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骨-钢管玻璃混凝土组合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615636 阅读:108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1-30 02:0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混凝土构件,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土木工程中的钢骨-钢管玻璃混凝土组合柱。由钢管、钢骨和玻璃混凝土组成钢骨-钢管玻璃混凝土组合柱,其混凝土中含有充当骨料的玻璃碎块。所述的玻璃混凝土包括粒径在5mm~30mm的粗玻璃骨料和粒径在0.1mm~3mm的细玻璃骨料。按照每立方米玻璃混凝土体积,粗骨料玻璃重量300kg~1500kg,细骨料玻璃重量300kg~1500kg,水泥400kg~600kg,水150kg~300kg的比例进行充分搅拌。所述玻璃混凝土包括单质玻璃、有机玻璃和无机玻璃。本发明专利技术是高层建筑物中建筑物框架结构的主要构件,具有承载力高,刚度大、重量轻,塑性、韧性好,抗冲击和抗疲劳性能好,抗震性能佳等特点。

Steel reinforced steel tubular glass concrete composite column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concrete component, in particular to a steel pipe steel glass concrete composite column used in civil engineering. A steel - steel - reinforced concrete composite column is composed of steel tubes, steel frames and glass concrete. The concrete contains fragments of glass that act as aggregate. The glass concrete comprises coarse glass aggregate with particle sizes ranging from 5mm to 30mm and fine glass aggregate with particle sizes ranging from 0.1mm to 3mm. In accordance with the volume of glass concrete per cubic meter, coarse aggregate glass weight 300kg to 1500kg, fine aggregate glass weight 300kg to 1500kg, cement 400kg to 600kg, water 150kg to 300kg ratio for full mixing. The glass concrete comprises elemental glass, organic glass and inorganic glass. The invention is a main component of a building frame structure in a high-rise building, and has the advantages of high bearing capacity, large rigidity, light weight, good plasticity and toughness, good shock resistance and fatigue resistance, good seismic performance, etc..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钢骨-钢管玻璃混凝土组合柱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
中的混凝土构件,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土木工程中的钢骨-钢管玻璃混凝土组合柱,是一种新型的钢管混凝土组合柱。
技术介绍
在“钢管混凝土结构”中,钢管混凝土柱,可以分为钢管在柱外侧的钢管混凝土柱和钢管在柱内的钢管混凝土柱,前者通常称为钢管混凝土柱,后者通常称为钢管混凝土组合柱。由于钢管混凝土柱施工复杂、钢管需要防火、防锈处理等问题,所以在建造高层建筑及桥梁结构时,目前大多采用钢管混凝土组合柱的形式。在钢管混凝土组合柱中,钢管内的混凝土强度等级通常等于或高于钢管外的混凝土强度等级。由于钢管对核心区的混凝土提供了约束作用,产生了套筒效应,所以钢管混凝土组合柱可减少结构的塑性位移、增加结构的耗能能力、提高建筑物的整体抗震性能。其研究成果已应用于许多工程之中,仅沈阳就有辽宁邮政枢纽大厦、沈阳和平地税局大楼、沈阳和泰大厦等。但是钢管混凝土组合柱也存在许多缺点,如:1)当建造的房屋层数越多时,柱承担的荷载将加大,需要的柱的截面尺寸就越大,为了减小柱的截面尺寸,这就需要壁厚较厚的钢管以提供给混凝土足够的“套筒”效应,所以需要工厂特殊加工,必然提高工程造价,同时在工程不可能实现;2)对于截面尺寸比较大的柱,选用大直径的钢管,固然能够提高钢管含率。