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补偿式耐老化滴灌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602914 阅读:1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1-23 06: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压力补偿式耐老化滴灌带,结构中包括输水管道,输水管道内壁上设置有弹性贴条,弹性贴条的结构中包括底壁,底壁上还周期性循环设置有双侧进水调压段、迷宫减压紊流调压段、调压加强段和稳压出水段;双侧进水调压段的结构中包括侧边第一压力调节块、侧边第二压力调节块、进水调压段中壁、进水调压段中壁第一压力调节块和进水调压段中壁第二压力调节块;迷宫减压紊流调压段设置有阻流块;调压加强段中设置有第一缓冲块和第二缓冲块;稳压出水段中设置有稳压出水缓冲块和出水缝隙。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可以通过水流的压力变化自动调节出水量,并且经久耐用,使用成本低。(*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压力补偿式耐老化滴灌带
本技术涉及一种农业灌溉设备,尤其是一种压力补偿式耐老化滴灌带。
技术介绍
现有的滴灌带压力补偿作用小,滴灌带铺设长度受限,并且对地势的要求较高,有坡度的田地使用流量均匀性较差。目前使用的滴灌带基本上都是一次使用,每年更换,造成很大的资源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压力补偿式耐老化滴灌带,能够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可以通过水流的压力变化自动调节出水量,并且经久耐用,使用成本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压力补偿式耐老化滴灌带,结构中包括输水管道,所述输水管道内壁上设置有弹性贴条,弹性贴条的结构中包括底壁,底壁上还周期性循环设置有双侧进水调压段、迷宫减压紊流调压段、调压加强段和稳压出水段,迷宫减压紊流调压段、调压加强段和稳压出水段的两侧设置有侧壁,侧壁固定在底壁上;双侧进水调压段的结构中包括交替设置在两侧的侧边第一压力调节块和侧边第二压力调节块,设置在中间的进水调压段中壁以及交替设置在进水调压段中壁上的进水调压段中壁第一压力调节块和进水调压段中壁第二压力调节块,侧边第一压力调节块的高度高于侧边第二压力调节块的高度,进水调压段中壁第一压力调节块的高度高于进水调压段中壁第二压力调节块的高度;迷宫减压紊流调压段的两侧设置有阻流块;调压加强段中设置有第一缓冲块和第二缓冲块,第一缓冲块的高度高于第二缓冲块的高度;稳压出水段中设置有稳压出水缓冲块,在稳压出水段的中间设置有出水缝隙。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阻流块之间相互平行,迷宫减压紊流调压段两侧的阻流块交叉设置。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侧壁、侧边第一压力调节块、进水调压段中壁第一压力调节块、阻流块、第一缓冲块和稳压出水缓冲块的高度相同。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调压加强段部分的底壁的壁厚小于其它位置的底壁壁厚。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稳压出水段部分的底壁的弹性小于其它位置的底壁弹性。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通过设置在输水管道内部的弹性贴条,起到了稳流防堵的功能。当进水压力波动时,通过水压对双侧进水调压段、迷宫减压紊流调压段、调压加强段和稳压出水段的压迫形变,改变了进水和输水迷宫流道的面积,实现了滴灌水压的自动补偿。本技术结构简单,经久耐用。【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个【具体实施方式】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弹性贴条的示意图。图3是图2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图。图4是本技术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侧边第一压力调节块和侧边第二压力调节块部分的侧视图。图中:1、输水管道;2、弹性贴条;3、双侧进水调压段;4、迷宫减压紊流调压段;5、调压加强段;6、稳压出水段;7、底壁;8、侧壁;9、侧边第一压力调节块;10、侧边第二压力调节块;11、进水调压段中壁第一压力调节块;12、进水调压段中壁第二压力调节块;13、阻流块;14、第一缓冲块;15、稳压出水缓冲块;16、出水缝隙;17、进水调压段中壁;18、第二缓冲块。