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含有芳砜纶的涤纶织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646815 阅读:108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2-07 16: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纺织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含有芳砜纶的涤纶织物,包括涤纶纤维,涤纶纤维嵌设在芳砜纶纤维内,另一涤纶纤维的外层包覆有竹炭纤维,竹炭纤维的外层包覆有蚕丝纤维,蚕丝纤维的上表面与芳砜纶纤维的下表面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同现有技术相比,在涤纶纤维外分别增设芳砜纶纤维以及竹炭蚕丝纤维,提高了涤纶织物的抗熔性和吸湿性,使涤纶织物可以在高温、有火星的环境下穿着,也使涤纶织物的舒适性得到提高。(*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含有芳砜纶的涤纶织物
本技术涉及纺织
,具体地说是一种含有芳砜纶的涤纶织物。
技术介绍
涤纶织物具有弹性好,不易变形的有点。但涤纶织物的抗熔性较差,遇着烟灰、火星等易形成孔洞;此外,涤纶织物的吸湿性较差,穿着有闷热感。因此,设计一种能够提高抗熔性和吸湿性的含有芳砜纶的涤纶织物是至关重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能够提高抗熔性和吸湿性的含有芳砜纶的涤纶织物。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设计了一种含有芳砜纶的涤纶织物,包括涤纶纤维,其特征在于:涤纶纤维嵌设在芳砜纶纤维内,另一涤纶纤维的外层包覆有竹炭纤维,竹炭纤维的外层包覆有蚕丝纤维,蚕丝纤维的上表面与芳砜纶纤维的下表面连接。所述的两个相邻的涤纶纤维之间设有间隙。所述的外层包覆有竹炭纤维的另一涤纶纤维从左至右依次排列。所述的竹炭纤维的截面为环形。所述的涤纶纤维的截面为矩形。所述的另一涤纶纤维的截面为圆形。本技术同现有技术相比,在涤纶纤维外分别增设芳砜纶纤维以及竹炭蚕丝纤维,提高了涤纶织物的抗熔性和吸湿性,使涤纶织物可以在高温、有火星的环境下穿着,也使涤纶织物的舒适性得到提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参见图1,I为涤纶纤维;2为另一涤纶纤维;3为竹炭纤维;4为蚕丝纤维;5为芳砜纶纤维。【具体实施方式】现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参见图1,本技术包括涤纶纤维。涤纶纤维I嵌设在芳砜纶纤维5内,另一涤纶纤维2的外层包覆有竹炭纤维3,竹炭纤维3的外层包覆有蚕丝纤维4,蚕丝纤维4的上表面与芳砜纶纤维5的下表面连接。本技术中,为了更好地提高涤纶纤维I的抗熔性,两个相邻的涤纶纤维I之间设有间隙,用以填充芳砜纶纤维5。外层包覆有竹炭纤维3的另一涤纶纤维2从左至右依次排列。竹炭纤维3的截面为环形。涤纶纤维I的截面为矩形。另一涤纶纤维2的截面为圆形。本技术在使用时,蚕丝纤维4与人体表面接触,可以更好地吸湿排汗,竹炭纤维3起到杀菌的作用,而芳砜纶纤维I与外界高温环境接触,芳砜纶纤维I的高耐热性和高阻燃性对涤纶纤维和人体起到保护作用。本技术在涤纶纤维外分别增设芳砜纶纤维以及竹炭蚕丝纤维,提高了涤纶织物的抗熔性和吸湿性,使涤纶织物可以在高温、有火星的环境下穿着,也使涤纶织物的舒适性得到提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含有芳砜纶的涤纶织物,包括涤纶纤维,其特征在于:涤纶纤维(1)嵌设在芳砜纶纤维(5)内,另一涤纶纤维(2)的外层包覆有竹炭纤维(3),竹炭纤维(3)的外层包覆有蚕丝纤维(4),蚕丝纤维(4)的上表面与芳砜纶纤维(5)的下表面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含有芳砜纶的涤纶织物,包括涤纶纤维,其特征在于:涤纶纤维(I)嵌设在芳砜纶纤维(5)内,另一涤纶纤维(2)的外层包覆有竹炭纤维(3),竹炭纤维(3)的外层包覆有蚕丝纤维(4),蚕丝纤维(4)的上表面与芳砜纶纤维(5)的下表面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含有芳砜纶的涤纶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两个相邻的涤纶纤维(I)之间设有间隙。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含有芳砜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明华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新联纺进出口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