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升降功能的汽车扶手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659648 阅读:78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2-13 05:1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带升降功能的汽车扶手箱,包括扶手箱盖和扶手箱本体,在所述扶手箱盖与所述扶手箱本体之间设有滑动式机构,所述滑动式机构包括第一层滑动式机构和第二层滑动式机构,所述第一层滑动式机构与第二层滑动式机构之间设有水平滑动导轨;所述扶手箱本体包括扶手箱本体外壳和扶手箱本体内胆,在所述扶手箱本体外壳与所述扶手箱本体内胆之间设有竖直滑动导轨。本发明专利技术充分利用人机工程,使得扶手箱的作用发挥到极致,满足不同驾驶员的多种需求,任一调解和改变扶手箱在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上的位置。同时,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有可靠性好、制造成本低、使用寿命长等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升降功能的汽车扶手箱
本专利技术属于汽车内饰件制造
,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带升降功能的汽车扶手箱。
技术介绍
汽车扶手箱是一种安装在两个座椅中间的汽车配件,隶属于汽车内饰件制造
。其人性化的设计初衷是为了使汽车驾驶员在长时间驾驶时能够放置胳膊,从而能够使胳膊得到有效的休息不至于酸麻、僵硬。随着制造技术的不断发展,生产工艺的不断改良,扶手箱又多出了储物的功能,例如存放饮料、水杯等小物件,使得驾驶员在有需要时随手即可拿到这些小物件.扶手盒内壁分为全覆盖式和半覆盖式。最老式的汽车扶手开关是外露式的,多次拨动开关打开扶手盒很容易造成开关处断裂,影响使用效果。现有技术中的汽车扶手箱结构,通常包括扶手箱盖和扶手箱本体,且扶手箱盖相对于扶手箱本体绕铰链做旋转运动,扶手箱盖的开口端设有卡销,扶手箱本体上设有与卡销相互配合的卡槽,扶手箱盖和扶手箱本体通过卡销与卡槽的配合安装在一起。但现有技术中的汽车扶手箱具有一定技术缺陷,如。1、现有技术中的汽车扶手箱,由于其扶手箱盖与扶手箱本体通过铰链连接,扶手箱盖在水平方向上是固定结构,当不同驾驶者驾驶汽车时,现有汽车扶手箱盖不能满足不同驾驶者在水平上移动的需求,人机适应性较差,使得驾驶者缺少舒适感。2、现有技术中的汽车扶手箱,由于其扶手箱盖与扶手箱本体通过铰链连接,扶手箱盖在水平方向上是固定结构,当不同驾驶者驾驶汽车时,现有汽车扶手箱盖不能满足不同驾驶者在竖直方向上移动的需求,当身高较高的驾驶者驾驶汽车时,需要较高位置的手扶箱盖支撑其手臂,现有技术中的汽车扶手箱不能满足不同驾驶者的要求,人机适应性较差,使得驾驶者缺少舒适感。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技术中的扶手箱,由于其扶手箱盖与扶手箱本体通过铰链连接,扶手箱盖在水平方向上是固定结构,当不同驾驶者驾驶汽车时,现有汽车扶手箱盖不能满足不同驾驶者在水平上移动的需求,同时,现有汽车扶手箱盖也不能满足不同驾驶者在竖直方向上移动的需求,当身高较高的驾驶者驾驶汽车时,需要较高位置的手扶箱盖支撑其手臂,现有技术中的汽车扶手箱不能满足不同驾驶者的要求,人机适应性较差,使得驾驶者缺少舒适感等技术问题,而提供了一种带升降功能的汽车扶手箱。本专利技术的构思是,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的扶手箱,由于其扶手箱盖与扶手箱本体通过铰链连接,扶手箱盖在水平方向上是固定结构,不能满足不同驾驶者在水平上移动和竖直方向上移动的需求,现有技术中的汽车扶手箱不能满足不同驾驶者的要求,人机适应性较差,使得驾驶者缺少舒适感等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构思是,在所述扶手箱内部设置水平滑轨和竖直滑轨,所述扶手箱盖实现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上的调整,从而满足不同驾驶员的需求。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带升降功能的汽车扶手箱,包括扶手箱盖和扶手箱本体,在所述扶手箱盖与所述扶手箱本体之间设有滑动式机构,所述滑动式机构包括第一层滑动式机构和第二层滑动式机构,所述第一层滑动式机构与第二层滑动式机构之间设有水平滑动导轨;所述扶手箱本体包括扶手箱本体外壳和扶手箱本体内胆,在所述扶手箱本体外壳与所述扶手箱本体内胆之间设有竖直滑动导轨。所述扶手箱本体内胆与所述第二层滑动式机构通过铰链连接。所述扶手箱包括三层储物盒,所述第一层滑动式机构与扶手箱盖构成第一层储物盒;所述第二层滑动式机构与第一层滑动式机构构成第二层储物盒;所述扶手箱本体内胆与所述第二层滑动式机构构成第三层储物盒。所述水平滑动导轨设置在所述第一层储物盒与所述第二层储物盒之间。所述水平滑动导轨包括上导轨和下导轨,所述上导轨设置在所述第一层储物盒的底部,所述下导轨设置在所述第二层储物盒的顶部。所述水平滑动导轨的端部设有水平锁止装置,所述水平锁止装置开关布置在所述第一层储物盒的前端部。所述竖直滑动导轨包括内导轨和外导轨,所述内导轨设置在所述扶手箱本体内胆上,所述外导轨设置在所述扶手箱本体外壳内侧。所述外导轨与所述内导轨相互配合,使得扶手箱本体内胆与扶手箱本体外壳之间发生相对移动。所述竖直导轨设有竖直锁止装置,所述竖直锁止装置的开关布置在所述第一层储物盒的右侧面,所述第一层储物盒的右侧面设有内陷式把手,所述锁止开关布置在所述内陷式把手内。所述水平锁止装置和竖直锁止装置均由锁止钩与锁止孔构成,所述锁止钩与所述锁止孔配合,将滑轨固定锁止。