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按摩椅用人体曲线导轨及双机芯按摩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602408 阅读:1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1-23 06: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按摩椅用人体曲线导轨及双机芯按摩机构,包括对称导轨一、导轨二、上按摩机、下按摩机,所述对称导轨一设置于机构左、右两边沿处,位于机构下方的对称导轨一下端部位连接导轨二;位于对称导轨一与导轨二各自内边沿处的滑动凹槽内装有齿条,位于上按摩机与下按摩机内部分别安装一组行走齿轮并且与齿条啮合,该行走齿轮连接行走电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有益效果为:通过组接S形曲线导轨,按摩机可从头按到小腿,若仅设置L形导轨,则按摩机仅能按到大腿,两个不同结构可适合不同消费者,采用二组按摩机对被施疗者进行不同体位同时进行上下行走型按摩,即可沿着所述的曲线导轨从颈部一直到小腿等部位进行揉捏、敲击、指压、推拿等按摩。(*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按摩椅用人体曲线导轨及双机芯按摩机构
本技术涉及按摩保健器材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按摩椅用人体曲线导轨及双机芯按摩机构。
技术介绍
按摩椅是一种保健器械,其原理是利用机械的滚动力作用和机械力挤压来进行按摩,可通过机械按摩机的挤压及滚轮的敲击推拿等动作对人体全身的经络及穴位进行按摩,能够疏通经络,使气血循环,保持机体的阴阳平衡,所以按摩后可感到肌肉放松、关节灵活,使人精神振奋、消除疲劳,对保证身体健康有重要作用。但目前的按摩机芯只能按摩到背部及臀部,很难到达大腿部位乃至小腿部位,仅能利用气囊振动或固定型机械按摩,相比行走型按摩机芯直接按摩来说,其按摩舒适度较差。因此,针对以上方面,需要对现有技术进行合理的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以上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可对被施疗者的颈、背部、腰部、臀部、大腿及小腿等部位实现全程按摩机芯行走按摩的按摩椅用人体曲线导轨及双机芯按摩机构,以解决现有技术的诸多不足。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按摩椅用人体曲线导轨及双机芯按摩机构,包括对称导轨一、导轨二、上按摩机、下按摩机,位于机构上垂直端面、下水平端面分别安装上按摩机、下按摩机,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按摩椅用人体曲线导轨及双机芯按摩机构,包括对称导轨一(1)、导轨二(2)、上按摩机(7)、下按摩机(8),位于机构上垂直端面、下水平端面分别安装上按摩机(7)、下按摩机(8),其特征在于:所述对称导轨一(1)设置于机构左、右两边沿处,位于机构下方的对称导轨一(1)下端部位连接导轨二(2),从而对称导轨一(1)与导轨二(2)组成S形导轨结构;位于对称导轨一(1)与导轨二(2)各自内边沿处的滑动凹槽内装有齿条(9),位于上按摩机(7)与下按摩机(8)内部分别安装一组行走齿轮(10)并且与齿条(9)啮合,该行走齿轮(10)连接行走电机(1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按摩椅用人体曲线导轨及双机芯按摩机构,包括对称导轨一(I)、导轨二(2)、上按摩机(7)、下按摩机(8),位于机构上垂直端面、下水平端面分别安装上按摩机(7)、下按摩机(8),其特征在于:所述对称导轨一(I)设置于机构左、右两边沿处,位于机构下方的对称导轨一(I)下端部位连接导轨二(2),从而对称导轨一(I)与导轨二(2)组成S形导轨结构;位于对称导轨一(I)与导轨二(2)各自内边沿处的滑动凹槽内装有齿条(9),位于上按摩机(7)与下按摩机(8)内部分别安装一组行走齿轮(10)并且与齿条(9)啮合,该行走齿轮(10)连接行走电机(1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摩椅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纯宋建飞
申请(专利权)人:艾迈斯按摩椅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