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蔡金刚专利>正文

行车式多芯模组玻璃钢管道缠绕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63453 阅读:19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行车式多芯模组玻璃钢管道缠绕机,它涉及一种玻璃钢管缠绕设备的改进。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行车式小车轨道梁(8)的两端分别设在左门形架(2)和右门形架(9)的上端,电控柜(1)设在左门形架(2)的左侧,至少两组多轴动力机箱(3)设在左门形架(2)的右侧,至少两组右脱模装置(7)设在右门形架(9)的下部,每组多轴动力机箱(3)与每组右脱模装置(7)之间至少设有两根芯模(5),管道脱模环(10)套在芯模(5)上,左脱模装置(4)设在多轴动力机箱(3)右侧的芯模(5)的下部,脱模支架(6)设在右脱模装置(7)左侧的芯模(5)的下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特别适于小口径环氧树脂玻璃钢管的生产。具有结构简单,实现了多芯模组的缠绕、固化、脱模的交替进行,提高生产效率的优点。(*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行车式多芯模组玻璃钢管道缠绕机
:本技术涉及一种玻璃钢管道缠绕设备的改进。
技术介绍
:目前,用于缠绕玻璃钢管道的缠绕机分为固定式和转鼓式两种。固定式缠绕机是指小车的轨道梁固定于地面上或固定在支承架上。这种缠绕机一般是由单芯模设备完成玻璃钢管的缠绕,再由相应的辅助设备完成固化、脱模等工序,存在工作效率低,工序复杂的缺点;转鼓式缠绕机由一大转鼓围绕中心轴旋转,在转鼓圆周边缘有多根芯模分布其上,该设备虽然比固定式缠绕机生产效率有所提高,但一次最多只能缠绕两根管,存在能耗大的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行车式多芯模组玻璃钢管道缠绕机,利用行车式小车轨道梁在门形架上行走的不同工位变换,完成小车对不同芯模组的缠绕,并利用传动装置使各芯模组之间实现缠绕、固化和脱模的交替进行。达到提高生产效率、简化操作步骤的目的。本技术特别适于小口径环氧玻璃钢管道的生产。本技术由电控柜1、左门形架2、多轴动力机箱3、左脱模装置4、芯模5、脱模支架6、右脱模装置7、行车式小车轨道梁8、右门形架9、管道脱模环10、小车及浸胶槽11组成,行车式小车轨道梁8的两端分别设在左门形架2和右门形架9的上端,小车及浸胶槽11设在行车式小车轨道梁8上,至少两组多轴动力机箱3设在左门形架2的右侧,至少两组右脱模装置7设在右门形架9的下部,每组多轴动力机箱3与每组右脱模装置7之间至少设有两根芯模5,管道脱模环10套在芯模5上,左脱模装置4设在多轴动力机箱3右侧的芯模5的下部,脱模支架6设在右脱模装置7左侧的芯模5的下部。本技术特别适于小口径环氧玻璃钢管的生产。具有结构简单,实现了多芯模组的缠绕、固化、脱模的交替进行,提高了生产效率,简化了操作步骤的优点。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芯模5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3是左门形架2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具体实施方式二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4的A-A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具体实施方式一:(参见图1-图3)本实施方式由电控柜1、左门形架2、多轴动力机箱3、左脱模装置4、芯模5、脱模支架6、右脱模装置7、行车式小车轨道梁8、右门形架9、管道脱模环10、小车及浸胶槽11组成,行车式小车轨道梁8的两端分别设在左门形架2和右门形架9的上端,小车及浸胶槽11设在行车式小车轨道梁8上,至少两组多轴动力机箱3设在左门形架2的右侧,至少两组右脱模装置7设在右门形架9的下部,每组多轴动力机箱3与每组右脱模装置7之间至少设有两根芯模5,管道脱模环10套在芯模5上,左脱模装置4设在多轴动力机箱3右侧的芯模5的下部,脱模支架6设在右脱模装置7左侧的芯模5的下部。