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叶建生专利>正文

一种池塘河蟹综合养殖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9632283 阅读: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2-06 09:3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池塘河蟹综合养殖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准备池塘;配备防逃、进排水及底增氧设施;放养螺蛳、河蟹、青虾、沙塘鳢、鲢鳙鱼;种植水草;投喂饵料;水质、脱壳管理。本发明专利技术调整生态布局,提高池塘自身净化能力,解决水环境和池塘本身的富营养化对生物造成的压力,保持生态平衡和水质稳定,从而降低发病率,为高产稳产奠定基础,同时充分利用已有的养殖设施,提高池塘综合生产力,继而提高总体经济效益。有利于最大限度利用太阳能、饵料物质和防治病害的发生,增强抗自然、市场风险能力。通过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实施,能使池塘养殖蟹类的发病率降低,减少养殖损失,降低养殖风险。预计养殖综合效益提高,同时,减轻养殖对水域生态环境的污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包括以下步骤:准备池塘;配备防逃、进排水及底增氧设施;放养螺蛳、河蟹、青虾、沙塘鳢、鲢鳙鱼;种植水草;投喂饵料;水质、脱壳管理。本专利技术调整生态布局,提高池塘自身净化能力,解决水环境和池塘本身的富营养化对生物造成的压力,保持生态平衡和水质稳定,从而降低发病率,为高产稳产奠定基础,同时充分利用已有的养殖设施,提高池塘综合生产力,继而提高总体经济效益。有利于最大限度利用太阳能、饵料物质和防治病害的发生,增强抗自然、市场风险能力。通过本专利技术的实施,能使池塘养殖蟹类的发病率降低,减少养殖损失,降低养殖风险。预计养殖综合效益提高,同时,减轻养殖对水域生态环境的污染。【专利说明】
本专利技术属于河蟹养殖
,尤其涉及一种养殖池塘河蟹综合养殖的方法
技术介绍
河蟹隶属甲壳纲,绒螯蟹属,是一种大型的甲壳动物,身体分21节,由于头部和胸部各节相互愈合,因此全身分为头胸部和腹部二部分,成蟹背面墨绿色,腹面灰白色,头胸甲平均长6-7cm,宽7.5cm,河蟹常穴居于江、河、湖沼的泥岸,夜间活动,以鱼、虾、动物尸体和谷物为食,每年秋季常洄游到出海的河口产卵,第二年3~5月孵化,发育成幼蟹后,再溯江河而上,在淡水中继续发育长大,河蟹的肉质鲜嫩,是深受人们喜爱的一味食品。河蟹学名中华绒螯蟹,属名贵淡水产品,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主要产于长江、珠江、钱塘江、闽江及台湾到东北等地,肉质细嫩,是名贵的滋补品,近年来,随着河蟹然资源逐步减少,市场价格逐年攀升,开展河蟹人工养殖大有前途。随着河蟹养殖面积扩张、养殖技术提升,商品蟹市场价格呈明显回落态势,为充分挖掘池塘潜能,提高养殖综合收益,持续稳定地促进河蟹产业健康发展,巩固提升河蟹产业抗风险能力,我们需要对传统的养殖模式进行改进,由于河蟹对池塘水质要求较高,根据生态位、食物链和食物网关系原理,我们开展池塘主养河蟹的高产高效养殖模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养殖池塘河蟹综合养殖的方法,旨在解决现有的池塘养殖河蟹存在的稳定性较差和效率低的问题。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所述池塘河蟹综合养殖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准备池塘;配备防逃、进排水及底增氧设施;放养螺蛳、河蟹、青虾、沙塘鳢、鲢鳙鱼;种植水草;投喂饵料;水质、脱壳管理。