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风板驱动装置和具有该驱动装置的空调室内机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9566997 阅读:1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1-15 21:1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导风板驱动装置和具有上述驱动装置的空调室内机,导风板驱动装置包括电机、驱动盒和连杆组件,所述电机安装在所述驱动盒上,所述连杆组件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驱动盒内,所述连杆组件尾部通过齿轮齿条机构与所述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所述连杆组件头部从所述驱动盒一侧的伸出口伸出,在所述驱动盒的表面上固定设置有阻尼块。本发明专利技术所提供的导风板驱动装置,由于在驱动盒的表面上设置有阻尼块,阻尼块可以改变驱动盒本身的固有频率,并弱化原驱动盒的“鼓状”发音结构,达到在驱动盒上面消除噪音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导风板驱动装置和具有上述驱动装置的空调室内机,导风板驱动装置包括电机、驱动盒和连杆组件,所述电机安装在所述驱动盒上,所述连杆组件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驱动盒内,所述连杆组件尾部通过齿轮齿条机构与所述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所述连杆组件头部从所述驱动盒一侧的伸出口伸出,在所述驱动盒的表面上固定设置有阻尼块。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导风板驱动装置,由于在驱动盒的表面上设置有阻尼块,阻尼块可以改变驱动盒本身的固有频率,并弱化原驱动盒的“鼓状”发音结构,达到在驱动盒上面消除噪音的效果。【专利说明】导风板驱动装直和具有该驱动装直的Si.调至内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空调器的部件,尤其是空调器的导风板驱动装置,及使用该驱动装置的空调室内机。
技术介绍
一般的空调室内机均设置有用来引导空调上下出风方向的导风板部件以及用来驱动导风板部件转动的导风板驱动装置。目前,导风板驱动装置主要由驱动盒、连杆组件和电机构成,连杆组件可滑动地设置在驱动盒内,其尾部通过齿轮齿条传动机构与电机连接,连杆组件的头端与导风板连接。由于导风板驱动装置所使用的电机力矩较大,在导风板伸缩运动的过程中电机振动带动驱动盒振动,驱动盒的振动与面板体部件产生共振,进而导致更大的噪音,对产品使用的舒适性造成了不好的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导风板驱动装置,其能减小运动机构在运动过程中产生的噪音,提高产品使用的舒适性。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第二个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具有上述驱动装置的空调室内机。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第一个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导风板驱动装置,包括电机、驱动盒和连杆组件,所述电机安装在所述驱动盒上,所述连杆组件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驱动盒内,所述连杆组件尾部通过齿轮齿条机构与所述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所述连杆组件头部从所述驱动盒一侧的伸出口伸出,在所述驱动盒的表面上固定设置有阻尼块。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阻尼块设置于所述驱动盒与室内机面板体相接触的表面上。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阻尼块靠近所述电机,并且与所述齿轮齿条机构的位置相对应。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阻尼块采用胶泥状合成橡胶或者海绵状多孔吸音物质制作而成。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驱动盒和所述连杆组件彼此相互接触的接触面中至少一个接触面上设置有沿所述连杆组件运动方向延伸的凸筋。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杆组件尾部设置有沿所述连杆组件运动方向延伸的滑槽导轨;在所述驱动盒内设置有第一限位件、第二限位件、第三限位件和第四限位件,所述第一限位件和所述第二限位件靠近所述伸出口并分别位于所述连杆组件的两侧,所述第三限位件穿设在所述滑槽导轨内并与其滑动配合,所述第四限位件与所述第三限位件相对地设置在所述连杆组件的一侧。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限位件、所述第二限位件、所述第三限位件和所述第四限位件均包括支柱和套装在该支柱上的两个台阶状轴承垫,两个台阶状轴承垫形成与所述连杆组件边缘相匹配的限位槽。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电机的固定位上设置有带有第一螺钉孔的减振垫,在所述驱动盒上设置有供所述电机转轴穿过的轴孔和与所述第一螺钉孔相匹配的第二螺钉孔,所述电机通过穿过所述第一螺钉孔和所述第二螺钉孔的螺钉与所述驱动盒固定。