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降解有机染料废水的纳米氧化铜催化剂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9611418 阅读:112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1-29 19:59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纳米催化材料制备技术领域,涉及用于降解有机染料废水的纳米氧化铜催化剂的制备方法。该方法为:1)将强碱溶于双氧水制得强碱混合溶液,在搅拌的同时将浓度为0.8-1.2mol/L铜离子溶液加入上述强碱混合溶液中,继续搅拌,离心得沉淀,水洗;2)将所述沉淀分散于去离子水中得悬浮液,所述悬浮液在60℃-100℃的温度下密封老化处理4h以上,然后冷却,用去离子水和乙醇洗涤,再烘干,得纳米氧化铜催化剂。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方法无需先行制备模板和使用任何表面活性剂,反应温和,工艺简单,周期短,原料产物均无污染,制备的纳米氧化铜催化剂形状规则,粒径均匀,催化性能好。

Method for preparing nano copper oxide catalyst for degrading organic dye waste water

The invention belong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nano catalytic material preparation, and relates to a preparation method of nano copper oxide catalyst for degrading organic dye wastewater. The method is as follows: 1) the alkali soluble in alkali hydrogen peroxide was mixed in solution, stirring while the concentration of 0.8-1.2mol/L copper ion solution into the mixed alkali solution, stirring, centrifugal precipitation, washing; 2) the precipitate was dispersed in deionized water suspension, the suspension in the the temperature of 60 DEG -100 DEG under seal aging above 4h, then cooled, washed with water and ethanol, then dried and nano copper oxide catalyst. The method does not require advance preparation of template and use of any surfactant, mild reaction, simple process, short cycle, raw material products without pollution, preparation of nanometer copper oxide catalyst with regular shape, uniform particle size, good catalytic performan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纳米催化材料制备
,特别涉及一种用于高效降解有机染料废水的纳米氧化铜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二十世纪以来,随着工业的发展,环境污染问题逐渐成为制约世界各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而在环境污染问题中,水污染问题尤为突出。我国是一个淡水资源比较短缺的国家,而水体污染却在不断的加剧,其中染料废水由于其成分复杂,并且色度和化学需氧量较高,已经成为水体污染的重要来源之一。因此对染料废水的处理技术得到人们的广泛研究。高级化学氧化法中的非均相催化湿式氧化法以其较高的氧化分解能力,较快的分解速度以及较低的成本迅速获得了研究者们的青睐。非均相催化湿式氧化法的关键因素是采用活性高、稳定性高、易于回收的催化剂作触媒,以提高氧化剂的氧化效率和氧化分解速度。相比于贵金属系列催化剂和稀土系列催化剂的价格昂贵,活性不高等缺点,铜系催化剂尤其是氧化铜催化剂具有易于制备、成本低廉、良好的催化活性等优点。目前报道的关于纳米氧化铜应用于催化领域的各种制备方法的研究比较多,如Zheng Gu 等(Zheng Gu, et al.1ndustrial and Engineering Chemistry Research2004,43,30-35)采用优化后的溶胶-凝胶法制备得纳米氧化铜粉体,在一定温度下应用于甲醇的催化氧化时,表现出了很高的催化活性;杨慧等人(杨慧等,化学研究与应用2009, 21,12-14)采用水热法制备了片状自组装体的球型结构纳米氧化铜,该方法得到的氧化铜纳米粉体具有较强的催化作用,能将高氯酸铵的分解温度降低70°C -80°C;Yang等(Μ.Q.Yang, et al.Journal of Colloid and Interface Science 2011, 355, 15-22)米用溶剂热法制备出了花状、碟状、椭圆体等一系列形貌的纳米氧化铜粉体,该方法得到的氧化铜纳米粉体在催化氧化降解亚甲基蓝溶液过程中均表现出较为优异的催化性能,但其催化周期较长,降解IOh时降解率才能达到97%左右。有关纳米氧化铜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并未在上述内容中一一涉及,但大部分方法对于原料和反应条件要求较高,需要添加调节剂,操作比较复杂,得到的纳米氧化铜的粉体颗粒不均匀,产物形貌不均一,催化效果不够理想或催化周期长,甚至有的方法具有在制备过程中容易造成原料的浪费和污染等缺点。纳米氧化铜催化剂的催化性能主要由其自身结构与比表面积等因素所决定,所以要想显著提高纳米氧化铜的催化性能,最佳的方法就是从其制备方法出发。双氧水作为一种最为清洁环保的氧化剂,广泛应用于污水处理过程中。但是鲜有文章报道将双氧水运用到催化材料的制备过程中,这样既可以减少催化材料在制备过程中造成的原料污染,又可以从一定程度上优化制备过程,提高催化材料的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出一种用于高效降解有机染料废水的纳米氧化铜催化剂的制备方法,无需先行制备模板和使用任何表面活性剂,反应温和,工艺简单,成本低廉,周期短,制备的产物为平均粒径600nm左右的纳米氧化铜催化剂,并且所制备的纳米氧化铜形貌均一,不产生团聚现象,催化活性高于现有氧化铜粉体。