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照峰专利>正文

一种表面带凹坑的真空绝热板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7661645 阅读:17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8-09 05:3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表面带凹坑的真空绝热板及其制备方法,该真空绝热板一面或两面带有凹坑,凹坑中能嵌入水泥砂浆,在建筑上用以提高真空绝热板与墙面之间的结合力。这些截面为圆形的凹坑与水泥砂浆结合后可看作为许多锚钉,该种结构使真空绝热板在不依靠锚固件的情况下,也可与墙面紧密结合,使得保温板上墙后的施工更为方便,进一步拓展了真空绝热板的使用范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绝热材料工程
,具体是涉及。
技术介绍
真空绝热板以玻璃纤维为芯层材料,以阻气复合薄膜为封装袋,经真空封装后制 备而成。由于它最大限度的提高了板内真空度,降低气体的对流从而实现高效绝热,因此具有极低的导热系数和优异的保温性能,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高效保温材料。在倡导节能减排的今天,建筑中外围护结构的热损耗较大,目前建筑能耗约占全国总能耗的1/3,建筑节能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极大关注。随着技术的进步,真空绝热板在建筑外墙隔热保温上的应用越来越被重视。由于真空绝热板拥有单位面积质量轻、施工简便、无毒、无污染、绿色环保、使用寿命长、不易燃烧等优点,因此它广泛适用于以混凝土和砌体结构为基层的新建居住建筑与公共建筑的外墙外保温工程和现有民用建筑的外墙外保温改造工程,在有些建筑保温场合的应用上效果极优甚至无可替代。然而,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由于真空绝热板本身的真空密封结构,不能通过直接镶嵌锚钉的方式增强与外墙的结合能力,从而限制了它的使用范围。为了增大真空绝热板与外墙间的结合,制造商在真空绝热板板上开通孔,便于安装锚固件。由于真空绝热板外表面较为平整,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与墙面间的摩擦力,因此我们有意识的增加板的粗糙度,抽真空后利用芯材上的开孔在外表面上形成凹坑。这些凹坑与水泥砂浆结合后可看作为许多锚钉,这种结构使真空绝热板在不依靠锚固件的情况下,也可与墙面紧密结合,使得保温板上墙后的施工更为方便,进一步拓展了真空绝热板的使用范围。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旨在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自身带凹坑结构,施工上墙后能与水泥砂浆紧密结合的具有高效绝热性能的真空绝热板。为实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了,其特征在于该真空绝热板一面或两面带有凹坑,凹坑中能嵌入水泥砂浆,在建筑上用以提高真空绝热板与墙面之间的结合力。所述真空绝热板,其特征在于表面凹坑截面为圆形,表面积为20mm2 80mm2,真空绝热板两面都有凹坑时凹坑深度为I 3mm,单面有凹坑时凹坑深度为2 4_。所述真空绝热板,其特征在于凹坑中心间隔50mm IOOmm以上。所述一种表面带凹坑的真空绝热板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顺序的步骤(I)将真空封装阻隔膜三边热封,第四边留口,用作填充芯材、抽真空;(2)芯材经打孔器开孔;(3)取至少I片或多片开孔芯材重叠,并与未开孔芯材相互叠加,使带开孔芯材层在外;(4)将叠加后芯材平整地放入真空封装阻隔膜内,抽真空并将第四边热封,真空绝热板在芯材开孔处出现凹坑,形成表面带凹坑的真空绝热板。所述真空绝热板,其特征在于该真空绝热板至少I片或多片芯材上有规则排列的开孔,且开孔芯材层数小于总芯材层数。所述真空绝热板,其特征在于板内芯材开孔的形状可以是圆柱形、圆锥形或其他弧线结构。所述真空绝热板,其特征在于板内芯材开孔表面积为Imm2 100mm2。应用效果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I)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表面凹坑结构并不会影响真空绝热板的绝热性能;(2)板内芯材开孔形状取圆柱形、圆锥形或其他弧线结构,抽真空后所形成的凹坑不存在明显的褶皱或折痕,对真空绝热板的密封性能不会产生影响;(3)本专利技术所述真空绝热板利用自身的结构特点在不依靠锚固件的情况下,也可与墙面紧密结合,优化了真空绝热板施工上墙的操作步骤。