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憎水型玻璃棉毡及其胶黏剂配比。该玻璃棉毡由离心玻璃棉纤维和高憎水胶黏剂组成,胶黏剂含量3~25%。其中胶黏剂包含水溶性树脂,硅烷偶联剂,憎水剂,固化剂,pH调节剂,防尘油,软化水。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采用流动性好的水溶性树脂为原料,制备的玻璃棉毡具有优异的憎水性能。本发明专利技术同时涉及到憎水型玻璃棉毡的胶黏剂配比。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的胶黏剂制品具有优异的粘结强度、憎水性能、耐水性能、回弹性能、耐腐蚀性能,拓宽了玻璃棉毡的应用领域,如建筑、航空、航天、航海等领域的保温隔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憎水型玻璃棉毡及其胶黏剂配比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玻璃棉毡及其胶黏剂配比,特别是涉及一种憎水型玻璃棉毡及其胶黏剂配比。
技术介绍
玻璃纤维优点是绝缘性好、耐热性强、抗腐蚀性好,但不可否认,它也存在着很多缺点,如纤维表面光滑、有吸附水膜、与高分子树脂黏合力较差。玻璃纤维具有强烈吸附极性分子的趋向。而水气就是最容易遇到的极性分子。因而在玻璃纤维表面就牢固地吸附着一层水分子,厚约为水分子的100倍。吸附过程异常迅速,在相对湿度为60%-70%时,仅需2-3s就达到吸附平衡。这种吸附力很强,需在约500°C和负压的情况下才能把这层水膜除去。这层水膜的存在会严重地影响玻璃纤维与高分子树脂的粘接强度。此外,吸附水还会渗入到玻璃纤维表面的微裂痕中,使玻璃水解成庞大的硅酸胶体,从而降低玻璃纤维的强度。中国专利CN1557753A (【公开日】为2004年12月29日)公开了一种防水玻璃棉板及其制备方法,该方法以玻璃棉为原料,经喷胶、压板、固化、切割制成玻璃棉板,其胶黏剂由树脂、偶联剂和水组成,该方法在保持原有玻璃棉板优良性能的同时,增加了防潮防水的性能,并提高了强度和硬度;憎水性能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提高,但满足不了憎水要求非常高的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强度高,回弹性好,憎水性能好玻璃棉毡。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另一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上述玻璃棉毡的胶黏剂配比。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憎水型玻璃棉毡,其特征在于该玻璃棉毡由离心玻璃棉纤维和高憎水胶黏剂组成,胶黏剂含量3?25%。其中,所述的玻璃纤维,其特征在于所用的玻璃纤维平均直径为2?15 μ m。所述的憎水型玻璃棉毡的胶黏剂配比,其特征在于胶黏剂中包含水溶性树脂40?100份,硅烷偶联剂0.1?8份,憎水剂I?20份,固化剂I?10份,PH调节剂O?10份,防尘油4?30份,软化水100?900份。所述的配比,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溶性树脂可为酚醛树脂,或脲醛树脂,或三聚氰胺甲醛树脂,或三聚氰胺脲醛树脂,或其改性树脂,树脂的固含量为36?55 %,PH值为7?9。所述的配比,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化剂可为硫酸铵,或氯化铵,或六次甲基四胺,或对甲苯磺酸甲醇溶液,或苯磺酸甲醇溶液,或对甲苯磺酸乙醇溶液。所述的配比,其特征在于所述憎水剂可为乳化羟基硅油,或乳化氨基硅油,或乳化羟基氨基硅油,或乳化甲基硅油,或乳化含氢硅油,或其组合。所述的配比,其特征在于所述硅烷偶联剂可为KH550,或KH560,或KH792。所述的配比,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尘油为乳化矿物油。所述的配比,其特征在于混合的胶黏剂喷洒玻璃棉后,在200?270°C温度下,I?15min内固化成租。本专利技术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是:(I)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玻璃棉毡强度与没有胶黏剂的相比,强度大大提高。(2)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玻璃棉毡通过硅烷偶联剂和乳化硅油憎水剂对玻璃纤维进行表面处理,在纤维表面形成硅氧憎水膜,棉毡憎水性能优异。(3)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玻璃棉毡与
