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瑞全专利>正文

自压出型T型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65904 阅读:2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自压出型T型模,能适合较广粘度范围的塑胶压出,且压出后能有均匀的效果、生产效率高,能提高产品质量。它包括一容槽座、压出模座,压出模座内部具有一压出室,压出室内装设有二泵式齿轮,于泵式齿轮的前方则设有一压出流道,压出流道的适当位置处设有一节流杆,而压出流道的前方具有流量控制座,另于其上方设有排列多道式调整杆,调整杆下方的孔道中置有钢珠,钢珠前端顶住一惰轮及辊压轮,辊压轮受一弹簧片压定,弹簧片受一压板压住固定。(*该技术在200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本技术涉及一种自压出型T型模,特别是指一种能适合较广粘度范围(其范围可于100cps-1000000cps)的塑胶压出,具压出均匀、生产效率高且能提高产品质量及降低机械设备及成本等诸多优点的新颖创作。一般常用淋膜机在作业上均配合压出机利用螺旋杆螺矩长短以便将不同性质塑胶液压涂于纸面或胶面上,然此种配合压出机压出的方式却有下列诸多缺点存在,兹加以说明如下:其一、常用利用压出机制造的方式对于塑胶液粘度的适用范围较小(因螺距长短变化有限),即若液体粘度太浓则难以压出,若粘度太稀则又无法压出,因此常造成制造上的困扰,且压出机与模具的整体机械设备成本亦高。其二、常用利用压出机压出的方式为单点挤入后压出,因此在作业上速度较慢,且压出后容易产生不平均的现象,不仅影响生产的效率且产品的质量亦不佳。鉴于上述的缺点,创作人以其数十年从事有关此业制造的经验,均有深切的了解,基于其研究创新的精神,乃积极努力研究,经多次的开发改良后终于精心设计出本技术,其主要目的乃在利用其独特优异的模具结构设计及压出方式,可以全面压出的方式进行作业,且可做适当的微调而使压出制造达到完全平均的效果,可充分提高生产的效率及产品的质量。本技术的另一目的乃在利用其优异的结构设计可适合较广粘度范围(100cps-1000000cps)的塑胶液压出,可提高其制造的效能,避免不必要的困扰,且可省略压出机的设备成本,以后在板-->类或抽塑胶纱类均不须用压出机且生产量能以倍计。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构思实现的:一种自压出型T型模,包括:一容槽座,呈一梯形体,内设有容槽及自动控温及加温设备,上方具有二输入管;一压出模座,内部设有一压出室,压出室内装设有二泵式齿轮,压出室的一端接输入流道,输入流道则上接容槽座的容槽;于二泵式齿轮的前方则设有一压出流道,压出流道的适当位置处设有一节流杆,该节流杆设有一平边以便转动时可控制液体的流量;压出模座的上下方则设有热煤油管道;一流量控制座(后模唇),固设于压出流道的出口下方,座体上开设有一间槽,于垂直方向设有螺孔可配合锁入螺丝,靠螺丝的松紧以控制流道大小;一辊压轮调整装置,为多道式装设于压出模座的前端,具有L形孔道,于孔道中装设有若干钢珠及一惰轮、辊压轮,孔道的上方则锁入一调整螺杆;另于辊压轮的上方则具有一断面呈形的弹簧片,该弹簧片是利用一压板加以固定,而弹簧片的弧形片恰可压住辊压轮使其定位。通过上述结构元件的设计组合,可适合较广粘度范围的塑胶液压出并能均匀、快速的完成塑胶板及抽塑胶纱、气泡布及多种塑胶类均可适用而能免去塑胶压出机的机械成本,使用上生产效率以倍计,且产品质量稳定优异。本技术为达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及结构功能特征,现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图1为本技术整个机体的立体图。图2为本技术的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组合剖视图。-->图4为本技术的压出模座内部结构图。图5为本技术的组合剖视图。图6为本技术的传动结构图。图7为本技术的调整结构部分立体图。