附图说明图I是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表面带凹坑的真空绝热板示意图。图2是图I中的A部位的侧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专利技术,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而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在阅读了本专利技术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专利技术的各种等价形式的修改均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实施例参照图I和图2,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表面带凹坑的真空绝热板包括凹坑10 ;带有圆柱形开孔的芯材20 ;凹陷真空封装膜30。其中圆柱形开孔直径为8mm,开孔深度取2片芯材厚度。该真空绝热板在制备时,具体工艺步骤如下(I)将真空封装阻隔膜三边热封,第四边留口,用作填充芯材、抽真空;(2)取2片芯材经圆形打孔器开孔,每排4个开孔共5排,孔与孔间隔50mm ;(3)将上述开孔芯材重叠,并与未开孔芯材相互叠加,使带开孔芯材层在外;(4)将叠加后芯材平整地放入真空封装阻隔膜内,抽真空并将第四边热封,真空绝热板在芯材开孔处出现凹坑,每个凹坑面积为40mm2,深度为3mm,形成表面带凹坑的真空绝热板。 上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单个具体实施方式,但本专利技术的设计构思并不局限于此,凡利用此构思对本专利技术进行非实质性的改动,均应属于侵犯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的行为。但凡是未脱离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形式的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表面带凹坑的真空绝热板,其特征在于该真空绝热板一面或两面带有凹坑,凹坑中能嵌入水泥砂浆,在建筑上用以提高真空绝热板与墙面之间的结合力。2.根据权利要求书I所述的真空绝热板,其特征在于表面凹坑截面为圆形,表面积为20mm2 80mm2,真空绝热板两面都有凹坑时凹坑深度为I 3mm,单面有凹坑时凹坑深度为2 4mm η3.根据权利要求书I所述的真空绝热板,其特征在于凹坑中心间隔50mm IOOmm以上。4.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表面带凹坑的真空绝热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顺序的步骤 (1)将真空封装阻隔膜三边热封,第四边留口,用作填充芯材、抽真空; (2)芯材经打孔器开孔; (3)取至少I片或多片开孔芯材重叠,并与未开孔芯材相互叠加,使带开孔芯材层在外; (4)将叠加后芯材平整地放入真空封装阻隔膜内,抽真空并将第四边热封,真空绝热板在芯材开孔处出现凹坑,形成表面带凹坑的真空绝热板。5.根据权利要求书I所述的真空绝热板,其特征在于该真空绝热板至少I片或多片芯材上有规则排列的开孔,且开孔芯材层数小于总芯材层数。6.根据权利要求书I所述的真空绝热板,其特征在于板内芯材开孔的形状可以是圆柱形、圆锥形或其他弧线结构。7.根据权利要求书I所述的真空绝热板,其特征在于板内芯材开孔表面积为Imm2 I OOmm20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该真空绝热板一面或两面带有凹坑,凹坑中能嵌入水泥砂浆,在建筑上用以提高真空绝热板与墙面之间的结合力。这些截面为圆形的凹坑与水泥砂浆结合后可看作为许多锚钉,该种结构使真空绝热板在不依靠锚固件的情况下,也可与墙面紧密结合,使得保温板上墙后的施工更为方便,进一步拓展了真空绝热板的使用范围。文档编号E04B1/80GK102628298SQ201210102060公开日2012年8月8日 申请日期2012年4月10日 优先权日2012年4月10日专利技术者周介明, 陈清, 陈照峰 申请人:周介明, 陈清, 陈照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清陈照峰周介明
申请(专利权)人:陈照峰周介明陈清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