技术介绍
文献公开的玻璃棉板相比具有更好的回弹性能,从而使棉毡具有更加优异的隔音性能。(4)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玻璃棉毡综合性能优异,拓宽了棉毡的使用范围。(5)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玻璃棉毡胶黏剂配比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更好的脱模性,能更好的适应工业化生产。【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几个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专利技术,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而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在阅读了本专利技术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专利技术的各种等价形式的修改均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实施例1胶黏剂按下述配比配置:固含量为40.4%的水溶性酚醛树脂471Kg,氮含量为46.4%的尿素85Kg,软化水700Kg,硫酸铵15Kg,固含量为25.5%的乳化羟基硅油8Kg,硅烷偶联剂KH5501.2Kg,浓度为20.4%的氨水55Kg,固含量为48.3%的矿物油15Kg,软化水798Kg。将反应好的胶黏剂喷洒于平均直径为5?6 μ m的玻璃纤维的表面,在230?250°C下固化2min,固化后玻璃纤维表面较为均匀的包裹着胶黏剂,棉毡呈现淡黄色。憎水型玻璃棉毡的性能测试见表I。实施例2胶黏剂按下述配比配置:固含量为42%的水溶性脲醛树脂151.5Kg,氯化铵5.9Kg,固含量为23.8%的乳化氨基硅油3.5Kg,硅烷偶联剂KH5500.66Kg,浓度20.4%的氨水18Kg,固含量为48.3%的矿物油3Kg,软化水300Kg。将反应好的胶黏剂喷洒于平均直径为4.5?6μπι的玻璃纤维的表面,在235?255°C下固化2min,固化后玻璃纤维表面较为均匀的包裹着胶黏剂,棉毡呈现淡黄色。憎水型玻璃棉毡的性能测试见表I。实施例3胶黏剂按下述配比配置:固含量为41 %的水溶性尿醛树脂150Kg,氯化铵7.5Kg,固含量为23.8 %的乳化氨基硅油5Kg,硅烷偶联剂KH5501.2Kg,浓度为20.4%的氨水20Kg,固含量为48.3%的矿物油14Kg,软化水270Kg。将反应好的胶黏剂喷洒于平均直径为4?6 μ m的玻璃纤维的表面,在235?255°C下固化2min,固化后玻璃纤维表面较为均匀的包裹着胶黏剂,棉毡呈现淡黄色。憎水型玻璃棉毡的性能测试见表I。表I憎水型玻璃棉毡性能测试结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憎水型玻璃棉毡,其特征在于该玻璃棉毡由离心玻璃棉纤维和高憎水胶黏剂组成,胶黏剂含量3~2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憎水型玻璃棉毡,其特征在于该玻璃棉毡由离心玻璃棉纤维和高憎水胶黏剂组成,胶黏剂含量3?25%。2.根据权利要求书I所述的玻璃棉毡,其特征在于所用的玻璃纤维平均直径为2?15μ m03.一种憎水型玻璃棉毡的胶黏剂配比,其特征在于胶黏剂中包含水溶性树脂40?100份,硅烷偶联剂0.1?8份,憎水剂I?20份,固化剂I?10份,PH调节剂O?10份,防尘油4?30份,软化水100?900份。4.根据权利要求书3所述的配比,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溶性树脂可为酚醛树脂,或脲醛树脂,或三聚氰胺甲醛树脂,或三聚氰胺脲醛树脂,或其改性树脂,树脂的固含量为36?55%,PH值为7?9。5.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照峰,邱金莲,苏丹,
申请(专利权)人:陈照峰,邱金莲,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