左脱模装置4由升降台架4-1、卡模立板4-2、对轮4-3、脱模脱板4-4、气缸4-5、滑道4-6组成,卡模立板4-2固定在升降台架4-1上部的左侧,滑道4-6固定在升降台架4-1的上部卡模立板4-2的右侧,对轮4-3固定在脱模脱板4-4的下部并与滑道4-6滚动连接,气缸4-5固定在脱模脱板4-4的中部。脱模支架6由底座6-1、支架气缸6-2、调节杆6-3、凹形托滚6-4组成,支架气缸6-2固定在底座6-1的上部,支架气缸6-2顶部与调节杆6-3固定连接,调节杆6-3的上端固定有凹形托滚6-4。右脱模装置7由左齿轮7-1、链条7-2、右齿轮7-3、脱模电机7-4、脱模软带7-5、尾座7-6、转轮7-7、工形轨道7-8、夹持套筒7-9、链条7-10组成,左齿轮7-1固定在工形轨道7-8的左侧,右齿轮7-3固定在工形轨道7-8的右侧,左齿轮7-1与右齿轮7-3之间设有链条7-2,脱模电机7-4固定在右齿轮7-3右侧的工形轨道7-8之间,脱模电机7-4由链条7-10与右齿轮7-3传动连接,尾座7-6的下端固定有转轮7-7,转轮7-7与工形轨道7-8的上部滚动接触,尾座7-6的下沿与链条7-2相连接,夹持套筒7-9固定在尾座7-6的上部,脱模软带7-5固定在尾座7-6的上端,夹持套筒7-9与芯模5的另一端活动连接。行车式小车轨道梁8由电机8-1、左链轮8-2、传动链条8-3、两个行走电机8-4、小车轨道梁8-6、右链轮8-7、两个托车8-10组成,小车轨道梁8-6的两端下侧分别与托车8-10固定连接,两个托车8-10的车轮8-5分别与左门形架2上的轨道2-1和右门形架9上的轨道9-1滚动接触,左链轮8-2固定在小车轨道梁8-6的左侧,右链轮8-7固定在小车轨道梁8-6的右侧,两个行走电机8-4分别固定在托车8-10的外侧,传动链条8-3设在左链轮8-2和右链轮8-7之间,电机8-1设在小车轨道梁8-6上的一侧,电机8-1与传动链条8-3传动连接。在左门形架2上的托车8-10的车体上固定有定位销8-8,定位销8-8-->分别与左门形架2上的第一定位孔2-2和第二定位孔2-3相对应。具体实施方式二:(参见图4、图5)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的不同点在于,两个托车8-10上的车轮8-5分别由直线轴承12代替,左门形架2上的轨道2-1和右门形架9上的轨道9-1分别由直线导轨13代替。其它组成和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由直线轴承12代替车轮8-5、由直线导轨1 3代替轨道2-1和轨道9-1,它的优点在于从第一工位到第二工位滑动轻巧,噪音小,定位更准确,即使不使用电机,用人工推动也不费力。工作过程:将清洁好的芯模5涂上脱模剂,将玻璃纤维穿过浸胶槽,将浸胶槽内注入混合好的树脂,将经浸透树脂的玻璃纤维分别搭绕在与第一组多轴动力机箱3相连的每根芯模5上,开启电控柜1上的控制开关,使第一组多轴动力机箱3上的传动轴带动第一组芯模5旋转,同时驱动传动链条8-3带动小车轨道梁8-6上的小车及浸胶槽11作往复运动,从而使浸透树脂胶的玻璃纤维按一定的缠绕角度缠绕在芯模5上。当按设计层厚缠绕完毕后,割断与芯模5相连的玻璃纤维。行车式小车轨道梁8从第一定位孔2-2处行走至第二定位孔2-3处,对第二组芯模5进行缠绕。此时,完成缠绕的第一组芯模5在传动装置驱动下进入固化旋转阶段(采用内加热或外加热方式固化)。固化完毕,左脱模装置4的升降台架4-1升起,使卡模立板4-2和脱模脱板4-4刚好卡于芯模法兰和管道脱模环10之间,开启气动开关,在气缸4-5的作用下,脱模脱板4-4带动固化好的玻璃钢管对卡模立板4-2和芯模5作相对移动,此时芯模5与玻璃钢管之间产生松动。停止气缸4-5的工作,开启脱模支架6上的支架气缸6-2,使凹形托滚6-4刚好托住玻璃钢管。