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客输送机的梯级及乘客输送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626639 阅读: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1-30 16:48
一种乘客输送机的梯级及乘客输送机,能够从踩踏面侧容易地进行角部件的安装拆下。实施方式的乘客输送机的梯级(1)具备:梯级主体;凹部(10),形成在梯级主体的角部上;角部件(30),安装在凹部(10)中;肋(14),形成在梯级主体中的角部件(30)的安装面(13)的背面侧;承接件(16),被固定于肋(14);以及固定件(35),通过贯通角部件(30)及安装面(13)并与承接件(16)一体化,而使角部件(30)固定在梯级主体上。(*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Passenger conveyor step and passenger conveyor

A passenger conveyor step and a passenger conveyor capable of easily removing and installing an angular member from a tread surface.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passenger conveyor step (1) with cascade main body; concave part (10), formed in the corner on the corner parts of the main cascade; (30), installed in the recess (10); (14), the formation of rib angle components in cascade in the body (30) mounting surface (13) the back side; the receiving component (16), is fixed on the rib (14); and a fixing part (35), pass through the corner part (30) and (13) and the mounting surface of the receiving component (16) and the angle of integration, component (30) is fixed on the main body of the cascad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一种乘客输送机的梯级及乘客输送机,能够从踩踏面侧容易地进行角部件的安装拆下。实施方式的乘客输送机的梯级(1)具备:梯级主体;凹部(10),形成在梯级主体的角部上;角部件(30),安装在凹部(10)中;肋(14),形成在梯级主体中的角部件(30)的安装面(13)的背面侧;承接件(16),被固定于肋(14);以及固定件(35),通过贯通角部件(30)及安装面(13)并与承接件(16)一体化,而使角部件(30)固定在梯级主体上。【专利说明】乘客输送机的梯级及乘客输送机本申请以日本专利申请2013-17160 (申请日:2013年01月31日)为基础,享受该申请的优先权。本申请通过参照该申请而包含该申请的全部内容。
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涉及乘客输送机的梯级及乘客输送机。
技术介绍
如专利文献I所示那样,在乘客输送机的梯级中,有在角部上安装有角部件(加强角片带)的梯级。角部件被乘客输送机的利用者踢、或被多个利用者搭乘,因此容易破损。在破损的情况下,会产生更换角部件的需要。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昭54-67986号公报但是,专利文献I的角部件(加强角片带)由小螺钉和螺母固定在踏板上。因此,为了将角部件从踏板拆下,而在将梯级从乘客输送机取下之后,作业者必须将一只手伸入梯级的背侧而将螺母固定,使另一只手在梯级的表侧转动而使小螺钉转动。此外,在将角部件安装到踏板时,也同样必须从梯级的表背两方进行作业。这种作业费功夫。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实施方式要解决的课题在于提供能够仅从踩踏面侧容易地进行角部件的安装拆下的乘客输送机的梯级及乘客输送机。实施方式的乘客输送机的梯级具备:梯级主体,以铝为材料而一体成形;凹部,沿上述梯级主体宽度方向延长而形成在上述梯级主体的角部上;角部件,安装在上述凹部中;肋,向起出一体成形中的模的方向突出而形成在上述梯级主体中的上述角部件的安装面的背面侧;承接件,相对上述肋被固定;以及固定件,通过贯通上述角部件及上述安装面并与上述承接件一体化,由此使上述角部件固定在上述梯级主体上。此外,其特征在于,上述肋沿上述梯级主体宽度方向延长而形成。此外,其特征在于,上述肋仅形成在上述承接件的安装部分的附近。此外,其特征在于,上述承接件具备夹片,通过该夹片夹着上述肋,由此上述承接件被固定在上述肋上。此外,其特征在于,上述固定件为螺栓,上述承接件为螺母。此外,其特征在于,上述安装面具有水平的下面、铅垂的里面、以及上述下面与上述里面之间的斜面,上述肋形成在上述斜面与上述下面相交的部分的背面侧。