但是,这样可能造成钢管用量的增加,提高工程造价,增加施工,尤其是节点的施工难度。如辽宁邮政枢纽大厦的组合柱截面尺寸达到950X950 mm,钢管直径达到558.8mm,管壁厚度达到12mm。3)由于钢管混凝土组合柱主要是通过纵向钢筋来提供延性的,所以往往需要较多的纵向钢筋,造成施工的困难。4)研究表明该种柱的内外混凝土不能很好的共同工作直至破坏。基于以上原因,课题组曾专利技术过专利:钢骨一钢管混凝土柱、碳纤维增强塑料钢骨一钢管混凝土组合柱等,以解决这个问题。但是当时没有考虑材料的环保、节能等问题。众所周知,近年来有大量的废弃玻璃产生,废弃玻璃是一种生活垃圾和工业废料。在废弃玻璃中,大多采用填埋等方法处理,占用宝贵的土地资源,给环境造成严重负担,因此提高大量的废弃玻璃的回收利用成为目前关键的问题。另外,随着砂石资源的不断开裂,天然混凝土集料资源日益枯竭,并且给环境带来了严重危害。因此,把废弃玻璃作为集料来配制混凝土是一个很好的解决以上问题的途径。因此,课题组设想,将废气玻璃作为混凝土的骨料,用于建筑中,并形成钢骨-钢管玻璃混凝土组合柱,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钢骨-钢管玻璃混凝土组合柱,充分利用废气玻璃,做到废物利用,节约能源、绿色环保。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由钢骨、钢管、玻璃混凝土组成,并形成一个整体,钢骨-钢管玻璃混凝土组合柱的钢骨由钢板焊接而成,钢管位于柱的中心,钢骨位于柱的角部。其特征在于:混凝土中含有充当骨料的玻璃碎块。混凝土中充当骨料的玻璃碎块,分为粒径在5mm?30mm和粒径在0.1mm?3mm的玻璃碎块,分别作为玻璃混凝土中粗骨料和细骨料。按照每立方米玻璃混凝土体积,粗骨料玻璃重量300kg?1500kg,细骨料玻璃重量300kg?1500kg,水泥400 kg?600 kg,水150 kg?300 kg的比例进行充分搅拌。玻璃过多不行,会影响玻璃混凝土的强度,过少也不行。钢骨-钢管玻璃混凝土组合柱的钢骨由钢板焊接而成,钢管位于柱的中心,钢骨位于柱的角部。本专利技术的优点与效果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由钢骨、钢管、玻璃混凝土组成,并形成一个整体。本专利技术的优点与效果是: 1.充分利用废气玻璃,做到废物利用,节约能源、绿色环保; 2.钢管位于纵横方向混凝土交叉部位的内部,可以耐火、耐腐蚀; 3.位于角部的钢骨对玻璃混凝土的变形起到约束作用,从而提高延性和承载力。【附图说明】图1是截面为钢骨-钢管玻璃混凝土组合柱示意图。由钢骨、钢管、玻璃混凝土组成,其中玻璃混凝土位于钢管内、外,钢骨位于柱的角部。图中I为混凝土,2为玻璃混凝土,3为缀板,4为钢管,5为钢骨。【具体实施方式】由钢骨、钢管、玻璃混凝土组成,并形成一个整体,钢骨-钢管玻璃混凝土组合柱的钢骨由钢板焊接而成,钢管位于柱的中心,钢骨位于柱的角部。其特征在于:混凝土中含有充当骨料的玻璃碎块。混凝土中充当骨料的玻璃碎块,分为粒径在5mm?30mm和粒径在0.1mm?3mm的玻璃碎块,分别作为玻璃混凝土中粗骨料和细骨料。按照每立方米玻璃混凝土体积,粗骨料玻璃重量300kg?1500kg,细骨料玻璃重量300kg?1500kg,水泥400 kg?600 kg,水150 kg?300 kg的比例进行充分搅拌。玻璃过多不行,会影响玻璃混凝土的强度,过少也不行。钢骨-钢管玻璃混凝土组合柱的钢骨由钢板焊接而成,钢管位于柱的中心,钢骨位于柱的角部。1.按照规定将钢板焊接成钢骨,钢骨之间通过缀板连接; 2.将钢管立起,并保持垂直或一定角度; 3.将钢骨骨架立起,并与钢管进行临时固定; 4.在钢骨外侧支模版; 5.制作粒径在5_?30mm和粒径在0.1mm?3_的玻璃碎块,分别作为玻璃混凝土中粗骨料和细骨料; 6.按照每立方米玻璃混凝土体积,粗骨料玻璃重量300kg?1500kg,细骨料玻璃重量300kg?1500kg,水泥400 kg?600 kg,水150 kg?300 kg的比例进行充分搅拌; 7.在柱的外侧支模版,并浇注玻璃混凝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钢骨?钢管玻璃混凝土组合柱,其特征在于:由钢管、钢骨和玻璃混凝土组成钢骨?钢管玻璃混凝土组合柱,其混凝土中含有充当骨料的玻璃碎块。

【技术特征摘要】
1.钢骨-钢管玻璃混凝土组合柱,其特征在于:由钢管、钢骨和玻璃混凝土组成钢骨-钢管玻璃混凝土组合柱,其混凝土中含有充当骨料的玻璃碎块。2.根据权利I所述的钢骨-钢管玻璃混凝土组合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玻璃混凝土包括粒径在5mm?30mm的粗玻璃骨料和粒径在0.1mm?3mm的细玻璃骨料。3.根据权利I所述的钢骨-钢管玻璃混凝土组合柱,其特征在于:按照每立方米玻璃混凝土体积,粗骨料玻璃重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亚丰徐诚皓白首晏陈谦曾俊朱绍杰翟章琳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建筑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