将脱模软带7-5系在玻璃钢管的端头上,开启脱模电机7-4,驱动链条7-2带动尾座7-6沿工形轨道7-8向右移动,尾座7-6上的脱模软带7-5将玻璃钢管从芯模5上拉出。至此,完成一次缠绕、固化、脱模的循环过程。将尾座7-6回到初始设置,将芯模5的端头重新插入尾座7-6上的夹持套筒7-9内,清理芯模5,将管道脱模环10放在芯模5的左侧准备开始下一条循环。此时在行车式小车轨道梁8上的小车及浸胶槽11已经完成在第二工位(第二定位孔2-3)对第二组芯模5的缠绕,回到第一定位孔2-2处。本技术可增加多轴动力机箱3、左脱模装置4、芯模5、脱模支架6、右脱模装置7的数量,加宽左门形架2和右门形架9的跨度,其生产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行车式多芯模组玻璃钢管道缠绕机,它由电控柜(1)、左门形架(2)、多轴动力机箱(3)、左脱模装置(4)、芯模(5)、脱模支架(6)、右脱模装置(7)、行车式小车轨道梁(8)、右门形架(9)、管道脱模环(10)、小车及浸胶槽(11)组成,其特征在于行车式小车轨道梁(8)的两端分别设在左门形架(2)和右门形架(9)的上端,小车及浸胶槽(11)设在行车式小车轨道梁(8)上,至少两组多轴动力机箱(3)设在左门形架(2)的右侧,至少两组右脱模装置(7)设在右门形架(9)的下部,每组多轴动力机箱(3)与每组右脱模装置(7)之间至少设有两根芯模(5),管道脱模环(10)套在芯模(5)上,左脱模装置(4)设在多轴动力机箱(3)右侧的芯模(5)的下部,脱模支架(6)设在右脱模装置(7)左侧的芯模(5)的下部。

【技术特征摘要】
1、行车式多芯模组玻璃钢管道缠绕机,它由电控柜(1)、左门形架(2)、多轴动力机箱(3)、左脱模装置(4)、芯模(5)、脱模支架(6)、右脱模装置(7)、行车式小车轨道梁(8)、右门形架(9)、管道脱模环(10)、小车及浸胶槽(11)组成,其特征在于行车式小车轨道梁(8)的两端分别设在左门形架(2)和右门形架(9)的上端,小车及浸胶槽(11)设在行车式小车轨道梁(8)上,至少两组多轴动力机箱(3)设在左门形架(2)的右侧,至少两组右脱模装置(7)设在右门形架(9)的下部,每组多轴动力机箱(3)与每组右脱模装置(7)之间至少设有两根芯模(5),管道脱模环(10)套在芯模(5)上,左脱模装置(4)设在多轴动力机箱(3)右侧的芯模(5)的下部,脱模支架(6)设在右脱模装置(7)左侧的芯模(5)的下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行车式多芯模组玻璃钢管道缠绕机,其特征在于左脱模装置(4)由升降台架(4-1)、卡模立板(4-2)、对轮(4-3)、脱模脱板(4-4)、气缸(4-5)、滑道(4-6)组成,卡模立板(4-2)固定在升降台架(4-1)上部的左侧,滑道(4-6)固定在升降台架(4-1)的上部卡模立板(4-2)的右侧,对轮(4-3)固定在脱模脱板(4-4)的下部并与滑道(4-6)滚动连接,气缸(4-5)固定在脱模脱板(4-4)的中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行车式多芯模组玻璃钢管道缠绕机,其特征在于脱模支架(6)由底座(6-1)、支架气缸(6-2)、调节杆(6-3)、凹形托滚(6-4)组成,支架气缸(6-2)固定在底座(6-1)的上部,调节杆(6-3)的上端固定有凹形托滚(6-4)。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行车式多芯模组玻璃钢管道缠绕机,其特征在于右脱模装置(7)由左齿轮(7-1)、链条(7-2)、右齿轮(7-3)、脱模电机(7-4)、脱模软带(7-5)、尾座(7-6)、转轮(7-7)、工形轨道(7-8)、夹持套筒(7-9)、链条(7-10)组成,左齿轮(7-1)固定在工形轨道(7-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金刚刘在阳
申请(专利权)人:蔡金刚刘在阳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3[中国|哈尔滨]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