请参阅附图,由图显示,本技术在结构设计上包括槽座(10)及压出模座(11),其中容槽座(10)呈一梯形体装固于压出模座(11)上方,容槽座(10)上具有二输入管(20)(21)可传输塑胶液体进入其容槽内;另压出模座(11)内部设有一压出室(12),压出室(12)内装设有二泵式齿轮(22)(23),压出室(12)之一端接输入流道(24),输入流道(24)则上接容槽座(10)的容槽(25)(如图2、3所示);于二泵式齿轮(22)、(23)的前方则设有一压出流道(26),在压出流道(26)的适当位置处设有一节流杆(27),该节流杆(27)设有一平边以便可做转动控制液体的流量;而压出流道(26)的前方另具有排列的流量控制座(13)(后模唇),该流量控制座(13)上具有一间槽(28),并具有一螺孔(29)以便可让螺丝锁入,靠螺丝的松紧以顶压其前方顶块以控制压出流道(26)前方流道开口的大小,以便控制液体的流量以决定塑胶模的厚薄;于压出流道(26)的上方则设有多道排列的辊压轴调整装置,该装置具有L形孔道(30),于孔道(30)中装设有若干钢珠(31)及惰轮(32)、辊压轮(33),孔道(30)的上方则锁入一调整螺杆(34);另于辊压轮(33)的上方则具有一断面呈形的弹簧片(35),该弹簧片(35)是利用一压板(36)加以固定,而弹簧片(35)的弧形片体则恰可压住辊压轮(33)使其定位而不会掉出;另于压出模座(11)体的上下方均设有热媒油管道(37)(38),可装入媒油以达控温效果,使模具温度保持平均;另容槽(25)周边亦设有自动控温装置(43)可具保温及加温作用。本技术由其独特的结构及组合,在整体压出方式及功能方面,加以详细说明如下:热熔后的塑胶液经输入管(20)(21)传入-->容槽座(10)内,再经由输入流道(24)进入压出模座(11)的压出室(12)内,再利用压出室(12)内的二泵式齿轮(22)(23)将塑胶液压入压出流道(26),可顺利将塑胶液做全面式的压出而泵式齿轮中间具有多点支点(44)固定使其能很稳定的传动,如图3所示,压出后的塑胶液将由辊压轮(33)与淋膜机体上的辊轮(40)配合而进行辊压作业,以顺利将塑胶膜辊压于布料或纸面上,整体压出作业能非常迅速的进行,且可适合较广粘度范围(100cps-1000000cps)的塑胶液压出;而多道式排列的辊压轮调整装置利用其调整螺杆(34)、钢珠(31)等的装置可有效地对辊压轮(33)做顶压调整,调整上深具高度的灵敏性,可达甚佳的微调效果,藉以使整支辊压轮(33)的各处均能平均配合辊轮(40)进行辊压作业,能达到完全的压出均匀效果,可充分提高生产的效率及产品的质量。如图6所示,二泵式齿轮(22)(23)是以马达带动万向接头(41)的传动而动作,其与大辊轮(40)转速相互配合,辊轮(40)转速快泵式齿轮亦快以配合后面的收料速度;而如图3、4所示,流量控制座(13)可利用螺丝(42)的迫紧而控制流道的大小以决定压出塑胶膜的厚薄。本技术若不用在淋膜机而用在普通塑胶板类塑胶纱、汽泡布等塑胶加工作业时则后面的设备(辊压轮调整装置、流量控制座)均可不用,使用范围甚广。综上所述,创造人于苦思钻研精心设计出本技术,靠其优异的结构设计及组合,可使淋膜压出的作业能快速、均匀的完成,可有效提高生产的效率及产品的质量同时降低机构成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压出型T型模,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容槽座,呈一梯形体,内设有容槽及自动控温及加温设备,上方具有二输入管;一压出模座,内部设有一压出室,压出室内装设有二泵式齿轮,压出室的一端接输入流道,输入流道则上接容槽座的容槽;于二泵式齿轮的前 方则设有一压流道,压出流道的适当位置处设有一节流杆,该节流杆设有一以便转动时可控制液体的流量的平边;押出模座的上下方则设有热媒油管道;一流量控制座(后模唇),固设于压出流道的出口下方,座体上开设有一间槽,于垂直方向设有螺孔可配合锁入螺丝 ,靠螺丝的松紧以控制流道大小;一辊压轮调整装置,为多道式装设于压出模座的前端,具有L形孔道,于孔道中装设有若干钢珠一惰轮、辊压轮,孔道的上方则锁入一调整螺杆;另于辊压轮的上方则具有一断面呈d形的弹簧片,该弹簧片是利用一压板加以固定,而弹 簧片的弧形片恰可压住辊压轮使其定位。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自压出型T型模,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容槽座,呈一梯形体,内设有容槽及自动控温及加温设备,上方具有二输入管;一压出模座,内部设有一压出室,压出室内装设有二泵式齿轮,压出室的一端接输入流道,输入流道则上接容槽座的容槽;于二泵式齿轮的前方则设有一压出流道,压出流道的适当位置处设有一节流杆,该节流杆设有一以便转动时可控制液体的流量的平边;押出模座的上下方则设有热媒油管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瑞全
申请(专利权)人:陈瑞全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