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603192 阅读: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1-23 06: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模具,包括下模具、上模具,下模具带有敞口,所述下模具的两侧壁设置有若干对夹紧装置,下模具敞口的底部中央位置开设有凹槽,该凹槽内竖直的放置有弹簧,弹簧的上端设有顶板,顶板的形状与敞口的相匹配。利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模具生产产品时,将粉料倒入下模具压实并盖上上模具,此时顶板克服弹簧的弹力被下压并被敞口底部的台阶所限位,然后旋紧螺杆,使其头部压紧上模具,上模具与下模具之间紧密贴合,当粉料烧结定型之后,松开夹紧装置、打开上模具,然后敲打下模具的侧壁,弹簧顶升顶板,将产品从下模具内顶出,完成脱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提高生产效率,且能够确保成品率。(*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模具
[0001 ] 本技术涉及一种模具。
技术介绍
如何进行脱模是模具行业不可避免的问题。现有的脱模方式有:气动脱模、弹力脱模等。现有通过弹力脱模的模具往往在模具内部设置一个弹力脱模机构,当产品成型后,操作脱模机构使其动作,顶出产品,完成脱模。这种模具内部结构较为复杂,制造、维护成本较高,而且每次脱模完毕后都需要将弹力脱模机构进行复位,一旦操作失误将导致产品报废。可见这种弹力脱模机构降低了生产效率、提高了废品率,不能在产业上广泛应用。此外,模具使用过程需要保证上模具与下模具之间紧密贴合,现有传统方法难以做到这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模具,其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廉,且脱模方便,能够确保成品率。上述目的由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本技术提供的模具,包括下模具、上模具,所述下模具带有敞口,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具的两侧壁设置有若干对夹紧装置,所述下模具敞口的底部中央位置开设有凹槽,该凹槽内竖直的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上端设有顶板,所述顶板的形状与敞口的相匹配。进一步的,所述夹紧装置组成包括与上模具固定为一体的半工字形框架、设置于框架上的用于压紧上模具的螺杆。更进一步的,所述凹槽中央竖直的设置有弹簧定位杆,弹簧定位杆的上端与下模具敞口的底部齐平,所述弹簧套在该弹簧定位杆上。利用本技术模具生产产品时,将粉料倒入下模具压实并盖上上模具,此时顶板克服弹簧的弹力被下压并被敞口底部的台阶所限位,然后旋紧螺杆,使其头部压紧上模具,使上模具与下模具之间紧密贴合,当粉料烧结定型之后,松开夹紧装置、打开上模具,然后敲打下模具的侧壁,弹簧顶升顶板,将产品从下模具内顶出,完成脱模。可见,本技术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廉;使用本技术模具进行生产,脱模方便,提高生产效率,且能够确保成品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模具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模具,包括下模具2、上模具1,所述下模具2带有敞口 5,下模具2的两侧壁设置有若干对夹紧装置8,下模具2敞口 5的底部中央位置开设有凹槽3,该凹槽3内竖直的放置有弹簧4,弹簧4的上端设有顶板6,顶板6的形状与敞口5相匹配。本例中,所述夹紧装置组成包括与上模具固定为一体的半工字形框架9、设置于框架9上的用于压紧上模具I的螺杆10 ;凹槽3中央竖直的设置有弹簧定位杆7,弹簧定位杆7的上端与下模具敞口 5的底部齐平,所述弹簧套4在该弹簧定位杆7上。除上述实施例外,本技术还可以有其他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模具,包括下模具、上模具,所述下模具带有敞口,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具的两侧壁设置有若干对夹紧装置,所述下模具敞口的底部中央位置开设有凹槽,该凹槽内竖直的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上端设有顶板,所述顶板的形状与敞口的相匹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模具,包括下模具、上模具,所述下模具带有敞口,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具的两侧壁设置有若干对夹紧装置,所述下模具敞口的底部中央位置开设有凹槽,该凹槽内竖直的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上端设有顶板,所述顶板的形状与敞口的相匹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全林谭晓强徐仁才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唐氏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