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及其控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9616641 阅读: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1-30 03: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空调及所述空调的控制方法,所述空调包括导风叶片和纵向传动机构,所述纵向传动机构带动所述导风叶片在所述空调的出风口内纵向移动。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纵向传动机构带动所述导风叶片在所述空调的出风口的底部和顶部两个位置之间纵向移动,以改变所述导风叶片在出风口内的位置;在不需要左、右摆风时,还可以将所述导风叶片全部下降到出风口下方的空调底座内隐藏;所述导风叶片可以根据空调的运行模式调整到适当的位置,以克服调节气流与室内空气之间的密度差异对风向调整带来的影响。本发明专利技术实现了智能控制空调三维送风,不需要人工拨动,避免了操作过程中的事故发生,提高了对进入空调的气流的风向调整的精度。

Air conditioner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control method of air conditioning and the air conditioning, the air conditioner comprises a blade and a longitudinal driving mechanism, wherein the longitudinal driving mechanism drives the guide vane in the air conditioning in the longitudinal movement. The invention uses the longitudinal driving mechanism drives the blade to move longitudinally between the air outlet of the bottom and the top two positions, in order to change the blade in the air outlet position; without the need of left and right swing, can also be the guide vane of all down to the hidden base within the air conditioning outlet below; the guide vane can be adjusted according to the appropriate location of the running mode of the air conditioner, in order to overcome the influence regulation of density difference between air and indoor air to adjust the wind direction. The invention realizes the three-dimensional air supply of the intelligent control air conditioner, does not need manual poking, avoids accidents occurring in the operation process, and improves the precision of wind direction adjustment for the air flow entering the air condition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空调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空调及所述空调的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挂壁式空调的室内机的导风机构分为纵向导风板与横向导风叶,在送风时,可以通过纵向导风板与横向导风叶分别对上、下和左、右的风向进行调整。在现有技术中,如图1及图2所示,图1是现有技术中连杆装置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现有技术中连杆装置的横向导风叶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横向导风叶1001通过连杆1002连接成组,安装在出风口,由人工手动调整位置的方式来实现左、右方向的气流方向改变,空调内连杆的主要作用是将分散的横向导风叶连接成组,若需要实现空调的左、右摆风,就需要人工拔动连杆,带动横向导风叶发生偏转,当使用人工改变其位置时,人的手指稍不注意就会触及到空调的贯流风扇,导致手指受伤。同时,在空调制冷运行时,空调调节气流的密度大于房间空气的密度,此时,调节气流下沉,影响横向导风叶对风向的调整,需要横向导风叶向下移动以更好地进行三维送风;在空调制热运行时,空调调节气流的密度低于房间空气密度,此时,调节气流向上飘浮,影响横向导风叶对风向的调整,需要导风叶片向上移动以更好地进行三维送风,但在现有技术中,横向导风叶固定在出风口,无法进行升降调整。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空调及所述空调的控制方法,所述空调利用纵向传动机构带动所述导风叶片在所述空调的出风口的底部和顶部两个位置之间纵向移动,以改变所述导风叶片在出风口内的位置,在不需要左、右摆风时,还可以将所述导风叶片全部下降到出风口下方的空调底座内隐藏,所述导风叶片可以根据空调的运行模式调整到适当的位置,以克服调节气流与室内空气之间的密度差异对风向调整带来的影响。本专利技术实现了智能控制空调三维送风,不需要人工拨动,避免了操作过程中的事故发生,提高了对进入空调的气流的风向调整的精度。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空调,包括导风叶片和纵向传动机构,所述纵向传动机构带动所述导风叶片在所述空调的出风口内纵向移动。优选地,所述纵向传动机构带动所述导风叶片在所述出风口的底部和顶部两个位置之间移动。优选地,所述空调还包括第一安装板,所述导风叶片旋转连接于所述第一安装板,所述纵向传动机构连接所述第一安装板并通过所述第一安装板带动所述导风叶片在所述出风口内移动。优选地,所述空调还包括:第一连杆,包括第一滑动部;第二连杆,包括第二滑动部,所述第二滑动部与所述第一滑动部滑动连接,且所述第二滑动部与所述第一滑动部可相对旋转;所述导风叶片旋转连接于所述第二连杆;横向传动机构,与所述第一连杆连接,通过所述第一连杆带动连接在所述第二连杆上的所述导风叶片在所述出风口内横向偏转。优选地,所述第一安装板上设有纵向延伸的第一齿条,所述纵向传动机构包括齿轮和连接于所述齿轮的第二电机,所述齿轮与所述第一齿条适配连接。优选地,所述第二连杆上设有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一安装板上设有第二安装孔,所述导风叶片包括旋转连接于所述第一安装孔的连杆轴以及旋转连接于所述第二安装孔的安装轴。