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河蟹捕捉
,具体地说,是。
技术介绍
目前,对于中华绒螯蟹扣蟹人们更多地关注其产量、投喂、运输等,而对于中华绒螯蟹扣蟹的捕捉方式重视程度不够。主要采用的捕捉方式有放干水人工直接捕捉、地笼捕捉、罾网捕捉和药物诱捕等方式,使捕捉的扣蟹易于死亡、断肢、捕捉效率低和存在生态风险,不利于后期中华绒螯蟹成蟹的养成。·中国专利文献CN 201020651593. 5,申请日2010-12-10,提供了一种采用塑料管材、管件组装成型的捕贝、捕蟹器,它具有一三通管,在三通管的两端分别连接一横置直管,在一侧的横置直管上开设有通气孔,在各横置直管的外侧端分别装配有管堵,在三通管的下端通过一连接直管连接一变径管,该变径管的下端连接一竖置直管;中国专利文献CN 200920012231.9,申请日2009-03-23,提供一种尤其适合于捕蟹爱好者的结构简单、捕捉成功率高的捕蟹笼,包括底网和与底网相配合可形成闭合空间的网罩,其结构要点是在底网上设置有垂直于底网的顶端为斜面、底部具有侧孔的滑套管;滑套管内设置有销杆,销杆的下方为弹簧,诱饵线通过侧孔设置在销杆上;网罩的线绳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便于无损伤捕蟹的河蟹养殖池塘,设有养殖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养殖区的边沿设有缓坡,所述的缓坡上埋设有收集缸,所述的收集缸的缸口所在的面与缓坡所在的面为同一个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无损伤捕蟹的河蟹养殖池塘,设有养殖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养殖区的边沿设有缓坡,所述的缓坡上埋设有收集缸,所述的收集缸的缸口所在的面与缓坡所在的面为同一个面。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便于无损伤捕蟹的河蟹养殖池塘,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缓坡的坡度为20-40度。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于无损伤捕蟹的河蟹养殖池塘,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缓坡的坡度为30度。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便于无损伤捕蟹的河蟹养殖池塘,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收集缸的内表面是光滑的。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便于无损伤捕蟹的河蟹养殖池塘,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收集缸呈台柱状,缸口大于缸底。6.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便于无损伤捕蟹的河蟹养殖池塘,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收集缸的上方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陶贤继,沈亚达,王成辉,魏华,马旭洲,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海洋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