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对圆形线对物理发泡阻水单屏蔽型自承式引入电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652930 阅读:114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2-08 06: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两对圆形线对物理发泡阻水单屏蔽型自承式引入电缆,包括相平行延伸的电缆单元和加强单元,电缆单元由中心的两对线对及依次由内向外包绕在两对线对的外部的聚酯带、铝箔层及外护层组成,聚酯带与铝箔层之间设置有泄流线,每对线对包括两根导体,导体的外部包绕有绝缘层,绝缘层包括依次由导体的外壁从内向外包绕的内皮层、物理发泡层及外皮层,线对的外部包绕有阻水带。本设计的电缆中导体外部的绝缘层采用内皮层、物理发泡层加外皮层的结构,物理发泡层的发泡材料成本低廉、质量轻,在保证电缆性能要求的前提下,能够有效减少原料用量,进而降低电缆生产成本、运输成本,同时也降低了废料和有害气体的排放。(*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两对圆形线对物理发泡阻水单屏蔽型自承式引入电缆
本技术涉及一种两对圆形线对物理发泡阻水单屏蔽型自承式引入电缆。
技术介绍
现有的两对圆形线对阻水单屏蔽型自承式引入电缆中的绝缘层采用实心PE材料,使得电缆整体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两对圆形线对物理发泡阻水单屏蔽型自承式引入电缆,其中的绝缘层中部以发泡材料填充,减少PE材料的用量,进而有效降低成本。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两对圆形线对物理发泡阻水单屏蔽型自承式引入电缆,包括相平行延伸的电缆单元和加强单元,所述的电缆单元由中心的两对线对及依次由内向外包绕在两对所述的线对的外部的聚酯带、铝箔层及外护层组成,所述的聚酯带与所述的铝箔层之间设置有泄流线,每对所述的线对包括两根导体,所述的导体的外部包绕有绝缘层,所述的绝缘层包括依次由所述的导体的外壁从内向外包绕的内皮层、物理发泡层及外皮层,所述的线对的外部包绕有阻水带,所述的加强单元由中心的加强件和包绕在外部的加强护层组成,所述的外护层与所述的加强护层沿长度方向相固定连接,所述的导体的直径为0.5mm,所述的内皮层的厚度为0.0lmm,所述的物理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两对圆形线对物理发泡阻水单屏蔽型自承式引入电缆,其特征在于:包括相平行延伸的电缆单元和加强单元,所述的电缆单元由中心的两对线对及依次由内向外包绕在两对所述的线对的外部的聚酯带、铝箔层及外护层组成,所述的聚酯带与所述的铝箔层之间设置有泄流线,每对所述的线对包括两根导体,所述的导体的外部包绕有绝缘层,所述的绝缘层包括依次由所述的导体的外壁从内向外包绕的内皮层、物理发泡层及外皮层,所述的线对的外部包绕有阻水带,所述的加强单元由中心的加强件和包绕在外部的加强护层组成,所述的外护层与所述的加强护层沿长度方向相固定连接,所述的导体的直径为0.5mm,所述的内皮层的厚度为0.01mm,所述的物理发泡层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两对圆形线对物理发泡阻水单屏蔽型自承式引入电缆,其特征在于:包括相平行延伸的电缆单元和加强单元,所述的电缆单元由中心的两对线对及依次由内向外包绕在两对所述的线对的外部的聚酯带、铝箔层及外护层组成,所述的聚酯带与所述的铝箔层之间设置有泄流线,每对所述的线对包括两根导体,所述的导体的外部包绕有绝缘层,所述的绝缘层包括依次由所述的导体的外壁从内向外包绕的内皮层、物理发泡层及外皮层,所述的线对的外部包绕有阻水带,所述的加强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勇孙建峰陆德华吴健锋薄方荣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苏龙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