优选地,所述纵向传动机构与所述第一安装板设置在所述空调的底座内,所述底座上对应所述导风叶片的位置处设置开口,所述导风叶片在所述出风口内纵向移动时,所述导风叶片的部分或者整体经所述开口进入所述底座内。优选地,所述开口的四周边缘形成向出风口内部突起的导风鳍。优选地,所述纵向传动机构用于带动所述导风叶片在所述底座、所述出风口底部和所述出风口顶部三个位置之间移动。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空调的控制方法,根据空调的运行模式控制所述空调的导风叶片移动到所述空调的出风口的底部或顶部。优选地,所述空调的控制方法具体包括:当空调制热运行时,控制所述导风叶片移动到所述出风口的顶部;当空调制冷运行时,控制所述导风叶片移动到所述出风口的底部。优选地,所述空调的控制方法还包括根据空调的运行模式控制所述导风叶片移动到所述空调的底座内。优选地,当所述空调运行在不需要左、右摆风的模式时,控制所述导风叶片整体移入所述空调的底座内。本专利技术的空调包括导风叶片和纵向传动机构,所述纵向传动机构带动所述导风叶片在所述空调的出风口内纵向移动。本专利技术利用纵向传动机构带动所述导风叶片在所述空调的出风口的底部和顶部两个位置之间纵向移动,以改变所述导风叶片在出风口内的位置,在不需要左、右摆风时,还可以将所述导风叶片全部下降到出风口下方的空调底座内隐藏,所述导风叶片可以根据空调的运行模式调整到适当的位置,以克服调节气流与室内空气之间的密度差异对风向调整带来的影响。本专利技术实现了智能控制空调三维送风,不需要人工拨动,避免了操作过程中的事故发生,提高了对进入空调的气流的风向调整的精度。【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技术中连杆装置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现有技术中连杆装置的横向导风叶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传动装置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所示传动装置的另一视角结构状态示意图;图5是图3所示传动装置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传动装置的第二连杆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传动装置的第三连杆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传动装置的导风叶片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空调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10是图9中所示空调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11是图9中所示空调的另一部分结构示意图;图12是图9中所示空调的又一部分结构示意图;图13是空调的导风叶片处于出风口顶部位置的结构示意图;图14是空调的导风叶片处于出风口底部位置的结构不意图;图15是图13的剖视图;图16是图14的剖视图;图17是本专利技术空调第二实施例的导风叶片下降到底座内的剖视图;图18是本专利技术空调的控制方法一实施例的流程图。本专利技术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传动装置。参照图3至图6,图3是本专利技术传动装置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所示传动装置的另一视角结构状态示意图;图5是图3所示传动装置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传动装置的第二连杆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传动装置包括第一连杆10、第二连杆20、导风叶片30及横向传动机构40。所述第一连杆10包括驱动杆101、设置于所述驱动杆101 —端的第一滑动部102 ;所述第二连杆20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二连杆20 —端的第二滑动部201,所述第二滑动部201与所述第一滑动部102滑动连接,且所述第二滑动部201与所述第一滑动部102可相对旋转;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滑动部102为与所述驱动杆101垂直的滑杆;且如图3中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滑杆的顶端固定于所述驱动杆101的底端,但在本专利技术中,也可以设置为所述滑杆的底端固定于所述驱动杆101的顶部。所述第二滑动部201为与所述第一滑动部102适配的套环。同理,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滑动部201为与所述第二连杆20垂直的滑杆;所述第一滑动部102为与所述第二滑动部201适配的套环。进一步地,所述滑杆为圆柱形,所述套环的内环与所述滑杆的外径适配,所述套环内径略大于所述滑杆外径,装配后的所述套环能沿所述滑杆滑动,且两者之间可相对旋转。同时,在所述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空调,其特征在于,包括导风叶片和纵向传动机构,所述纵向传动机构带动所述导风叶片在所述空调的出风口内纵向移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调,其特征在于,包括导风叶片和纵向传动机构,所述纵向传动机构带动所述导风叶片在所述空调的出风口内纵向移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传动机构带动所述导风叶片在所述出风口的底部和顶部两个位置之间移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还包括第一安装板,所述导风叶片旋转连接于所述第一安装板,所述纵向传动机构连接所述第一安装板并通过所述第一安装板带动所述导风叶片在所述出风口内移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还包括: 第一连杆,包括第一滑动部; 第二连杆,包括第二滑动部,所述第二滑动部与所述第一滑动部滑动连接,且所述第二滑动部与所述第一滑动部可相对旋转;所述导风叶片旋转连接于所述第二连杆; 横向传动机构,与所述第一连杆连接,通过所述第一连杆带动连接在所述第二连杆上的所述导风叶片在所述出风口内横向偏转。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板上设有纵向延伸的第一齿条,所述纵向传动机构包括齿轮和连接于所述齿轮的第二电机,所述齿轮与所述第一齿条适配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杆上设有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一安装板上设有第二安装孔,所述导风叶片包括旋转连接于所述第一安装孔的连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鲁益军王荣转
申请(专利权)人:TCL空调器中山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