,如设计直径相差2毫米的阻尼环系列,或者也可根据需要减小差值,但不管如何减小差距以试图来适应机头阻力的微小差异,这些阻尼环所产生的产量调节仍然是阶梯式的,不可能实现无级调节,并且,各阻尼环直径相差越小,就意味着生产制作更多的阻尼环,十分不便。第三、在将螺杆拆卸下来以供更换阻尼环时,基本上需要将螺杆槽内的物料排干净,既增加了工作量,也使挤出机的加工过程被间断,降低了挤出效率,也造成了物料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调节产量的排气挤出机,调节产量时无需拆卸螺杆、加热冷却管路系统等组件,十分简易方便,并可实现无级调节。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可调节产量的排气挤出机,包括有机筒及机筒内的螺杆,于第一阶螺杆后端套置有阻尼环,其特征在于,在机筒内壁对应于阻尼环的位置形成有沟槽,机筒在对应沟槽的位置沿径向设有导向孔,各导向孔穿设有调整元件,并且各调整元件的里端位于沟槽内。所述机筒内壁设有衬套,所述沟槽成形于衬套上,在衬套上形成有与机筒的导向孔相对应的导向孔,而调整元件里端则再穿过衬套导向孔而置于沟槽内。需要说明的是,如果机筒内壁能够达到耐磨要求,也可以不设置衬套,而直接在机筒内壁形成沟槽。-->所述沟槽为连续环形通槽,沿与螺杆轴向垂直的方向设置,而调整元件为2~8个,于沟槽内对称分布。所述沟槽呈间隔弧形槽,沿与螺杆轴向垂直的方向呈对称设置。所述沟槽呈连续直槽形,为2~8个,沿与螺杆轴线呈小于90度角的方向设置。当然,如挤出机机筒、螺杆直径增加,也可以设置更多数目的沟槽。所述调整元件为销钉,销钉与机筒导向孔之间为螺纹配合或滑动配合。所述销钉设有限位元件。以供限制销钉向螺杆轴心伸入或退出的极限移动量。所述销钉的外端面或柱面设有刻度线。以供计量销钉伸入或退出的移动量。本技术所提供的可调节产量的排气挤出机,所述调整元件为滑动柱,由液压或气动元件带动滑动柱伸入或退出,由于这种调整元件不需要由螺纹旋入或旋出,所以其截面不局限于圆形,可以为任何截面的柱状体。所述滑动柱的里端设有与沟槽截面相一致的调整块,所述调整块为条形或瓦形,随调整块由滑动柱带动伸入或退出,相当于沟槽的深浅发生变化,从而可进行产量调节。本技术因设置沟槽,并向沟槽内置有调整元件,通过调整元件向螺杆轴心方向伸入或退出,使阻尼环与沟槽之间所构成的间隙的大小发生无级变化,这样由该间隙通过的物料量多少就产生变化,从而实现了产量的无级调节。在调节产量时,不需拆卸螺杆及其冷却管路系统等组件,只需将调整元件伸入或退出,十分简易方便。并且,在调节产量的过程当中,不需要排净螺杆,不会间断加工过程,提高了挤出效率,也避免了由于排净螺杆所产生的物料浪费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径向剖视图。图2为图1的A-A向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2的轴向剖视图。图4为图3的B-B向剖视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3的径向剖视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3的衬套内壁沟槽附近展开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3调整元件的主视图。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3调整元件的侧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参见图1、2,一种可调节产量的排气挤出机,包括有机筒1、衬套2及螺杆3,于第一阶螺杆后端套置有阻尼环4,衬套2内壁2 1在对应于阻尼环4的位置形成有4个沟槽22,分别呈连续直槽形,这些沟槽22与螺杆3的轴线平行,即与螺杆轴线呈0度角,在机筒1及衬套2对应于沟槽22的位置沿径向设有对应的导向孔11、23,对应导向孔11、23内穿置有调整元件5,各调整元件5的里端置于沟槽22内。在该实施例中,调整元件5为销钉51,销钉51与机筒1的导向孔11之间采用螺纹配合或滑动配合,可在销钉51的外端设置限位元件510,以供限制销钉51向螺杆轴心伸入或退出的极限移动量,所述限位元件510可以为设置于销钉51外端的卡掣块或卡销,其它能够限制销钉51移动量的限位结构也可以采用,并可以进一步于销钉51的外端面或柱面设有刻度线,以便于撑握销钉51的伸入或退出量。需要说明的是,如果机筒1内壁能够达到常规的耐磨强度,也可以不设置衬套2,而直接在机筒1内壁形成沟槽22,并在机筒1上设置有导向孔11以供调整元件5穿过。在此不再详细说明。并且,机筒1及衬套2在导向孔11、23处要注意密封性,以防滋料。在挤出机机头阻力较大时,第二阶螺杆的输送能力会下降而导致产量降低,此时,旋转销钉51向螺杆轴心方向伸入,使阻尼环4与衬套2、沟槽-->22之间所构成的环形间隙的面积就会减小(相当于沟槽22变浅),这样由该沟槽22通过的物料量就会减少,产量降低,从而实现了产量的无级调节。在调节产量时,不需拆卸螺杆及其冷却管路系统等组件,只需将调整元件5伸入或退出,十分简易方便。并且,在调节产量的过程当中,不需要排净螺杆,不会间断加工过程,提高了挤出效率,也避免了由于排净螺杆所产生的物料浪费问题。实施例2参见图3、4,该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原理及效果相同,不再重述。区别在于,形成沟槽的数量及其与螺杆轴向的夹角。在该实施例中,仅设置一个沟槽22,呈连续环形通槽,沿与螺杆3轴向垂直的方向设置,在机筒1的径向环面上,由导向孔11、23插入四个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调节产量的排气挤出机,包括有机筒及机筒内的螺杆,于第一阶螺杆后端套置有阻尼环,其特征在于,在机筒内壁对应于阻尼环的位置形成有沟槽,机筒在对应沟槽的位置沿径向设有导向孔,各导向孔穿设有调整元件,并且各调整元件的里端位于沟槽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节产量的排气挤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筒内壁设有衬套,所述沟槽成形于衬套上,在衬套上形成有与机筒的导向孔相对应的导向孔,而调整元件里端则再穿过衬套导向孔而置于沟槽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调节产量的排气挤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沟槽为连续环形通槽,沿与螺杆轴向垂直的方向设置,而调整元件为2~8个,于沟槽内对称分布。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调节产量的排气挤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沟槽呈间隔弧形槽,沿与螺杆轴向垂直的方向呈对称设置。5.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月星
申请(专利权)人:刘月星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