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瑞全专利>正文

带多重调节的多层塑胶制品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62840 阅读:19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带多重调节的多层塑胶制品模具。为提供一种可对各塑胶液混合前、后流量厚度进行多重调节、提高产品质量的模具,提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它由上模、下模和隔离板组成,上模上设有上填充通道和上单层塑胶液调节器,其前端设有弹性上模唇和作用在弹性上模唇上的多层混合塑胶液调节器;下模上设有下填充通道和下单层塑胶液调节器;隔离板呈长板状,其前端设有呈斜锥状的导流部,隔离板置于上、下模之间,其导流部两侧分别形成上、下单层塑胶液流道,上、下模前端之间形成与上、下塑胶液流道贯通的前端为射出口的多层混合塑胶液流道。(*该技术在200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带多重调节的多层塑胶制品模具本技术属于热塑性材料成型装置,特别是一种带多重调节的多层塑胶制品模具。为适用各种使用环境,出现了多层塑胶制品,如表层塑胶为强度较好的材料,而底层为较便宜的材料,或为两种不同颜色的材料;或在两层材料之间夹有杂废材料。习用的生产多层塑胶的模具,如图1所示,由上、下模组成,在上、下模之间形成供塑胶液流动的流道,其前端形成供塑胶液压出成型的射出口,在其后端设有塑胶填充头,填充头上设有数个与上、下模之间流道贯通的填充通道,在填充通道的端头设有带调节闸头的转换器,将各种不同性质或颜色的塑胶液从各转换器注入,并由调节闸头调节其流量,当各种塑胶液汇流到上、下模之间的流道即呈分层状态,再由射出口压出,形成多层塑胶板。这种结构的模具,其调节塑胶液流量的调节闸头离射出口太远,无法有效地控制射出口的流量,不仅使压出的塑胶板厚度不均,而且使各层塑胶厚薄不均匀或贴合不良,从而大大降低产品的精度和质量。为此出现了如图2所示的设有可调节射出口的模具,其上模前端设有弹性上模唇、钢珠和调整螺丝,藉旋紧或旋松调整螺丝经钢珠压迫弹性上模唇变形以调小射出口或经弹性上模唇的弹力复原以调大射出口,以达到控制射出口的塑胶液流量。这种结构的模具,其弹性上模唇板易产生疲劳定形,当旋松调整螺丝时,往往因弹性上模唇无法复原而无法调大射出口的间隙,致使仍无法保证塑胶板的质量。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对各塑胶液混合前、后流量、厚度进行多重调节、提高产品精度和质量的带多重调节的多层塑胶制品模具。本技术由上模、下模和隔离板组成,上模上设有上填充通道和上单层塑胶液调节器,其前端设有弹性上模唇和作用在弹性上模唇上的多层混合塑胶液调节器;下模上设有下填充通道和下单层塑胶液调节器;隔离板呈长板状,其前端设有呈斜锥状的导流部,隔离板置于上、下模之间,其导流部两侧分别与上、下模上的上、下填充通道出口相对应且与上、下模之间形成上、下单层塑胶液流道,并令上、下单层塑胶液调节器对应于上、下塑胶液流道上,上、下模前端之间形成与上、下塑胶液流道贯通的-->前端为射出口的多层混合塑胶液流道。由于本技术由上模、下模和隔离板组成,上模上设有上填充通道和上单层塑胶液调节器,其前端设有弹性上模唇和作用在弹性上模唇上的多层混合塑胶液调节器;下模上设有下填充通道和下单层塑胶液调节器;隔离板呈长板状,其前端设有呈斜锥状的导流部,隔离板置于上、下模之间,其导流部两侧分别与上、下模上的上、下填充通道出口相对应且与上、下模之间形成上、下单层塑胶液流道,并令上、下单层塑胶液调节器对应于上、下塑胶液流道上,上、下模前端之间形成与上、下塑胶液流道贯通的前端为射出口的多层混合塑胶液流道。使用时分别从上、下模的上、下填充通道向模具内注入不同的塑胶液,使其经上、下填充通道进入上、下单层塑胶液流道,并由上、下单层塑胶液调节器调节各单层塑胶液的厚度及流量,上、下单层塑胶液经上、下单层塑胶液流道沿隔离板前端导流部的斜面汇流集成重叠状多层混合塑胶液并沿多层混合塑胶液流道至射出口,并藉助作用于弹性上模唇上的多层混合塑胶液调节器调节射出口的大小控制塑胶板的厚度,提高了塑胶板的质量,从面达到本技术的目的。