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式电源控制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653827 阅读:100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2-08 08: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一体式电源控制盒,其特征在于,具有:壳体(1),其壳身设有控制电路输出线孔(3)以及控制开关安装孔(4);安装于壳体底部的两控制电路输入端子(2);安装于壳体的控制器,其连接于控制电路输入端子,所述控制器的输出端通过控制电路输出线孔而接于控制设备,所述控制器的控制开关安装于控制开关安装孔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整个电动锯/钻的控制装置采用一体式设计,维修时可整体更换,使整枪使用寿命更长。(*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体式电源控制盒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尤其是涉及一种一体式电源控制盒。
技术介绍
医用电动锯/钻作为供医院外科手术使用的医疗器械,具有外型美观、体积小、重量轻、无电线,携带方便,操作安全,可缩短手术时间等特点。通常情况下,电动锯/钻由充电器、电池、电池消毒盒外加主机和钻具组件、锯具组件组成,或由充电器、电池、电池消毒盒外加主机与各组件单独组成。产品的外壳是全封闭的。充电器不作为医用电子设备。电动锯/钻的电源控制盒在结构上无法完成整体式更换,而且使用寿命较短,维修起来具有不便的弊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一体式电源控制盒。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体式电源控制盒,其特征在于,具有:壳体(1),其壳身设有控制电路输出线孔(3)以及控制开关安装孔(4);安装于壳体底部的两控制电路输入端子(2);安装于壳体的控制器,其连接于控制电路输入端子,所述控制器的输出端通过控制电路输出线孔而接于控制设备,所述控制器的控制开关安装于控制开关安装孔处。所述壳体采用分体式结构,该壳体具有:左壳体(la),其周向设有插接凸部(10);右壳体(lb),其周向设有与插接凸部配合的凹槽。所述壳体底部设置有两凸耳(5 )。所述壳体内腔具有分隔部(6)而将壳体内腔分成控制器安装腔(7)以及线路容纳腔(8)。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整个电动锯/钻的控制装置采用一体式设计,维修时可整体更换,使整枪使用寿命更长。【附图说明】图1为一体式电源控制盒主视图。图2为一体式电源控制盒仰视图。图3为一体式电源控制盒俯视图。图4为一体式电源控制盒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如无特别说明,本文中“/”代表“或”的含义。如图1-4所示,一体式电源控制盒,其具有:塑料壳体I,其壳身设有控制电路输出线孔3 (设于壳体的右侧壁)以及控制开关安装孔4 (设于壳体的左侧壁);安装于壳体底部的两控制电路输入端子2,端子以铜片结构为主,大体上位于结构图的左侧,通过胶黏剂固定于壳体的底部;安装于壳体的控制器(,图中未示,该控制器采用现有技术可以实现,现有技术可呈现盒体结构的控制器,将所有控制芯片及电路集成于控制盒中),其连接于控制电路输入端子,所述控制器的输出端通过控制电路输出线孔而接于控制设备,所述控制器的控制开关安装于控制开关安装孔处。为便于拆卸和安装,所述壳体采用分体式结构,该壳体具有:左壳体la,其周向设有插接凸部10 ;右壳体lb,其周向设有与插接凸部配合的凹槽。所述壳体底部设置有两凸耳5。所述壳体内腔具有分隔部6而将壳体内腔分成控制器安装腔7以及线路容纳腔8。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仅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凡是属于本技术原理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的前提下进行的若干改进,这些改进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体式电源控制盒,其特征在于,具有:壳体(1),其壳身设有控制电路输出线孔(3)以及控制开关安装孔(4);安装于壳体底部的两控制电路输入端子(2);安装于壳体的控制器,其连接于控制电路输入端子,所述控制器的输出端通过控制电路输出线孔而接于控制设备,所述控制器的控制开关安装于控制开关安装孔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体式电源控制盒,其特征在于,具有: 壳体(1),其壳身设有控制电路输出线孔(3)以及控制开关安装孔(4); 安装于壳体底部的两控制电路输入端子(2); 安装于壳体的控制器,其连接于控制电路输入端子,所述控制器的输出端通过控制电路输出线孔而接于控制设备,所述控制器的控制开关安装于控制开关安装孔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式电源控制盒,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熙迥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博进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