此外,其特征在于,上述安装面具有水平的下面、铅垂的里面、以及上述下面与上述里面之间的斜面,上述肋形成在上述斜面与上述里面相交的部分的背面侧。此外,其特征在于,上述安装面具有水平的下面、铅垂的里面、以及上述下面与上述里面之间的斜面,上述螺栓相对于上述斜面呈直角地贯通上述角部件。此外,其特征在于,上述安装面具有水平的下面和铅垂的里面,上述肋形成在上述下面与上述里面相交的部分的背面侧。此外,实施方式的乘客输送机具备以上的乘客输送机的梯级。根据上述结构的乘客输送机的梯级及乘客输送机,能够仅从踩踏面侧容易地进行角部件的安装拆下。【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是本实施方式的自动扶梯的剖视图。图2是本实施方式的自动扶梯的梯级的立体图。图3是被分解的角部件与梯级主体的剖视图。图4是本实施方式的梯级的角部件附近的剖视图。图5是变更例的梯级的角部件附近的剖视图。图6是其它变更例的梯级的角部件附近的剖视图。图7是其它变更例的梯级的角部件附近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根据附图对实施方式的自动扶梯进行说明。另外,以下,梯级(踩踏面)角部侧是指,自动扶梯的前进方向为上升时的前进方向相反侧。此外,梯级(踩踏面)基部侧是指,自动扶梯的前进方向为上升时的前进方向侧。(I)自动扶梯的构造图1是本实施方式涉及的自动扶梯的剖视图。桁架23架设在建筑物的上层侧与下层侧上。在上述桁架23的上层侧与下层侧的内部分别配置有链轮24a、24b。在上述链轮24a,24b上卷挂有环状的链22。上述链轮24a、24b中的任一方与具有马达、减速机的驱动装置25连结,通过上述驱动装置25的驱动而旋转。通过该旋转,上述链22及另一方的链轮驱动。在上述链22上等间隔且无间隙地连结有梯级I。通过上述链22驱动,与其连结的上述梯级I沿未图示的扶手带导轨而在上层侧与下层侧之间循环移动。(2)自动扶梯的梯级的构造图2表示本实施方式涉及的自动扶梯的梯级I。梯级I具备:在运送利用者的状态下成为踩踏面2a的踏板2 ;踢板3,在上述状态下成为踏步竖板部;车轮5a、5b,在梯级I的移动时沿上述扶手带导轨旋转;以及侧板4。构成梯级I的主体的踏板2、踢板3及侧板4,以铝为材料而一体成形。在梯级I的梯级角部设置有沿梯级I的宽度方向延伸的角部件30。在踏板2的踩踏面基部侧的边缘及宽度方向的边缘,设置有界限条6。界限条6及角部件30的颜色为黄色、橙色等显眼的颜色。虽然在图2中省略,但如图3所示,在踩踏面2a上形成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多个突条7,在角部件30的梯级角部侧的铅垂的面和踢板3的面上形成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多个突条8。(3)角部件和其周边的构造在梯级I的角部,将踏板2与踢板3形成的角部切掉而形成有凹部10。凹部10在梯级I的宽度方向延伸。如图3所示,凹部10具有:与踏板2大致平行且水平的下面11、与踢板3大致平行且铅垂的里面12、以及相对踏板2及踢板3倾斜的斜面13。这些各面成为角部件30的安装面。在下面11与斜面13相交部分的、梯级I的背侧的部分,形成有肋14。肋14在将梯级I的主体一体成形时成形。因而,肋14向起出一体成形时的模的方向、即梯级I背侧倾斜地突出。此外,肋14沿梯级I的宽度方向延长。在斜面13上贯通地形成有螺栓孔15。螺栓孔15在梯级I的宽度方向上每隔一定间隔形成有多个。如图3、4所示,在螺栓孔15的梯级I背侧固定有螺母16。螺母16具备:中心切成了阴螺纹的大致六角柱的呈一般的螺母的形状的六角部17、夹片部18、以及将六角部17与夹片部18连接的连结部19。夹片部18及连结部19,将由具有弹性的材料构成的一片板状的部件折弯而形成。夹片部18在不施加力的状态下关闭,但由于由具有弹性的材料构成,因此能够施加力而打开。而且,能够将物体夹入其打开的部位。在六角部17的阴螺纹部被固定成与螺栓孔15—致的状态下,连结部19沿着斜面13。而且,夹片部18夹入肋14。由此,能够将螺母16的位置固定。在凹部10的内部设置角部件30。角部件30具有与凹部10的下面11抵接的下面32、与凹部10的里面12抵接的里面33、以及与凹部10的斜面13抵接的斜面34,呈无间隙地嵌入凹部10的形状。从角部件30的踩踏面2a到斜面34的对置面,在相对于斜面34为直角的方向上形成有螺栓孔31。螺栓孔31在梯级I的宽度方向上每隔一定间隔形成有多个。螺栓孔31的位置为,在将角部件30嵌入了凹部10时,与斜面13的螺栓孔15的位置—致。在将角部件30安装到梯级I的情况下,将角部件30嵌入凹部10,将螺栓35插入螺栓孔31,并使其贯通螺栓孔15、相对螺母16转动,从而进行紧固。对所有螺栓孔31、15进行这一动作。在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乘客输送机的梯级,其特征在于,具备:梯级主体,以铝为材料而一体成形;凹部,沿上述梯级主体宽度方向延长而形成在上述梯级主体的角部上;角部件,安装在上述凹部中;肋,向起出一体成形中的模的方向突出而形成在上述梯级主体中的上述角部件的安装面的背面侧;承接件,相对上述肋被固定;以及固定件,通过贯通上述角部件及上述安装面并与上述承接件一体化,由此使上述角部件固定在上述梯级主体上。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桥秀生菊池孝幸石川佳延山口哲中垣薰雄上村晃正
申请(专利权)人:东芝电梯株式会社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