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内部通道的致动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9664628 阅读: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2-13 23:20
公开了具有内部通道的致动器装置。实例装置包括致动器壳,其具有加载装置用以限定上压强腔和下压强腔。该上压强腔相对于该下压强腔。轭被用以耦接该致动器壳至流体阀。内部通道形成于该轭的主体中,用以流体地耦接控制流体至该第一或该下压强腔至少其中之一。流体连接器组件被置于该致动器壳中,用以流体地耦接该内部通道至该上压强腔。该加载装置位于该轭的该内部通道和该上压强腔之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具有内部通道的致动器装置
[0001 ] 本专利技术通常涉及致动器,尤其是具有内部通道的致动器装置。
技术介绍
控制阀常用于过程控制系统中以控制过程流体的流动。典型的控制阀包括致动器(例如气动致动器,液压致动器等),它可操作地耦接至流体阀的流动控制组件用以自动化操作控制阀。操作中,控制器(例如定位器)常用于为该致动器提供控制流体(例如空气),该致动器继而定位该流动控制组件(例如阀门,阀塞,关闭组件等)至相对于阀座的理想位置,以控制或调解通过该阀的流体流动。在一些例子中,轭可用于耦接该致动器至该流体阀。此外,在一些例子中,该控制器可安装在轭上。在一些例子中,外部管道可被用于流体地耦接该控制器和该致动器的腔(例如压强腔)之间的控制流体。然而,该外部管道可能被损坏或移出,因此影响致动器的准确性,并且因此影响所要求的通过该阀的流体流动。在另一些例子中,内部通道可被限定在轭中,用以在控制器和致动器下压强腔之间流体地耦接控制流体。然而,在这些例子中,需要外部管道以在该控制器和该致动器的上压强腔之间流体地耦接该控制流体。
技术实现思路
装置实例包括致动器壳,其具有加载装置用以限定上压强腔和下压强腔。该上压强腔相对于该下压强腔。轭用以耦接该致动器壳到流体阀。该轭的主体内形成的内部通道,用以流体地耦接控制流体到该上压强腔和该下压强腔的至少其中之一。流体连接器组件位于该致动器壳内,用以流体地耦接该内部通道至该上压强腔。该加载装置被置于该轭的该内部通道和该上压强腔之间。致动器装置包括第一端,用以耦接至致动器的外壳,和第二端,用以耦接至流体阀。第一流体通道,在该第一端和该第二端之间的轭中形成。该第一流体通道具有相邻于该轭的该第一端的第一出口,和位于该第一端和该第二端之间的第一入口。该第一流体通道流体地耦接至该致动器的上压强腔。第二流体通道,在该第一端和该第二端之间的该轭中形成。该第二流体通道具有相邻于该轭的该第一端的第二出口,和位于该第一端和该第二端之间的第二入口。该第二流体通道流体地耦接至该致动器的下压强腔。另一个装置实例包括用于致动流体阀的装置,和用于将该用于致动的装置连接至流体阀的装置。该装置实例包括第一装置,用于流体地耦接控制流体至该致动器壳的第一流体腔。该用于流体地耦接的第一装置和该用于连接的装置一体成型,且为该第一流体腔提供该控制流体,而不用外部管道。该装置实例包括第二装置,用于流体地耦接该控制流体至该致动器壳的第二流体腔。该用于流体地耦接的第二装置至少部分地位于该第一流体腔内。【附图说明】图1A和IB展示了具有外部导管的已知的控制阀。图2展示了公开的致动器组件实例,其中具有依照本专利技术的公开的内部通道。图3A和3B展示了图2中致动器组件实例的轭实例。图4A和4B展示了另一个具有内部通道的这里公开的轭实例。图5展示了另一个具有内部通道的这里公开的致动器组件实例。图6展示了另一个具有内部通道的这里公开的致动器组件实例。图7展示了另一个具有内部通道的这里公开的致动器实例。【具体实施方式】此处公开的致动器组件实例无需使用外部管道在定位器或控制器和致动器腔(例如压强腔)之间流体地耦接控制流体。特别是,此处公开的致动器实例使用轭在定位器和致动器腔(例如压强腔)之间流体地耦接供应或控制流体。尤其是,此处公开的轭装置实例使用一个或多个在轭主体内形成的内部通道,用以在该定位器和该致动器的上压强腔和下压强腔至少其中之一之间流体地耦接控制流体(例如气动空气)。此外,此处公开的致动器组件实例使用流体连接器组件,用以流体地耦接一个或多个内部通道至该上和下压强腔的另一个。以这种方式,该定位器可无需使用外部导管,而流体地被耦接至该阀的该上和下压强腔。换而言之,此处公开的该致动器组件不需要在该轭表面和/或致动器壳之外、在定位器和致动器之间使用外部导管。为了流体地耦接该定位器至该上和下压强腔,定位器可通过例如支架而耦接或安装在轭上(例如该轭的外表面)。相应地,在该轭主体中形成的该一个或多个内部通道流体地耦接该定位器的出口端至致动器组件的一个或多个压强腔。不使用外部导管显著减少或消除了对外部导管可能发生的损坏,在其他情况下这种损坏可能发生,因此加强了此处公开的该致动器组件实例的精确度和可靠性。在更详细描述该致动器实例前,结合图1A和1B,提供了对已知控制阀组件100的简单讨论。参照图1A和1B,该控制阀组件100包括致动器102,其通过轭106耦接至流体阀104。如图1B所示,隔膜108被设置于致动器壳110中,用以限定上压强腔112和第二压强腔114。定位器116 (图1A)为该上和下压强腔112和114提供控制流体(例如气动空气)。尤其是,外部导管118a和118b被分别用于在该定位器116和该压强腔112和114之间流体地稱接该控制流体。在操作中,该定位器116提供了来自压强源120的控制流体至上压强腔112和/或第二压强腔114,以提供跨该隔膜108的压强差。这种压强差导致该隔膜108相对于阀座(图中未示)直线路径地移动阀杆用以控制流体流过该流体阀104,该阀杆是操作性地耦接至该隔膜108。