图1为习用的多层制品压出模具图2为习用的多层混合塑胶液调整装置图3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剖面图图4为图3中A部局部放大分解结构立体图图5为本技术使用状态示意图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阐述。如图3所示,本技术由上模1、下模2和隔离板3组成,上模1上设有上填充通道11、上电热管12和上单层塑胶液调节器13,其前端设有弹性上模唇14和作用于弹性上模唇14上的多层混合塑胶液调节器15,上单层塑胶液调节器13由调节螺杆131和安装在调节螺杆131底端的带斜面1321的推块132组成,如图4所示,多层混合塑胶液调节器15由数根下压螺杆151、上拉螺杆152、压板153、钢珠154和复位弹簧155组成,压板153上设有通孔1531,上模1前端与弹性上模唇14相对处设有相间隔的螺孔16和通孔17,在弹性上模唇14上分别与螺孔16和通孔17相对应处设有弧形凹穴141-->和螺孔142,在弹性上模唇14上还设有保温杆18,压板153置于弹性上模唇14上并压住保温杆18,下压螺杆151旋装在上模1前端螺孔16内并穿过压板153上的通孔1531抵在置于弧形凹穴141内的钢珠154上,上拉螺杆152穿过上模1前端通孔17、复位弹簧155和压板153上通孔1531旋装在弹性上模唇14的螺孔142上;下模2上设有下填充通道21、下电热管22和下单层塑胶液调节器23,下单层塑胶液调节器23由调节螺杆231和带斜面2321的推块232组成;隔离板3呈长板状,其前端设有呈斜锥状的导流部31,隔离板3置于上、下模1、2之间,其导流部31两侧分别与上、下模1、2上的上、下填充通道11、21出口相对应,且与上、下模1、2之间形成上、下单层塑胶液流道4、5,并令上、下单层塑胶液调节器13、23的推块132、231的斜面1321、2321对应于上、下单层塑胶液流道4、5;上、下模1、2前端之间形成与上、下单层塑胶液流道4、5贯通的前端为射出口6的多层混合塑胶液流道7。如图5所示,使用时分别从上、下模1、2的上、下填充通道11、21注入不同的塑胶液,使其经上、下填充通道11、21进入上、下单层塑胶液流道4、5,并由上、下单层塑胶液调节器13、23调节各单层塑胶液的厚度和流量,上、下单层塑胶液经上、下单层塑胶液流道4、5沿隔离板3前端导流部31斜面汇流集成重叠状多层混合塑胶液并沿多层混合塑胶液流道7至射出口6,压制成多层塑胶板,并藉助拧紧上拉螺杆152、拧松下压螺杆152,调大射出口6,或拧松上拉螺杆152、拧紧下压螺杆152调小射出口6,以控制多层塑胶板的厚度。上电热管12、下电热管22和保温杆18分别对上、下单层塑胶液和多层混合塑胶液加热以保持其良好的流动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带多重调节的多层塑胶制品模具,它具有上、下模,其特征在于它还具有隔离板;上模上设有上填充通道和上单层塑胶液调节器,其前端设有弹性上模唇和作用在弹性上模唇上的多层混合塑胶液调节器;下模上设有下填充通道和下单层塑胶液调节器;隔离板呈长板状,其前端设有呈斜锥状的导流部,隔离板置于上、下模之间,其导流部两侧分别与上、下模上的上、下填充通道出口相对应且与上、下模之间形成上、下单层塑胶液流道,并令上、下单层塑胶液调节器对应于上、下塑胶液流道上,上、下模前端之间形成与上、下塑胶液流道贯通的前端为射出口的多层混合塑胶液流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多重调节的多层塑胶制品模具,它具有上、下模,其特征在于它还具有隔离板;上模上设有上填充通道和上单层塑胶液调节器,其前端设有弹性上模唇和作用在弹性上模唇上的多层混合塑胶液调节器;下模上设有下填充通道和下单层塑胶液调节器;隔离板呈长板状,其前端设有呈斜锥状的导流部,隔离板置于上、下模之间,其导流部两侧分别与上、下模上的上、下填充通道出口相对应且与上、下模之间形成上、下单层塑胶液流道,并令上、下单层塑胶液调节器对应于上、下塑胶液流道上,上、下模前端之间形成与上、下塑胶液流道贯通的前端为射出口的多层混合塑胶液流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多重调节的多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瑞全
申请(专利权)人:陈瑞全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