【具体实施方式】参看附图1-4,本技术的结构中包括输水管道1,所述输水管道I内壁上设置有弹性贴条2,弹性贴条2的结构中包括底壁7,底壁7上还周期性循环设置有双侧进水调压段3、迷宫减压紊流调压段4、调压加强段5和稳压出水段6,迷宫减压紊流调压段4、调压加强段5和稳压出水段6的两侧设置有侧壁8,侧壁8固定在底壁7上;双侧进水调压段3的结构中包括交替设置在两侧的侧边第一压力调节块9和侧边第二压力调节块10,设置在中间的进水调压段中壁17以及交替设置在进水调压段中壁17上的进水调压段中壁第一压力调节块11和进水调压段中壁第二压力调节块12,侧边第一压力调节块9的高度高于侧边第二压力调节块10的高度,进水调压段中壁第一压力调节块11的高度高于进水调压段中壁第二压力调节块12的高度;迷宫减压紊流调压段4的两侧设置有阻流块13 ;调压加强段5中设置有第一缓冲块14和第二缓冲块18,第一缓冲块14的高度高于第二缓冲块18的高度;稳压出水段6中设置有稳压出水缓冲块15,在稳压出水段6的中间设置有出水缝隙16。所述阻流块13之间相互平行,迷宫减压紊流调压段4两侧的阻流块13交叉设置。所述侧壁8、侧边第一压力调节块9、进水调压段中壁第一压力调节块11、阻流块13、第一缓冲块14、稳压出水缓冲块15的高度相同。所述调压加强段5部分的底壁7的壁厚小于其它位置的底壁7壁厚。所述稳压出水段6部分的底壁7的弹性小于其它位置的底壁7弹性。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当水压增大时,输水管道I内的水挤压底壁7,底壁7发生弹性形变使的侧边第二压力调节块10、进水调压段中壁第二压力调节块12、第二缓冲块18发生形变,与输水管道I内壁之间的距离产生变化,从而改变了进水和输水迷宫流道的横截面积,实现了滴灌水压的自动补偿。侧边第一压力调节块9和侧边第二压力调节块10的高度不同,并交叉设置,可以扩大弹性贴片2的调节能力,并使进水流量稳定。阻流块13起到了紊流的作用。侧壁8、侧边第一压力调节块9、进水调压段中壁第一压力调节块11、阻流块13、第一缓冲块14、稳压出水缓冲块15的高度相同,可以保证弹性贴片2与输水管道I的密闭连接。调压加强段5部分的底壁7的壁厚小于其它位置的底壁7壁厚,可以增加调压加强段5部分的调节灵敏度。稳压出水段6部分的底壁7的弹性小于其它位置的底壁7弹性,可以减少稳压出水段6部分的形变量,保证出水缝隙16正常出水。上述描述仅作为本技术可实施的技术方案提出,不作为对其技术方案本身的单一限制条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压力补偿式耐老化滴灌带,结构中包括输水管道(1),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水管道(1)内壁上设置有弹性贴条(2),弹性贴条(2)的结构中包括底壁(7),底壁(7)上还周期性循环设置有双侧进水调压段(3)、迷宫减压紊流调压段(4)、调压加强段(5)和稳压出水段(6),迷宫减压紊流调压段(4)、调压加强段(5)和稳压出水段(6)的两侧设置有侧壁(8),侧壁(8)固定在底壁(7)上;双侧进水调压段(3)的结构中包括交替设置在两侧的侧边第一压力调节块(9)和侧边第二压力调节块(10),设置在中间的进水调压段中壁(17)以及交替设置在进水调压段中壁(17)上的进水调压段中壁第一压力调节块(11)和进水调压段中壁第二压力调节块(12),侧边第一压力调节块(9)的高度高于侧边第二压力调节块(10)的高度,进水调压段中壁第一压力调节块(11)的高度高于进水调压段中壁第二压力调节块(12)的高度;迷宫减压紊流调压段(4)的两侧设置有阻流块(13);调压加强段(5)中设置有第一缓冲块(14)和第二缓冲块(18),第一缓冲块(14)的高度高于第二缓冲块(18)的高度;稳压出水段(6)中设置有稳压出水缓冲块(15),在稳压出水段(6)的中间设置有出水缝隙(1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压力补偿式耐老化滴灌带,结构中包括输水管道(1),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水管道(I)内壁上设置有弹性贴条(2),弹性贴条(2)的结构中包括底壁(7),底壁(7)上还周期性循环设置有双侧进水调压段(3)、迷宫减压紊流调压段(4)、调压加强段(5)和稳压出水段(6),迷宫减压紊流调压段(4)、调压加强段(5)和稳压出水段(6)的两侧设置有侧壁(8),侧壁(8)固定在底壁(7)上;双侧进水调压段(3)的结构中包括交替设置在两侧的侧边第一压力调节块(9)和侧边第二压力调节块(10),设置在中间的进水调压段中壁(17)以及交替设置在进水调压段中壁(17)上的进水调压段中壁第一压力调节块(11)和进水调压段中壁第二压力调节块(12),侧边第一压力调节块(9)的高度高于侧边第二压力调节块(10)的高度,进水调压段中壁第一压力调节块(11)的高度高于进水调压段中壁第二压力调节块(12)的高度;迷宫减压紊流调压段(4)的两侧设置有阻流块(1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锁柱边玉仙
申请(专利权)人:保定丰霸现代农业设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