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天津大学专利>正文

局部分级深度材料光栅超慢太赫兹波导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653207 阅读:112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2-08 07: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金属或半导体光栅、波导技术领域,为解决太赫兹波低速传输的问题,精确控制太赫兹波传输速率,且结构简单,结果精确可控,具有可操作性,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局部分级深度材料光栅超慢太赫兹波导,在局部分级深度材料表面刻写有周期形式的凹槽,凹槽深度一部分固定不变,另一部分分级变化,具体为前半段太赫兹传播起始阶段为渐变深度,后半段凹槽深度固定不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主要应用于太赫兹波低速传输。(*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局部分级深度材料光栅超慢太赫兹波导
本技术涉及金属或半导体光栅、波导
,具体讲,涉及基于局部分级深度金属或半导体光栅的超慢太赫兹波导。技术背景太赫兹波是指频率在0.1THz至IOTHz之间,波长在0.03mm-3mm之间的电磁波,其所处的特殊位置使太赫兹技术成为连接电子学和光子学的桥梁,通过线性波导精确操控赫兹波的传输速度一直是光学领域的重大研究课题,降低并控制太赫兹波的速度对于太赫兹波段光调制器、传感器、非线性增强等技术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太赫兹慢光技术在近场成像、生物传感方面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表面等离子体激元(SPPs)已被证实可通过亚波长金属结构限制和控制电磁波的传输,不同结构的表面结构会对电磁波场的传输特性产生很大的影响,该结构已被应用与慢光的研究当中,金属对于太赫兹波来说是良导体,刻有凹槽的周期结构金属表面能够限制太赫兹波段的电磁场传输,表面等离子体激元的色散关系能够通过设计表面光栅的参数确定。基于表面等离子体激元的上述特性,人们已经发现分级深度光栅结构能够限制、聚焦、减慢甚至停止金属表面太赫兹波的传输,所以为了精确计算太赫兹波传输速率以及实现超慢太赫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局部分级深度材料光栅超慢太赫兹波导,其特征是,在局部分级深度材料表面刻写有周期形式的凹槽,凹槽深度一部分固定不变,另一部分分级变化,具体为前半段太赫兹传播起始阶段为渐变深度,后半段凹槽深度固定不变。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局部分级深度材料光栅超慢太赫兹波导,其特征是,在局部分级深度材料表面刻写有周期形式的凹槽,凹槽深度一部分固定不变,另一部分分级变化,具体为前半段太赫兹传播起始阶段为渐变深度,后半段凹槽深度固定不变。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局部分级深度材料光栅超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史伟郭宝山姚建铨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