进一步、所述池塘河蟹综合养殖的方法具体步骤为:步骤一、准备池塘:冬季抽干池水,清除过多淤泥,使淤泥保持IOcm左右,用生石灰对水化浆后全池泼洒,以彻底消毒、除野,并曝晒,以达到氧化底层有机物,清除有害病原菌的目的,池塘护坡完整,池塘土质以壤土为好;步骤二、配备防逃、进排水及底增氧设施:埋入土中10~20cm,高出地面50cm,四角呈弧形,进水及出水口以聚乙烯网布或铁丝网罩覆盖为宜,取水口周围用围网围栏,进水口以双层625 μ m以上网布套袋过滤,养殖池塘可配备底增氧设施,10亩左右面积池塘可配备3.5kw功率的鼓风机及配套气管一套,20亩左右面积池塘可配备5kw功率的鼓风机及配套气管一套,40亩左右面积池塘可配备7.5kw功率的鼓风机及配套气管一套,池塘边铺设主管,池塘底部铺设纳米微孔管;步骤三、放养螺蛳、河蟹、青虾、沙塘鳢、鲢鳙鱼:放养螺蛳:清明节前后,投放螺蛳让其自然生长繁育,为河蟹提供喜食的动物性饵料;放养河蟹:选择体壮,活力强的长江系蟹苗,大小规格一致,无病无伤;放养青虾:青虾苗在5月初投放,放养沙塘鳢:沙塘鳢鱼苗在5月初投放,放养鲢鳙鱼:鲢鳙鱼种在5月中旬投放;步骤四、种植水草:苦草、轮叶黑藻的种植,在清明前后,池塘水位20~30cm,播种前草籽先用水浸泡,然后用细泥拌匀,全池散播或条播,播种后一个月即可长成5cm以上的幼草,伊乐藻种植,在3~4月份,池塘水位4 0cm,水花生的放养,在3~4月份,割取陆生水花生,在池塘四周离塘边设置水草带;步骤五、投喂饵料:坚持“荤素搭配、精青结合”的原则,河蟹养殖前期,组合投喂无菌蝇蛆、冰鲜鱼动物性饲料;饲料投喂量应按照在塘河蟹重量的8~10%计算,下午5~6时投喂全天饲料量的70%,以清晨基本无剩饵为原则日投饵量通常为河蟹体重的5~8%,并根据季节、天气、水质变化及河蟹吃食情况,适时适量调整,日投喂I~2次,以傍晚为主;步骤六、水质、脱壳管理:(I)水质管理:养殖初期,池塘水位保持0.8~lm,以后逐渐加水,进入生长旺期或高温季节应提高到1.5m以上,透明度以35~50cm为宜,河蟹生长要求池水溶氧充足,在春秋季节可开底增氧,从午夜O:00~5:00,在夏季高温季节,晴天中午开机时间12:30~15:30,同时做好水草移植,每半个月用生石灰5~10kg,化浆后全池均匀泼洒,调节水质,并适量施用复合生物制剂,改善池塘水质,(2)脱壳管理:脱壳来临前要投放虾蟹活力素和离子钙,采用氨基酸类产品+生物肥+生物菌调好水质,并增加动物性饵料投喂量,力求河蟹同步脱壳,动物性饵料占比50%左右,保证河蟹饵料喜食和充足,避免残食软壳蟹;脱壳期间,一般不换水,保持水位稳定;尽量做到投饵区和脱壳区分开,脱壳区水生植物少,应移植水生植物,并保持环境安静,营造好河蟹蜕壳场所;脱壳后保持稳定环境,不施肥、不换水,减少饵料投喂量,待蟹壳变硬,体能恢复,沿池边寻食,可大量投饵,加强河蟹营养,促进河蟹生长。进一步、所述步骤一用生石灰100~150kg/亩对水化浆后全池泼洒,以彻底消毒、除野,并曝晒15~20d,以达到氧化底层有机物,清除有害病原菌的目的,池塘面积10~40亩为宜,水深0.8~1.5m,池塘护坡完整,坡比1:1~1:3。进一步、所述步骤二防逃材料以塑胶板为宜,,池塘底部铺设纳米微孔管或钻小孔的直径4分PVC支管,用聚乙烯绳固定在高于池底20cm,支管间距6~IOm,均匀分布。进一步、所述步骤三:投放螺蛳200~250kg /亩,让其自然生长繁育,为河蟹提供喜食的动物性饵料,8月份再补投I次,投放量为200~300kg/亩左右,投放的螺蛳用3%的食盐水浸浴3分钟;河蟹苗通常在4月下旬到5月上旬,规格120~200只/ kg,每亩放养500只;青虾苗在5月初投放,规格1.2~1.8cm左右,每亩放养2~3万尾;.沙塘鳢鱼苗在5月初投放,亩放800~1000尾,规格2cm左右;放养鲢鳙鱼:鲢鳙鱼种在5月中旬投放,亩放20~30尾鲢鱼种,规格为4~6条/kg,亩放8~10尾鳙鱼种,规格为2~3条/ kg。进一步、所述步骤四每亩用草籽50g~150g,播种前草籽先用水浸泡I~2d,然后用细泥拌匀,全池散播或条播,播种后一个月即可长成5cm以上的幼草,伊乐藻种植,在3~4月份,池塘水位40cm,采用分段无性扦插的方法,每亩种草量5~10kg,水花生的放养,在3~4月份,割取陆生水花生,在池塘四周离塘边Im处设置宽约2m的水草带,栽植水草面积宜占水面面积的70%,其中沉水植物占2 / 3,漂浮植物占I / 3。进一步、所述步骤五养殖中期即5~7月底以植物性饲料为主,养殖后期即8月份以后组合投喂螺蛳、冰鲜鱼动物饲料。本专利技术的养殖池塘河蟹综合养殖的方法,通过调整生态布局,提高池塘自身净化能力,解决水环境和池塘本身的富营养化对生物造成的压力,保持生态平衡和水质稳定,从而降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池塘河蟹综合养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池塘河蟹综合养殖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准备池塘;配备防逃、进排水及底增氧设施;放养螺蛳、河蟹、青虾、沙塘鳢、鲢鳙鱼;种植水草;投喂饵料;水质、脱壳管理。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建生陈小江徐青陈建平陈亚峰王权杜德成刘将
申请(专利权)人:叶建生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