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 ,具体步骤为: 1)将强碱溶于双氧水制得强碱混合溶液,使得强碱混合溶液中强碱的浓度为1.0mol/L-5.0mol/L,所述强碱为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钾;然后在搅拌的同时将浓度为0.8-1.2mol/L铜离子溶液加入上述强碱混合溶液中,所述强碱混合溶液与铜离子溶液的体积比大于2:1 ;再继续搅拌25-35min,离心得沉淀,将沉淀用去离子水洗涤2_3次; 2)将所述沉淀分散于去离子水中制得悬浮液,控制悬浮液中的固含量不大于20wt%;将所述悬浮液在60°C -100°C的温度下密封老化处理4h以上,然后冷却,用去离子水和乙醇洗涤2-3次,再在55°C -65°C下烘干,得平均粒径为500nm-800nm的纳米氧化铜催化剂。所述双氧水的质量浓度优选为20wt%_30wt%。所述强碱混合溶液中强碱的浓度优选为2.0mol/L-4.0mol/L。所述强碱混合溶液与铜离子溶液的体积比优选为2:1-5:1。所述悬浮液中的固含量优选为10 wt%_20wt%。所述悬浮液优选在70°C -80°C的温度下密封老化处理4h_10 h。所述铜离子溶液优选为硫酸铜溶液、氯化铜溶液或硝酸铜溶液。下面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解释和说明: 通过本专利技术的方法,专利技术人首次通过强碱/双氧水溶液与铜离子溶液混合沉淀及后续老化处理的方法制备出了纳米氧化铜催化剂粉体。本专利技术的制备方法将双氧水引入氧化铜的制备,在较低温度下生成氧化铜,再经老化处理。这种方法比煅烧法、直接水热法和直接铜粉氧化法所需的温度有所降低(一般煅烧法和直接铜粉氧化法在400°C以上,直接水热法温度在140°C -200°C ),并且时间缩短。本专利技术的反应条件至关重要,当强碱混合溶液中强碱的浓度低于1.0mol/L时,铜离子不能完全反应,造成重金属离子的污染与浪费;当强碱混合溶液中强碱的浓度高于5.0mol/L时,溶液的碱性过高,沉淀粒径过细难以快速离心分离;并且可以进一步将强碱混合溶液中强碱的浓度优化为2.0mol/L-4.0mol/L。当强碱混合溶液与铜离子溶液的体积比小于2:1时,铜离子依然不能完全反应;当强碱混合溶液与铜离子溶液的体积比大于2倍以上时,得到的产物的性能没有太大的变化,但是考虑到环保因素,强碱混合溶液与铜离子溶液的体积比优选在2倍-5倍之间。老化处理对于纳米氧化铜催化剂粉体的均匀性及催化性能稳定性非常重要,同时本专利技术老化处理的温度远低于现阶段其他文献中普遍采用的加热温度,在能耗方面得到大大的节约。当老化处理温度低于60°C,得到的氧化铜催化剂结晶化程度不一致且颗粒均匀性较差;当老化处理温度高于100°C时,得到的氧化铜催化剂结晶化程度过高又会降低其催化性能。粉体的晶化是一个逐渐变化过程,应该控制反应时间在4h以上为宜以便粉体结晶化程度一致且趋于稳定,考虑能耗因素,反应时间优化在4h_10h 之间 ο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1、本专利技术的方法巧妙的将双氧水引入到催化材料的制备过程中,减少了催化材料在制备过程中的原料污染与浪费,且该方法无需先行制备模板和使用任何表面活性剂,反应温和,工艺简单,成本低廉,周期短。2、使用本专利技术的方法制备出的产品为纳米氧化铜催化剂,粒径均匀,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及催化性能稳定性,其催化活性和稳定性远高于商用氧化铜催化剂,见实施例3。【附图说明】图1为实例I制备的纳米氧化铜催化剂的典型SEM照片; 图2为实例2制备的纳米氧化铜催化剂的典型SEM照片; 图3为对比例中氧化铜的SEM照片; 图4为实例I制备的纳米氧化铜催化剂的XRD图; 图5为实例2制备的纳米氧化铜催化剂的XRD图; 图6是对比例中氧化铜的XRD图; 图7为实例3制备的纳米氧化铜催化剂的催化氧化罗丹明B的降解曲线。【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具体的说明,而不是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限定。实施例1: 称取1.20g (1.0mol/L)氢氧化钠与1.7048g (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降解有机染料废水的纳米氧化铜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具体步骤为:1)将强碱溶于双氧水制得强碱混合溶液,使得强碱混合溶液中强碱的浓度为1.0mol/L?5.0mol/L,所述强碱为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钾;然后在搅拌的同时将浓度为0.8?1.2mol/L铜离子溶液加入上述强碱混合溶液中,所述强碱混合溶液与铜离子溶液的体积比大于2:1;再继续搅拌25?35min,离心得沉淀,将沉淀用去离子水洗涤2?3次;2)将所述沉淀分散于去离子水中制得悬浮液,控制悬浮液中的固含量不大于20wt%;将所述悬浮液在60℃?100℃的温度下密封老化处理4h以上,然后冷却,用去离子水和乙醇洗涤2?3次,再在55℃?65℃下烘干,得平均粒径为500nm?800nm的纳米氧化铜催化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降解有机染料废水的纳米氧化铜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具体步骤为: 1)将强碱溶于双氧水制得强碱混合溶液,使得强碱混合溶液中强碱的浓度为1.0mol/L-5.0mol/L,所述强碱为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钾;然后在搅拌的同时将浓度为0.8-1.2mol/L铜离子溶液加入上述强碱混合溶液中,所述强碱混合溶液与铜离子溶液的体积比大于2:1 ;再继续搅拌25-35min,离心得沉淀,将沉淀用去离子水洗涤2_3次; 2)将所述沉淀分散于去离子水中制得悬浮液,控制悬浮液中的固含量不大于20wt%;将所述悬浮液在60°C -100°C的温度下密封老化处理4h以上,然后冷却,用去离子水和乙醇洗涤2-3次,再在55°C -65°C下烘干,得平均粒径为500nm-800nm的纳米氧化铜催化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降解有机染料废水的纳米氧化铜催化剂的制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曙光宋沿德李海斌李雄波李富进刘鹏廖红卫
申请(专利权)人:长沙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