采用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有效解决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的扶手箱,由于其扶手箱盖与扶手箱本体通过铰链连接,扶手箱盖在水平方向上是固定结构,不能满足不同驾驶者在水平上移动和竖直方向上移动的需求,现有技术中的汽车扶手箱不能满足不同驾驶者的要求,人机适应性较差,使得驾驶者缺少舒适感等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在所述扶手箱内部设置水平滑轨和竖直滑轨,所述扶手箱盖实现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上的调整,从而满足不同驾驶员的需求。充分利用人机工程,使得扶手箱的作用发挥到极致,满足不同驾驶员的多种需求,任一调解和改变扶手箱在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上的位置。同时,本专利技术还有可靠性好、制造成本低、使用寿命长等特点。【附图说明】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扶手箱本体内胆与扶手箱本体外壳结构示意图;其中,I为扶手箱本体内胆;2为扶手箱本体外壳。【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带升降功能的汽车扶手箱,包括扶手箱盖和扶手箱本体,在所述扶手箱盖与所述扶手箱本体之间设有滑动式机构,所述滑动式机构包括第一层滑动式机构和第二层滑动式机构,所述第一层滑动式机构与第二层滑动式机构之间设有水平滑动导轨;所述扶手箱本体包括扶手箱本体外壳2和扶手箱本体内胆1,在所述扶手箱本体外壳2与所述扶手箱本体内胆I之间设有竖直滑动导轨。所述扶手箱本体内胆I与所述第二层滑动式机构通过铰链连接。所述扶手箱包括三层储物盒,所述第一层滑动式机构与扶手箱盖构成第一层储物盒;所述第二层滑动式机构与第一层滑动式机构构成第二层储物盒;所述扶手箱本体内胆I与所述第二层滑动式机构构成第三层储物盒。所述水平滑动导轨设置在所述第一层储物盒与所述第二层储物盒之间。所述水平滑动导轨包括上导轨和下导轨,所述上导轨设置在所述第一层储物盒的底部,所述下导轨设置在所述第二层储物盒的顶部。所述水平滑动导轨的端部设有水平锁止装置,所述水平锁止装置开关布置在所述第一层储物盒的前端部。所述竖直滑动导轨包括内导轨和外导轨,所述内导轨设置在所述扶手箱本体内胆I上,所述外导轨设置在所述扶手箱本体外壳2内侧。所述外导轨与所述内导轨相互配合,使得扶手箱本体内胆I与扶手箱本体外壳2之间发生相对移动。所述竖直导轨设有竖直锁止装置,所述竖直锁止装置的开关布置在所述第一层储物盒的右侧面,所述第一层储物盒的右侧面设有内陷式把手,所述锁止开关布置在所述内陷式把手内。所述水平锁止装置和竖直锁止装置均由锁止钩与锁止孔构成,所述锁止钩与所述锁止孔配合,将滑轨固定锁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带升降功能的汽车扶手箱,包括扶手箱盖和扶手箱本体,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扶手箱盖与所述扶手箱本体之间设有滑动式机构,所述滑动式机构包括第一层滑动式机构和第二层滑动式机构,所述第一层滑动式机构与第二层滑动式机构之间设有水平滑动导轨;所述扶手箱本体包括扶手箱本体外壳(2)和扶手箱本体内胆(1),在所述扶手箱本体外壳(2)与所述扶手箱本体内胆(1)之间设有竖直滑动导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升降功能的汽车扶手箱,包括扶手箱盖和扶手箱本体,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扶手箱盖与所述扶手箱本体之间设有滑动式机构,所述滑动式机构包括第一层滑动式机构和第二层滑动式机构,所述第一层滑动式机构与第二层滑动式机构之间设有水平滑动导轨;所述扶手箱本体包括扶手箱本体外壳(2)和扶手箱本体内胆(I ),在所述扶手箱本体外壳(2)与所述扶手箱本体内胆(I)之间设有竖直滑动导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升降功能的汽车扶手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扶手箱本体内胆(I)与所述第二层滑动式机构通过铰链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带升降功能的汽车扶手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扶手箱包括三层储物盒,所述第一层滑动式机构与扶手箱盖构成第一层储物盒;所述第二层滑动式机构与第一层滑动式机构构成第二层储物盒;所述扶手箱本体内胆(I)与所述第二层滑动式机构构成第三层储物盒。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带升降功能的汽车扶手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滑动导轨设置在所述第一层储物盒与所述第二层储物盒之间。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带升降功能的汽车扶手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滑动导轨包括上导轨和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童劭瑾苏荣敏程房江罗文光
申请(专利权)人:富卓汽车内饰安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