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轴孔的周围设置有向所述电机一侧突出的环形凸圈,在所述第二螺钉孔的周围设置有向所述电机一侧突出的支撑台。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电机的表面上设置有阻尼块。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第二个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空调室内机,包括具有出风口的面板体、设置在所述出风口处的导风板和驱动所述导风板的导风板驱动装置,所述导风板驱动装置为上述的导风板驱动装置。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驱动盒上设置有三个呈三角形分布的第三螺钉孔,所述驱动盒通过穿过三个所述第三螺钉孔的螺钉固定在所述面板体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导风板驱动装置,由于在驱动盒的表面上设置有阻尼块,阻尼块可以改变驱动盒本身的固有频率,并弱化原驱动盒的“鼓状”发音结构,达到在驱动盒上面消除噪音的效果;阻尼块优选设置在驱动盒与室内机面板体相接触的表面上,以将驱动盒与面板体隔开,从而消除驱动盒电机在面板体上面引起的共振噪音;进一步的,所述阻尼块靠近所述电机,并且与所述齿轮齿条机构的位置相对应,这样,连杆组件和电机在运行过程中产生的振动直接被阻尼块吸收,从而达到消除连杆组件电机产生的噪音问题。另外,本专利技术的附加技术特征还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由于在连杆组件和驱动盒的相互接触的接触面上设置有凸筋,利用凸筋接触,避免面接触,并且将凸筋表面抛光处理,使运动过程中不同元件的接触面积减小,同时减小接触面间的摩擦系数,使摩擦带来的振动减到最小;2、通过轴承垫的合理排布避免应力集中,通过轴承垫旋转保证连杆组件的伸缩运动平滑、稳定;3、电机通过减振垫与驱动盒连接,减轻了电机的振动,另外,电机与驱动盒只有两个螺钉孔和电机轴孔的位置接触,防止振动的传递,避免引起整个驱动盒振动使振动扩大;4、通过在电机表面粘贴一层阻尼块,降低电机面板体的固有频率,使电机本身的振动减小;5、驱动盒通过三个呈三角形分布的螺钉孔与面板体固定,而其它位置均不接触,阻断振动的传递,防止驱动盒的振动引起面板体的共振。由此可见,通过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导风板驱动装置及空调室内机,实现了运动机构整体的静音运行和运行平稳,提高了产品使用的舒适性。【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的导风板驱动装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显示的是连杆组件伸出时的状态;图2是图1所示导风板驱动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显示的是连杆组件缩回时的状态;图3是图1所示导风板驱动装置的连杆组件与盒体的装配示意图;图4是图1所示导风板驱动装置的盒体的立体示意图;图5是图1所示导风板驱动装置的连杆组件的立体示意图;图6是图5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7是沿图1中A-A线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8是图1所示导风板驱动装置的第一限位件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图1所示导风板驱动装置与面板体的装配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00-驱动盒;110-盒体;111-伸出口 ;112、113、114、115-支柱;116-第四接触面;116a-第四凸筋,117-轴孔,117a-凸圈,118-第二螺钉孔,118a_支撑台,120-盒盖;121-第三接触面,121a-第三凸筋;300_连杆组件;310_连杆组件头部;320_连杆组件尾部;321-齿条;322_滑槽导轨;330_第一接触面;331_第一凸筋;340_第二接触面;341_第二凸筋;400-电机;410_减振垫;500_主齿轮;600_轴承垫;700_限位槽;800-面板体;800a、800b、800c-螺钉;900_阻尼块;A_第一限位件;B_第二限位件;C_第三限位件;D-第四限位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以下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在本专利技术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一种导风板驱动装置,如图1及图2所示,导风板驱动装置主要由电机400、驱动盒100和连杆组件300组成,其中,在驱动盒100的表面上设置有阻尼块900。由于在驱动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导风板驱动装置,包括电机、驱动盒和连杆组件,所述电机安装在所述驱动盒上,所述连杆组件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驱动盒内,所述连杆组件尾部通过齿轮齿条机构与所述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所述连杆组件头部从所述驱动盒一侧的伸出口伸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驱动盒的表面上固定设置有阻尼块。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孟智占庆仲黄先平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