然而,该外部管道118a和118b可能被损坏或移出,因此限制或阻止该控制流体在该定位器116和/或该上和下压强腔112和114之间流动。该外部导管118a和/或118b的这种损坏或移出可能由对象接触而引起,例如车辆。在一些例子中,过程流体流过该流体阀104可对该控制阀组件100施加频率,该频率其基本等于该致动器102和/或该控制阀组件100的谐振频率,使得该致动器102和/或该控制阀组件100振动,和并且因而使得该导管118a和/或118b振动。在一些这些例子中,例如,该引起的振动可能造成该外部导管118a和118b被移出或损坏,因此影响该致动器102的操作,并且因此影响流体控制组件相对于该阀座的位置的精确性。图2展示了依照此处公开教导的、具有内部通道202的致动器组件实例200。图2中的该致动器组件实例200包括轭204,用以耦接致动器壳206至流体阀(例如图1A中的该流体阀104)。该致动器组件200使用位于该致动器壳206中的加载装置或隔膜208限定上压强腔212和下压强腔214,该上压强腔212相对于该下压强腔214。特别地,如下所述,该致动器组件200使用流体连接器组件215,使得该内部通道202被流体地耦接至该上和下压强腔212和214两者和/或其中之一。以这种方式,该内部通道202和该流体连接器组件215向该致动器壳206提供流体连接,不使用相对于该轭204和/或该致动器组件200外部地设置(例如相邻于该致动器组件200的该轭204的外表面)的导管。在此例中,该隔膜208通过隔膜板210而被耦接至致动器杆216。例如,该隔膜208是固定地被附着、夹紧、紧固或其他形式耦接至该隔膜板210(例如通过夹子和/或紧固件)。该致动器杆216,相应地,操作地耦接流体阀的流体控制组件和该隔膜208。此外,该上压强腔212和该隔膜208的第一侧218流体流通,且该下压强腔214和该隔膜208的第二侧220流体流通。如图2所示,定位器222被耦接或安装在该轭204上。例如,该定位器222可通过支架组件(图中未示出)被安装到该轭204上。该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装置,包括:致动器壳,其具有加载装置用以定义限定上压强腔和下压强腔,该上压强腔相对于该下压强腔;轭,用以耦接该致动器壳到流体阀;形成在该轭的主体内的内部通道,用以流体地耦接控制流体到该上压强腔或该下压强腔的至少其中之一;和流体连接器组件,其位于该致动器壳内,用以流体地耦接该内部通道至该上压强腔,该加载装置被置于该轭的该内部通道和该上压强腔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2012.07.12 US 13/547,7611.一种装置,包括: 致动器壳,其具有加载装置用以定义限定上压强腔和下压强腔,该上压强腔相对于该下压强腔; 轭,用以耦接该致动器壳到流体阀; 形成在该轭的主体内的内部通道,用以流体地耦接控制流体到该上压强腔或该下压强腔的至少其中之一;和 流体连接器组件,其位于该致动器壳内,用以流体地耦接该内部通道至该上压强腔,该加载装置被置于该轭的该内部通道和该上压强腔之间。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还包括可安装到该轭的定位器。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中,该定位器用以为该内部通道供应该控制流体,且其中当该定位器被安装到该轭时,该定位器的出口被耦接至该内部通道的入口。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该流体控制组件包括第一流体通道,其置于该致动器壳中,用以流体地耦接该内部通道的第一出口和该上压强腔。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置,其中,该第一流体通道包括管道。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中,该流体连接器组件还包括连接器,用以耦接该管道至该加载装置。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中,该加载装置包括开口,用以流体地耦接该内部通道的该第一出口和该上压强腔。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中,该加载装置包括活塞或隔膜。9.如权利要求所述I的装置,其中,该上压强腔和该加载装置的第一侧连通,且该下压强腔和该加载装置的第二侧连通,该第一侧相对于该第二侧。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中,该加载装置限定了弹簧腔,该致动器壳还包括置于该上压强腔中的弹簧,用以当该控制流体施加在该加载装置的该第二侧的力小于施加在该加载装置的第一侧的力时偏置该加载装置到预设定的位置。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中,该加载装置限定了弹簧腔,该致动器壳还包括置于该下压强腔中的弹簧,用以当该控制流体施加在该加载装置的该第一侧上的力小于施加在该加载装置的第二侧的力时偏置该加载装置到预设定的位置。12.—种致动器装置,包括: 第一端,用以耦接至致动器的外壳; 第二端,用以耦接至流体阀,和 第一流体通道,在该第一端和该第二端之间的轭中形成,该第一流体通道具有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M·W·麦卡蒂
申请(专利权)人:费希尔控制国际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